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孝
摘 要:人的智力分為智商和情商。所以學校教育不僅要發展學生的智力,還應該去培養他們的情商,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著名的“木桶原理:一個人的成功往往取決于一個人的素質“板塊”中最短的那根“木板”。但在當今的教育中的“重智商輕情商”的“智力中心”的缺陷,不僅扼殺了學生追求知識的興趣,還壓制了智力的發展,阻礙了學校教育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一些隱患。情商培養與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目的互相滲透,有利于摒棄灌輸說教的教學模式,啟發式的教學,靈活運用各種手段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體驗中達成教育目的,從而優化了政治課的教育功能。而中學思想政治課作為學校德育的主要途徑,在培養中學生情商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情商培養
一、情商的內涵
情商(EQ)又稱情感智力,是由哈佛大學的彼得·薩洛瓦里,新罕布什爾大學的約翰·梅耶兩位心理學家在1990年首次提出的,用來描繪對成功至關重要的情感特征。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情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二是能夠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三是自我激勵;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五是人際關系的管理。總的來說,情商是一種為人的涵養,是一種性格的素質。針對學生而言,它一般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1. 了解自我2. 管理自我3. 自我激勵4.識別他人的情緒5. 處理人際關系。
二、情商培養的重要性
現代教育學家認為:100%的成功等于80%的情商加上20%的智商。智力落后,并不一定就無所作為,成就最大與成就最小的人之間,最明顯的差異并不是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在于他們是否有進取心、自信心、持之以恒的堅持等優良的心理素質。許多事業有成的人,除了具有較高的智商外,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堅韌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壓力調適技巧和處理好人際關系等都是不可缺乏的成功要素。而這些成功要素基本上都屬于情商的范疇。許多成績出色的學生,他們具有較好的情商,能夠妥善管理好自己的理智,充分發揚高情商,不斷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這表明,情商在人的智力活動中有較大的影響性,甚至決定學習效果的好壞。
(一)是學生不良情商狀況的必然要求
初中階段是人類個體生命過程中的一個特殊的時段,部分學生情緒認知與調控能力不強,不會去激勵自己,人際關系處理不當三個方面的情商問題突出。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過分寵愛,養成了孩子任性、自私、目無尊長的個性,不懂去關心、去體貼和尊重他人。由此可見,培養孩子的情商是多么的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初中生的情商問題,采取合理的解決措施,提高他們的情商。
(二)是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必要保證
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許多并非智力超群,而是因為他有較高的情商。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他們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認真去對待;有很強的上進心,把學習當作充滿樂趣的事情去做;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基本不需要家長去提醒去監督。情商的培養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疑惑感、成功感和自信心,當學生渴望認識世界、主動去獲得知識,有信心去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并在取得成績時產生優越的情緒時,就會形成明確的目標,產生無窮的積極向上的動力。
(三)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內在要求
政治課的重要教學目的就是怎樣去讓學生真正做到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和學會生存,為自己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心理健康教育”是從情緒的控制、自我的意識、人際溝通等情商的培育內容作為政治教育的載體,教育內容緊貼學生的言行實際。對此,學生容易理解,也樂意去接受。
三、情商培養的途徑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向交流活動。在教學中,教師的熱情對學生有強烈的感染力;教師的語感傳情會讓學生的思維隨著教師講課的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促進學生對教師所教內容的吸收和掌握。
(二)培養興趣,激勵情感
濃厚的興趣會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推動他們主動堅持地去探索并熱情參與相關的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著重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對學習的熱烈情感。
(三)樹立自信,評價激情,鼓勵成功
樹立自信是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和學習能力。選擇去信任他們,多給他們一些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起調控作用。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即使是最差的學生,在得到教師正確的評價,特別是受到適度的表揚后,也會有更進一步的表現,這就是善于鼓勵的魅力,使他們產生了自尊、自信。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家霍華德嘉納說:“蕓蕓眾生中,命運之神往往青睞生活中的強者——他們不是因為命中注定有驚人的成就,而是通過后天的努力成就了他們事業的成功。情商則是命運天平中最關鍵的砝碼。情商較高的人,一般能把握住生活中的機遇,通過不斷努力,最終取得成功。”特別是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思想政治課中培養學生的情商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四)提高學生積極的自我約束能力
有這樣一個故事,研究者告訴孩子們說:“桌子上的糖,你們可以馬上吃,但是等我辦事回來再吃,你們可以得到雙份的糖”
通過觀察表明,有耐心的孩子比較能適應環境、討人喜歡、有自信、敢于去冒險突破、而且可靠,而那些只滿足于眼前利益的孩子,長大后的各方面成就不太好,目光短淺。一個情商高的人,會懂得去適應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煩惱的事情能自己去化解,控制自己的欲望,及時化解和排除不好的情緒,使自己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情,胸懷豁朗,不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
綜上所述,智商只是提高學生素質的物質基礎,而學生的情商的培養才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動力。所以只要教者有心,學者有意,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我們就一定會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的優秀人。
參考文獻
[1]馬秀波.淺談思想政治課教學對學生情商的培養.2014
[2]汪民.淺談思想政治課教學對學生情商的培養
[3]陳月萍.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情商的培養.教育界.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