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錫銘
周末回到家,帆帆拿著媽媽新買的手機擺弄起來,媽媽的新手機拍照功能非常強大,不僅可以將鏡頭前手掌的紋路拍清楚,還可以將遠處的街景拉近放大拍攝,經過研究,帆帆發現原來手機強大的拍攝功能源自背后的兩個攝像頭,它們一個用來拍攝近景,一個用來拍攝遠景,那么這兩個攝像頭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實驗過程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一個重要實驗,運用了歸納法,歸納法指的是從收集到的既有資料或數據中,加以抽絲剝繭地分析,最后得出一個概括性的結淪,表1簡單再現了整個實驗過程。
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及可能遇到的問題;
1.實驗時要保證蠟燭燭焰、凸透鏡、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并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才能保證蠟燭所成的像在光屏中心。
2.實驗過程中要先移動蠟燭,確定好物距之后再移動光屏調整像距。
3.實驗過程中如果無論怎樣移動蠟燭、凸透鏡和光屏都無法呈現燭焰的像,可能是因為凸透鏡焦距大于光具座長度。
中考物理實驗操作考試中的注意事項
1.怎樣在不觸摸鏡片的情況下區分凸透鏡和凹透鏡。
在有關凸透鏡成像實驗的實驗操作考試中,經常會同時給出凹透鏡和凸透鏡讓同學們進行區分,此時有些同學會通過觸摸鏡片的方式選擇,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在考試中會被扣分,正確的選擇方法是用未知透鏡觀察物體。能夠將物體放大的是凸透鏡。
2.中考物理實驗操作考試中常采用“F”型燈而不是蠟燭,這是因為:
(1)凸透鏡成的實像上下是顛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用“E”型燈來作光源不但能看出像上下顛倒,同時還能看出像左右也是相反的,而蠟燭就只能看出上下顛倒,而看不出左右相反。
(2)用蠟燭作光源可能會將蠟油滴在實驗臺上,而“F”型燈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時用“F”型燈所成像的亮度較高,便于觀察,不易受外界因素影響。
分析與討論
凸透鏡的用途非常廣泛,如照相機、投影儀等。利用照相機常規拍攝人像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物體在膠片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但是照相機還可以拍攝和實際物體等大或者比實際物體放大的像,這就是微距攝影,當照相機放大倍率為1時,物距等于2倍焦距;當照相機放大倍率大于1時。物距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凸透鏡焦距越長,折光能力越弱;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強,當物距一定時,焦距越長、像距越長、像也就越大:焦距越短、像距越短、像也就越小,因此,當我們拍攝遠景時,可以選用焦距較長的鏡頭,這樣可以將遠處的景物拉近拍攝清楚;當我們拍攝畢業照吋,發現有些同學沒在取景框中,此時在不調整照相機和同學們距離的情況下,可以更換焦距較短的鏡頭,將同學們的像縮小,把他們全部拍攝進來,現在你應該了解帆帆媽媽新手機上的兩個攝像頭有什么不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