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萍
【摘? ? 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往往會隨著年級的增長呈現下降趨勢。這種變化趨勢不僅會打擊教師的教學自信,也不利于學生快速適應高層次的語文教學節奏。而且初中語文教學中還殘留著許多落后的觀點與方法,急需教師對癥下藥找出應對措施,還原語文教學的本真面目。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堂效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50
語文之所以能在初中課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不僅是因為它傳承著民族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更因為它教會了學生為人處世的智慧,塑造了學生良好的品格與修養。教師想要學生汲取語文的精髓,就需要教師先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吸收、理解和運用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參考本文下列觀點,明確自己在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中的責任和目標。
一、堅定學生的語文學習信念,保持學生的學習動力
學生愿意學習語文的重要動力之一是堅定的學習信念和學習信任。這種信念和信任不是盲目的,而是教師在教學中賦予學生的,是學生進步和教學效率提高的重要內在驅動力。
(一)形成贊美教育法觀點
贊美教育法的觀點在教學的各個階段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同樣適用于對學習方法尚不成熟、學習動機尚不明確的初中生的語文教學。贊美教育法對教師提出兩個要求。第一,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學生在學習中會自發形成一些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并給予真誠的贊美與欣賞,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第二,教師要學會贊美。贊美需要技巧,真誠的贊美會讓人感覺仿佛春風吹拂一般舒適。教師在贊美學生時要抓住重點,表達清晰,切忌模糊贊美,以免學生難以發現自己的學習優勢和學習長處。例如學生主動讀文章,教師既要贊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勇氣,又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發音吐字、情感語調做出評價和贊賞。這樣學生才知道自己要在什么方面做出改進,在什么方面可以延續已有的學習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學中最為重要和基礎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動力,可以奠定高效課堂的情感基礎。出色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要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一方面,教師要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與鼓勵,拉近師生關系。另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的個人隱私、興趣愛好表示尊重和理解,既要樹立教師的教學威信,更要形成師生之間平等和諧、尊重互助的現代化人際關系,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開個好頭。
二、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教學中心工作
如果說課堂效率的高低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直接反應,那么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最好的支持,是將教師能力、學科素養、學生因素聯系起來的最有力手段,可以推動形成整體化的教學格局。
(一)優化課堂導入方式
課堂導入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接下來幾十分鐘內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教師的教學節奏。失敗的或者空白的課堂導入都不利于教師教學計劃的實施。所以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趣味性,還需要教師做好課堂導入工作。課堂導入要遵循“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如果要講解的是一篇嚴肅的文章,教師要利用教學導入讓學生快速保持安靜進入學習狀態,營造嚴肅的教學氛圍;如果教學的內容偏向趣味生動,教師可以借助視頻、歌曲、圖片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營造活躍熱烈的教學氛圍。總而言之,優化課堂導入要始終圍繞教學需要和學生需求,盡可能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做好充分的教學展開準備。
(二)創設良好教學情境
情景教學法是近年來教學效果較為顯著的一種教學方法,并且直接服務于學生學習興趣。良好的教學情境要注重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添加教學工具、課堂游戲、互動環節等。例如學習詩歌時借助多媒體播放名家的詩朗誦視頻,舉辦美文閱讀活動等。深入挖掘并利用好初中語文的學科特點,形成一個趣味性突出的教學,學生樂于學習的語文教學環境,從而直接推動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給學生創造語文實踐的機會,強化教學效果
雖然初中語文教學的理論性特點比較突出,但是純理論的教學也會呈現顯著的枯燥乏味特點,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所以,初中語文教學也要強化實踐教學觀點,在教學中落實“行思合一”的理念,幫助學生學會理解語文、運用語文。一方面,教師要構建“問題式”教學模式。教師的講解固然可以直觀清晰的表達語文思想,但是學生主動的學習實踐卻更為珍貴。教師要通過提出語文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在學習中形成個性化的語文認知。另一方面,教師要豐富語文教學形式,在理論教學之外還要加入情景表演、詩歌朗誦等方式,增強學生學習體驗,強化語文教學效果。
四、堅持教學創新觀點,保持學生的學習新鮮感
教學創新是教學不竭的動力,創新帶來的結果是教學中源源不斷的新鮮感。只有學生保持了學習的新鮮感,才會形成主動探索的學習精神。
(一)提升語言的個性化
教師借助語言講解,借助語言贊美,借助語言總結,語言是初中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媒介。但是教師日復一日的講解也會導致教學語言固化和模式化,千篇一律的說話方式也難以提升教學的新鮮感。所以教師要不斷充實課堂講解的語言,善于借助網絡熱詞、趣解新詞、名言俗語等方式賦予講解語言的個性和獨特性。同時,教師還要關注講解過程中的語音語調、情感起伏,形成情感化的教學語言,感染學生的學習情緒,撥動學生的心弦,提升教學的新鮮感。
(二)提升教學的直觀性
雖然初中語文教學的思維性不強,但是也存在著許多思維轉換的空間和需要。語文的語言有時候不僅僅是幾個漢字的組合,還可以是具體畫面、人物特點的抽象反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各類圖片、視頻、音頻素材輔助講解。例如在講解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一句時,教師可以展示一些沙漠、落日的圖片配合講解,以直觀的圖片文字結合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詩歌講解的形象性,從而直接推動教學直觀性的提升,促進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教師致力于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要形成全面的、立體的教學格局。同時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初中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觀因素,例如情感價值、性格心態、目標追求等,形成個性與共性兼具、觀念與實踐一體、意識與方法相隨的教學風格。雖然初中語文教學的難度和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初中語文是高中乃至大學語文的基石,教師要將教學的眼光放長遠,真正推動學生個人與語文學科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