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潘向黎在上海作家書店與讀者分享了她進入文學的方式、寫作的喜悅以及與文學有關的有趣故事。潘向黎說,她初入大學時,也曾聽過類似的說法。那時老師告訴他們,中文系不培養作家,培養的是教授、評論家一類的學者型人才。但是,經歷了多年的文學跋涉,潘向黎認為作家是可以培養的,但好的作家是天生的。“我覺得作家也是經常‘失戀’的人。”在潘向黎眼里,作家這個職業有“兩大不好”,第一是過于敏感,時常因為對生活的不滿而處于‘陣發性職業失戀’之中;第二,作家的思緒經常被瞬間激發,以致不能在與別人的交流中給出正常的反應。潘向黎談到自己在為陳忠實寫紀念文章時,憋了半肚子的眼淚,只為把該說的話說清楚,在有限時間的高壓下,她接連引發了胃痛、嘔吐、心絞痛,身體系統完全崩潰。“從這個角度上講,寫作真是一個很糟糕的職業,它會對你榨取得非常多。”“感情的水流達到一定程度,會沖開理智的閥門。但在‘沖開’的同時,一篇渾然天成的文章也就自然地流到紙面上。整篇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早就有的。”潘向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