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禮非
摘要:現階段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建筑工程行業的發展。然而從工程造價所取得的經濟效益來看,很多項目在實施階段中都存在預估金額不足的現象,由此企業在工程投入上的資金不斷增加,不利于企業獲取更大的利益。為此,要重視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問題。本文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成因與控制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成因;控制方法
一、引言
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不斷推進對工程的完成質量影響較大,而應用高質量的造價管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發生超預算的情況,增加企業在施工中的經濟效益,作為企業應該從編制、設計以及施工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優化,不斷推進建設企業的進步。
二、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
(一)工程造價成因缺乏考慮
由于工程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對工程造價有較大影響,在未對整個項目工程進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調查,輕易對項目工程做出簡單評估和預算編制,會使整個項目的工程造價框架變得模糊。同時項目工程的時間周期性較長,涉及范圍較廣,工程造價若是不能根據市場信息和外界環境準確的判斷出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只一味的因為立項而降低預算,缺乏對建筑工程所耗材料的合理價格評估,會使工程預算價格相比實際偏低,導致工程造價后期嚴重超出預算的合理范圍。
(二)設計招標及竣工結算工作未進行嚴格把控
建筑工程造價要對各個項目實施的全部階段進行嚴格的把控,才能有效的對整個工程造價目標進行控制。大部分建筑企業對工程造價的目標控制僅停留在中期施工階段,忽略了前期的招標和設計階段,招標和設計對整個項目的布控而言,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一項工程若沒有重視招投標階段對項目帶來的影響,無法保證科學合理的控制設計階段預算,這樣使工程造價在前期就存在不合理性??⒐そY算階段通常牽扯到許多部門,在涉及一些取證工作時,咨詢部門往往受某些因素的制約,使得結算工作難以保證收集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充分性,對于竣工決算沒有詳盡的了解各項材料,以及價格信息的變動趨勢,造成定額與市場的價差系數相差較大,最終導致竣工結算階段的工程造價偏高。
(三)對施工圖紙的預算失誤
施工圖紙作為建筑安裝工程的重要依據,從中可以確定日用材料和施工機器臺班的各種數據,用來編制施工企業編制勞動力材料需要量計劃和統計完成工程數量的考核成本,確定工程所需的工程量清單。在編制清單數據過程中,由于工程所需的日用材料和設備機器的種類繁多,價格高低不同,勞動力要求數量大,容易過多的參考定額材料清單,使工程具體實施階段與施工圖紙存在誤差,隨著工程量在結算過程中持續增加,從而引起工程總體預算超出合理范圍。
(四)造價人員的自身原因
造價人員對于建筑工程超預算問題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那些資歷較少和專業能力水準不足的造價人員,往往會因為對工程項目預算沒有規范系統的認識,看待問題的局限片面性,使一些小的分部分項工程容易被疏忽和遺漏,造成工程科學施工層面與實質施工層面存在較大差異。另外大多數造價人員因為缺乏對整個工程預算的大局觀,缺少全面考慮各項因素的意識,對施工時期未進行明確的考察,僅憑自身對以往其他工程的造價經驗來進行工作,導致造價工作存在不合理性,影響整個工程的后期的運行。
三、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控制策略
(一)形成系統的工程造價編制
形成規范系統的工程造價編制,能有效把控工程造價中超預算現象的出現。首先,要多走訪,加強對市場現象的實地考察,在依據此基礎上,深入分析設計研究圖紙,為形成規范系統的造價編制做好堅實基礎。其次,對建筑外界環境因素,相關的法律政策等,充分的了解并實時掌握,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對工程造價編制工作的提供準確性和穩定性。最后,遵循市場發展的變化可循規律,全方位分析市場存在的潛在因素,掌握市場在變化狀況下不同的市場要求,并客觀探索分析,總結出科學規范的工程造價編制。
(二)對設計招標及竣工階段進行嚴格把控
為逐漸完善建筑工程整個造價階段的控制體系,在前期建筑圖紙的設計階段,對該工程具體的設計地形特征和所能承載的建筑規模,要做一個實質性的考究。這樣就使整個項目在初期的設計階段就能呈現出合理的造價,最終也能夠提升整個項目工程的經濟性,也將實際花費控制在預算內。
(三)形成完整的監管制度
對于建筑工程造價工作階段存在一些因為管理不完善所導致的超預算現象,建筑工程本身應設置與工程相關的監管部門,在開展建筑造價工作過程中,嚴格監督履行其賦予的特殊權威性,對一些在預算過程中出現的不切合實際的現象和法律法規之外的預算活動,進行及時的制止,并通過科學有效的各項舉措避免工程造價中出現不必要的失誤漏洞。
(四)對圖紙進行精確設計,實現施工過程的明確化
在工程造價支出預算做好計算過程中,要求對工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程進行了解也是要求考慮到的重要因素,同時在工程圖紙設計之時,存在著明晰化不夠的問題,其對工程建筑每一處詳細要求規劃備注較為模糊,導致預算部門在進行預算中沒有辦法對工程的實際施工消耗分布無法掌握,進而無法做好數據的收集工作,導致了預算計算出現問題,造成了最后支出和計算結果出現問題,對工程施工進度造成了影響。
(五)提升造價人員的專業素質
造價人員作為工程造價的具體編制對象,應通過不斷對造價行業系統的培訓學習,強化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掌握工程造價方面與市場相關的經驗,以及前期的建筑設計階段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中期工程施工階段材料的工程結構,材料選購,預算風險控制等內容,還要注重在建筑工程的各個階段的資料整理和信息采集。除了需要扎實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更要具備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六)對市場環境進行科學預測
在建筑工程造價預算人員要求對市場環境進行深入調查,在具體工作中進行市場調查時要求進行合理預測,對工程材料價格變化情況有較為明確的認識。如此在逐漸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要求把工程造價和預算進行有機結合,最大程度降低超預算問題的出現。與此同時,作為政府部門要求充分發揮出其主導功能,并且對市場發展情況進行監督和調節,做好對工程造價的監管,幫助營造較好的建筑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周婭。淺談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成因與控制方法[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7(3):48.
[2]莊鐵根.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與控制措施淺談[J].工業,2016(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