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蔚

【摘? ? 要】本文通過對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理念的背景和內涵的闡釋,從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等方面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并且強調老師要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給學生樹立榜樣。師生共同發展,幫助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關鍵詞】立德樹人? 潤物無聲?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50
左傳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它告訴我們,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成長的根基。2018年10月教師節,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凡是不利于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學生德育教育。
一、樹人為先立德為本,培養學生愛國守法
愛國,體現了公民對祖國深厚的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因此,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愛國主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外研版必修三第五模塊閱讀,介紹孔子,孟子,墨子等大教育家時,我讓學生翻譯孔子等教育家的名言,其中有“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standard.)”,告誡學生學生要遵紀守法,社會才會井然有序,同時我播放海外孔子學院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孔子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鼓勵學生利用英語,傳播優秀的中國文化,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中國。
二、樹人為先立德為本,培養學生文明誠信
古人云:“禮于外,誠于內”。做人要有文明得體的外在表現以及誠實守信的內在標準。我經常會思考,如何才能把文明知禮、誠實守信融入英語課程中,讓學生既學到知識,又明白道理。在必修四第二模塊文化角描述倫敦阻塞的閱讀,讓學生用英語表達日常的交通規則,做文明學生,誠實守信。如過馬路要走斑馬線(Walk the zebra when crossing the road)、不要闖紅燈(Don’t run the red light)、禮讓行人(Let the passenger go first)。在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只有每個人都誠實地遵守規則,文明出行,我們的城市才會秩序井然。
三、樹人為先立德為本,培養學生團結友善
俗話說:“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團結友善是一種美德,是愛心的外化,也是做人的根本。在教學實踐中,我結合課程開展一些小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互助。在高中英語必修一,第四模塊,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rhood,要求調查自己所在社區人口數量、服務項目、老年人生活。結合課程內容,我要求5個學生為一個小組,到社區調查情況。在此項活動中,我羅列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調查:1.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committee?(對社區你了解什么?);2.How do volunteers help others?(志愿者們如何幫助其他人的?);3.What will you do to help others in your neighborhood?(在社區中,你將做什么去幫助別人?);4.Would you like to work on the committee when you grow up?(當你長大,你愿意在社區工作么?)。調查情況匯總后,我組織學生們在社區開展一些活動,如幫助工作人員打掃房間、陪老人們散步等,根據自己參與的活動情況,讓每個小團隊寫一篇summary,總結各自所思所感。在實踐中,弘揚了團隊和互助精神,增強了班級凝聚力,讓學生懂得了什么是團結友善。
四、樹人為先立德為本,培養學生勤儉自強
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少數學生養成了好吃懶做、互相攀比的壞習慣。為了讓學生們了解他們進一步加強勤儉自強的意識,我以閱讀必修四第四模塊閱讀scientist(科學家)為基礎,以時間為線索,設計表格讓學生填寫:
通過填寫表格,學生了解袁隆平的經歷和奮斗史,特別是文本中談到袁隆平青年時看到很多人餓死,決定一定要研制出新的高產量水稻,發憤圖強,投身于科學事業中這一情節,我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體會袁隆平當時的心境和生活的不容易,讓學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倡導學生勤儉節約,自強自立。
五、立德樹人師德為范,好環境造就好學生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要使受教育者“親其師,信其道”,教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有淵博的知識,有健康的心理。在這一方面,我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同時,在和學生們相處時,我充分貫徹核心素養的理念,努力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在課堂中主動發現和開發他們潛在的優秀品質,并激發它們不斷發展。在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合格的現代化建設人才,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工作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系到每個人的“中國夢”的實現。從以上五個方面,可以發現:德育工作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有心,它可以滲透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中。作為當代教師,我將努力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人,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人,以真誠的愛心溫暖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使自己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為培養國家需要的合格人才貢獻自己綿薄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謝穎穎.淺析如何把“立德樹人”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中[J].英語教師,2015,15(9):147-149.
[2]龔亞夫.立德樹人的英語教育[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4(4):36-37.
[3]馬曉瓊.立德樹人英語閱讀技能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研究[J].理論與創新,2017.
[4]楊娜.淺談中學英語中的德育[J].現代閱讀,2015(05):122-123.
[5]呂京,呂丁.立人樹德視域下教師素質的新內涵及其提升[J].中國教育學刊,2014(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