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健
摘要:繼電保護技術發展情況依次為計算機化-網絡化-保護-控制-測量-數據通信慢慢轉向一體化與人工智能化。為了能使得電力系統安全和平穩的運行,我們應提高繼電保護技術將其上升到全新的高度,準確把握繼電保護調試技術原理,在以上基礎哈桑,分析與探討了繼電保護調試技術。
關鍵詞:繼電保護;調試;分析
如果電力系統產生危害后,應采取積極的措施來處理,我們將此種問題稱為繼電保護。通常情況下,繼電保護能維護電力系統產生故障時,及時發出報警信號,提醒值班人員查出故障的根源,減小故障對電力系統的危害。當前電力系統中,如果沒有繼電保護新技術,想要維持正常工作是不可能的,電力在不斷的增長,負荷也在加大,在此種狀況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變得非常重要。一、我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發展
(一)微機在繼電保護的廣泛應用
采取微型計算機非常強的數字運算能力與邏輯處理能力,應選擇獨特、優秀的辦法,來達到提升保護機能的目的。近階段,我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中的微機率得到逐漸的提升。截止到2010年,我國微機保護在線路中的比例上升到了97%,然而,高壓電網繼電保護裝置一通常都選用的是微機保護凹。隨著微機保護大量的運用,可以為繼電保護運行水平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二)融合前沿新技術
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目前繼電保護技術慢慢達到了網絡化與測量、控制、保護等一體化。當前的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能有效確保單元中各個系統順暢運行,清楚發生故障的地方,讓保護單元和重合閘分析數據與信息過程中,做到協調統一,連接上系統中各個電氣設備中的保護裝置日。從而達到計算機保護裝置網絡化,為了使得繼電保護裝置操作更為安全、方便,應時的任意微機保護裝置都實現繼電保護的功能,當發生故障和安全方面問題時,應測量、控制好每個數據通信功能。
(三)引入人工智能、主動控制算法等新型技術方法
近階段,人工智能技術在非線性問題上,獲得了大區域的應用,與以往普通方法相比較,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同。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被分布在各個系統當中,能有效保護繼電器,以上產生的作用都能控制好離散與系統情況的評估。人工智能高速處理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人工智能在線評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占據主導地位,被大量應用到了每個電力系統中,尤其在繼電保護方面,能同時控制、管理和規劃每個區域。
(四)采取數字控制器件
根據目前情況來講,繁瑣且可以編程序的邏輯器件與可編程序門陳列期間在繼電保護區域獲得了大量的運用。CPLD與FPGA都屬于當前可編程序專用集成電路,在功能上具備的性質非常多,能將許多微機系統聚集到一塊芯片中。采取此種高科技電能方法能改變電力系統,達到保護系統高度集成、安全有效,提前研發周期。
二、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調試技術
(一)回路調試
回路調試簡單來講便是融合了設計與系統兩方面的功能試驗,能達到變電試運行條件。通常回路調試涵蓋了系統的接線、保護、監控以及打印等方面的功能,可全方位實施校驗與調試。首先,檢查一次和二次體系的接線。調試開關控制回路時,需查看送出的直流控制電源和合閘電源是不是合上,手動裝置上電源開關與控制回路,查看控制回路、斷路器所在位置的指示燈是不是相呼應,分合閘是不是正常,如果不正常應不應該即刻關閉控制電源,從而查找出現問題的原因。其次,看開關情況下后臺機的反應。手動分合一側的斷路器、隔離開關等地方,查看后臺機上有無顯示名稱、時間,檢查是不是和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的情況一致。如果和實際相反,查看各個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刀有無處在常開常閉的狀態下,點的位置有沒有接反,檢查后臺機有沒有被改動。并檢查變壓器等各個設備信號。之后,調試裝置保護功能。裝置保護功能調試需依照線路、變壓器以及電動機等方面的繼電保護裝置,根據設計定值,選用專用繼電保護測試儀保護裝置,查看裝置動作精度和傳動斷路器,這樣能在后臺機上顯示保護動作信息、開關變位以及動作時間數據。最后,調試好裝置監控功能。在檢查裝置遙控功能方面,應在后臺有效的掌握遙控器析路器分合閘。當遙控失敗后,需查找原因,看測控裝置與控制回路有沒有上電。是不是投入了保險、測控裝置通訊有沒有開通、能不能自由切換裝置位置等因。最后,調試裝置打印、聲音報警功能。在以上方面需打印機設置合理,打印的圖形、報表都非常美觀且大小適合,能實現自動與手動打印。對于斷路器和隔離開關能加入聲響報警功能,針對保護動作信息加入聲響來報警。和智能直流屏、電度表、五防等裝置通信都正確。最后,完整整個系統,保證整體系統防雷抗干擾,并作案后各屏上標簽的正確識別。
(二)系統調試
在調試系統時,需具備具體的觀察系統運行情況,方便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在校驗差動保護極時,需將主變壓器帶上負荷,方可分辨各個主變壓器差動極性。查看某時刻主變電流采樣數據,依照差流判斷差動極性。之后,檢驗帶方向的保護方向。檢測后臺機上,某時刻電流電壓數據,實施精準的分析。
三、現場調試與運行
在現場調試過程中,應查看元器件各個部位是不是完整,外部接線準備沒有錯誤后才能控制電源,啟動裝置。其次,采取繼電保護試驗儀加入電流和電壓,校核定值。此外,查看各個檢測保護裝置的可靠性與正確性。非電氣量保護應采取短接模擬接點檢測,確保檢測的正確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分析繼電器保護時,可查看后臺機各個電流與電壓是不是正確,確定無誤才能檢查后臺機顯示的線路、主變各側功率情況。如果現場沒有無功率測量裝置,可運用兩表法、三表法實施計算功能,當算出的功率和顯示不相同,變需采取相序測量裝置電壓相序。值得注意的是,主變送點側、受電側有功功率,無功功率不一定都相同,基于主變傳輸屬于視在功率,便需要送電側等于受電側的視在功率便可。
參考文獻:
[1]沈可.基于智能化變電站繼電保護調試及應用分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8,8(18):74-75.
[2]殷學功.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調試驗收要點分析[J]電工技術,2019(01):73-74+76.
[3]潘勇.數字化變電站繼電保護調試技術研究[J].通訊世界,2018,25(12):190-191.
[4]劉維,于榮高,范彥波,趙治華。鐵路智能變電所繼電保護調試技術研究[J].電氣化鐵道,2018,29(S1):15-17.
[5]林康松.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調試方法及運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1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