平順全
摘要:化學工程技術主要應用于化學工業,涉及到以化學工業為核心內容的各個環節,包含裝置的研發、設計、實際操作以及問題等。本論文通過分析化學工程技術的發展動向,論述了化學工程技術發展的應對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化學工程技術;發展動向;應對舉措
1化學工程技術的發展動向
1.1化學工程技術存在的問題
1.1.1技術水平低
事實上,化學工程技術的發展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基于我網構建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環境下,盡管社會經濟水平得到了最著的提升,人們生活質量有著顯著提高,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進行比較,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就當前階段來說,我國化學工程技術的水平仍然處于發展階段,社會各界對于化學工程技術的重視程度相對較低。
1.1.2人才數量少
我國在化學工程技術領域所涉及到的人才數量相對較少,而正是這一現象,導致化學工程技術的完善與發展面臨著一定的阻礙。盡管國內大多數高等院校在開設專業時,將化學工程與相關工藝設置為專業學科,但是受到高校教師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造成高等院校對于化學人才的培養并不能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并且得到的化學技術人才缺乏對知識探究到底的精神。更多的大學生則側重與理論知識,自身實踐能力有著一定的弊端。
1.2化學工程技術發展的方向
1.2.1與過程工程有機融合
化學工程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向過程工程靠攏。通常來說,過程工程的演變原則是系統自身發展以及整體發展的結果,并且過程工程所研究的對象通常具備復雜化、多樣化、動態化的特征。而對于化學工程技術來說,其發展形式則符合過程工程的類型,所以,化學工程能夠向過程工程發展。一方面,化學工程技術能夠側重于對問題簡約化處理的研究,基于對核心問題的思考,制定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參考時間、空間領域的多維度化學反應理論,使得化學工程技術能夠在多種行業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1.2.2與材料工程相互結合
材料工程研究的主要內容則是對市場中出現的一些新興材料作為研究對象,特別是高分子化學材料,能夠完成對各個領域的應用,并體現出較強的普適性。通過將化學工程技術與材料工程相互結合,能夠改變傳統以化學沒備為研究主體的研究模式,并將研究對象逐漸轉向化學材料,使其陳偉化學工程技術的核心,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化學工程技術研究隊伍加強對化學領域理論的研究,并為化學工程技術的發展打好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通過上述兩個工程的相互結合,能夠實現跨行業、跨領域的交叉融合,更加清晰化明確二者之間存在的聯系以及差異,實現化學工程技術與材料工程的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1.2.3與信息功能全面整合
由于化學工程技術在實際運用中實踐性比較強,通常是操作人員借助人工實驗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化學反應的檢驗。對于未來階段來說,化學工程應當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方向轉變。通過構建合理的數據庫,設計出全面的化學信息系統,利用計算機等設備作為輔助,能夠較大程度優化化學元素以及反應條件的分析能力,不斷提升化學研究結果的精確性。
2化學工程技術發展的應對舉措
2.1改善老舊的化學工程技術
一方面,對于傳統的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來說,企業所運用的化學反應材料的濃度通常比較高,并且化學物質內部的成本相對復雜,導致化工產品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產生物質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應當加強對綠色化學反應技術的應用力度。通過綠色化學反應,不僅能夠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同時也能夠提供良好的反應條件,最大限度降低化工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問題。
另一方面,化工企業應當加強對分離技術的研究。對于日常化工生產過程來說,分離技術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任何化學反應完成之后,都會運用到分離技術讓反應物質與產物之間進行有效的分析。通過對分離技術進行升級,能夠提升化工成產的效率,同時能夠提高化學反應物質的分離程度,進而使得部分化學材質能夠進行循環利用,從而降低化工企業的生產成本。
2.2注重化學人才的培養力度
為了確保社會人才市場中的化學人才能夠滿足化工企業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對于化工專業的興趣,社會各界應當加大對學生化學專業學科的宣傳力度。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學生對于化學專業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高等院校可以將年級中學習比較優秀的學生分派至化工企業進行跟班學習,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專業素質。
2.3加強新式能源的研究強度
對于任何化工企業來說,確保企業能夠正常穩定的運行離不開持續的能源供給。而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化學反應對周邊環境產生的污染問題,化工企業應當加強對新能源的研究以及選取。由于化學工程雖然生產著各種能源,但是也消耗著能源。所以,化工企業為了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應當在日常能源消耗的過程中,著重注意對新能源的發現以及應用。
3結語
伴隨著化學工程技術在化工行業的全面應用,其對于保證化工企業高效化生產、運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于化學工程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技術水平低、人才數量少的問題,相關研究部門應當加強對化學工程技術進行完善、升級,并與高校構建合作關系,培養專業技能強的綜合性人才,確保化學工程技術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喆.化學工程技術的發展動向及應對舉措研究[J].中國石油石化,2017(0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