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錦祥
摘 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加強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的應用勢在必行,可以確保建筑工程具備良好的結構穩定性,而且抗震性能也會有所提升。
關鍵詞: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形式;施工策略
前言
剪力墻結構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的結構體系,其主要特點在于其縱向和橫向墻體均可用于承載。對于混凝土剪力墻,模板工程、鋼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是三個主要分項工程,具有技術要點多、施工難度大的特點,因此容易出現質量問題。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輕者將影響建筑物美觀,更為嚴重的將造成安全隱患,影響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因此,如何針對混凝土剪力墻的常見質量問題進行處理是施工人員十分關注的話題。
1 剪力墻結構的形式
1.1 無洞單肢剪力墻
有些剪力墻上沒有洞口,這種墻實際的構造是一種懸臂掛件,在水平的荷載作用力的幫助下,能夠滿足對水平截面的要求,對于墻紙界面的應力來說是直線進行分布的,計算相關的內力作用時,可以利用材料力學進行計算。
1.2 開有不規則洞口的剪力墻
如果對剪力墻開設很多的不規則的比較大的洞口,實際上是會對整體的結構產生一定影響的,僅僅是為了滿足建筑使用的要求,因此,需盡量避免,如果沒有辦法將其避免,可以采用一些合理的措施,從而能夠降低其對整體結構的負面影響,如,開設不必要的洞口,使得剪力墻從外形上看是規則的,如果需要,可以采用剛度比較小的材料對洞口進行填充;在剪力墻中,可以設置暗柱,這樣可以使得其連續性比較強,這樣可以降低由于不規則的開洞對整體結構產生的影響。
1.3 整體墻和小開口整體墻
如果剪力墻上面的洞口比較小,可以將其的影響進行忽略,這種剪力墻實際的結構是一種懸臂的構件,橫截面的變形可以符合平面的假定,所產生的正應力是直線力,可以成為是一種整體墻。如果加大洞口的開放,墻肢中產生的應力要小于整體彎曲應力的百分之十五,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此面剪力墻符合對平面的假定,可以按照科學的方法對其進行計算,然后進行修整。
1.4 短肢剪力墻
近年來我國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抗側力的構件就是鋼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墻,這種剪力墻不僅可以保留異形柱的不突出的優點,還可以有相對的抗震性,比普通的剪力墻能夠有更大的控制性,并對短肢剪力墻的要求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如計算模型、使用高度等等。因此,需要更好的了解短肢剪力墻結構的破壞形態等等問題,能夠設計出一套合理的方案。
1.5 聯肢墻
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更多的彎構件能夠將剪力墻進行連接,如,在建設住宅方面,墻體上需要大量的豎向排列的洞口,在外墻上,這些洞口的設計一般就是窗口,在建筑整體的內部這些洞口一般就是樓道和門。在實際的建筑設計中,這些洞口分開了整個剪力墻,墻肢需要進行相互連接,也就是聯肢墻。如果剪力墻上開出比較大的洞口,這樣就使得整個剪力墻的結構受到破壞,使得正應力的分布沒有規律性。但是墻肢線的剛度比較大,比形成的連梁線的剛度大的多,在每根連梁的中間都有反彎點,而墻肢的反彎點不是每個樓層都能夠出現。在水平荷載的作用力下,所有的連梁都會出現彎曲的形態,但是大部分的墻肢都出現了彎曲的形態。
1.6 框支剪力墻
如果底層需要比較大的空間,需要在剪力墻的上部采用框架支撐時,這種情況成為框支剪力墻。在框架柱的形式上,可以有兩種,常截面和變截面,也可以采用斜柱,在底部的框架上,可以選擇單層的設計,也可以選擇雙層的設計,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定奪。
2 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施工策略
2.1 加強對原材料質量和混凝土配比的控制
在選擇施工材料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比如,在混凝土配比過程中,要對粗砂進行優先選擇,將混凝土含水量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將水化反應發生效率降至最低。同時,還要選擇硬質巖石,這是因為硬質巖石的含泥量比較低。在現場施工條件良好的情況下,要進行人工級配優化,以便于對混凝土原材料的含泥量和分化石含量等進行有效控制,進而確保剪力墻結構質量的穩步提升。
2.2 正確選擇施工工藝
在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工藝中,混凝土的澆筑屬于至關重要的內容之一,必須要確保一次性完成澆筑工作,避免出現二次澆筑現象,從而防止出現混凝土堆積或傾斜現象,控制好推動料斗的速度,確保混凝土澆筑與平整性要求相符合。而且還要提高混凝土的澆筑速度,結合施工規范速度進行澆筑。此外,在澆筑過程中,還要對混凝土溫度進行嚴格控制。在施工質量控制工作中,嚴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在施工質量控制工作中,要加強遮陽、灑冷水等方式的應用,以此來對混凝土進行降溫處理。在混凝土澆筑工作完成以后,還要進行后期維護,對混凝土內外溫差進行合理化控制。結合施工規范進行溫度的維護工作,將溫差保持在施工規范要求的范圍之內,在控制混凝土溫度過程中,還要注重維護混凝土的濕度,確保混凝土溫度差、濕度的合理性和規范性。
2.3 加大施工質量控制力度
2.3.1 鋼筋工程的質量控制
在混凝土剪力墻施工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剪力墻鋼筋的制作、運輸以及綁扎等環節。鋼筋要逐點進行綁扎,結合設計要求,合理控制鋼筋在兩段頭、十字節點以及連梁等部位的錨固長度。在剪力墻暗柱鋼筋綁扎完成以后,針對剪力墻內暗柱或轉彎的200mm處,要進行定位梯子筋的安放,梯子筋安放的間距要控制在2m以內。綁扎豎向鋼筋和水平鋼筋,在距離上層現澆板面上200mm處,要進行工具式水平鋼筋定位卡的安裝,在全部鋼筋綁扎完成以后,要安放模板定位撐筋和保護層墊塊。
2.3.2 模板工程的質量控制
在模板工程的質量控制方面,要做到以下幾點:(1)要高度重視軸線位移,結合設計將各個部分制作成詳圖樣板,并在各個部分進行標號注明,在模板軸線放測以后,要安排組織專業人員進行驗收,然后再進行支模;(2)針對各個層樓,要設置相應的標高控制點,模板頂部要設置標高標記。在控制結構形變的情況下,要對模板自重和施工負荷等進行深入分析,對于在振搗過程中產生的壓力,要確保模板和支架良好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3 結束語
模板工程、鋼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是混凝土剪力墻施工過程中的主要工序,由于其工藝復雜,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質量問題。本文針對混凝土剪力在這三個分項工程施工過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處理措施,以供施工人員參考。
參考文獻
[1]曾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J].中國建材科技,2013.
[2]李建峰,黃永剛,張文會,等.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裂縫分析與預防[J].長安大學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