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和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部分民營資本投入到能源等精煉加工的工廠;石化或礦產深加工工廠大部分都是遠離市區,這些企業為保證生產供電質量,新建或改建一些35kv中心變電所,由于當地的一些地理位置情況特殊,或者在規劃紅線內建廠,當地供電監管部門無法全面的按照供電要求監管,另外使用單位的電氣技術人員工作能力及專業技術有限,或者選擇一些安裝施工的能力不強的單位進行施工;對重點施工部位沒有有效控制;造成電氣安全隱患;本文就案例來說明電氣接地的安全和重要性,希望能引起對此類問題的重視;
關鍵詞:電氣接地保護;保護接地導體規格選擇;接地導體截面的選擇
0 引言
有感于一個案例,對于我們電氣人值得思考和重視起來;2019年年初銀川某工廠35kv新建變電所,投入運行一個月后,變壓器35kv側B相電纜燒斷,造成主控室內控制保護屏內部分微機保護設備燒毀,通訊管理機燒毀;造成全廠停電,工廠經濟損失巨大;工廠考慮到安全特意遠離一次設備,借用原有一彩鋼板房做主控室,改造此主控室,焊接保護屏組的基礎,施工過程中沒有做保護屏組的有效接地;變壓器35kv側B相在制作電纜頭存在缺陷,隨時間累積,電流增大,電壓的波動,此處電纜熔斷,高電壓沿著電纜接地屏蔽層進入接地網,由于控制保護屏的接地不可靠,通過電流二次接地線進入保護裝置,燒毀了保護屏及其通訊管理設備;
1 電氣系統接地
電氣設備安裝基礎要做整體接地網;供電系統接地分為保護接地和工作點接地,保護接地是帶電設備外殼接地。工作點接地指零線接地,接地網做法與避雷接地方式一樣,接地電阻小于4歐。如達不到要求,則應加接地極,條件不好的,應加電解物及(或)更換土壤。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在配電室獨立引出,系統可并為一個。工作方式,如地線和零線分開,也可合二為一引到用電系統(或設備)。接地系統須重復接地。也有獨立分開的方式,TN-S系統。零地不能再合為一。
按照規范要求所有設備和金屬體就進可靠接地。因此這個要求有可能會有全廠的接地,但是設備和金屬體的密集度決定了是否采用聯合接地。如果兩個地網之間距離較小(20m以內)的話盡量連接,如果很遠的話沒有必要連接。但是連接肯定是好的(這一點是考慮經濟性和技術的協調)。但是一個有關聯的系統必須做聯合接地,就如上述案例,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都屬于一個系統,盡量做到統一接地;
2 保護導體的選擇
根據GB 7251.1-2005《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1部分型式試驗和部分型式試驗成套設備》的規定,外部導體所連接的成套設備內的保護導體(PE,PEN)的截面積可參考下述方法選擇:
1導線截面積S≤16,(PE、PEN)=S mm2;2導線截面積16
A、保護導體(PE,PEN)截面積不應小于上面的參考值。如果僅用于PEN導體,在中性線電流不超過相線電流30%前提下是允許的。
B、如果是非標尺寸,則應采用最接近的較大的標準界面節的保護導體(PE、PEN)。
C、只有在保護導體(PE、PEN)的材料與相導體的材料相同時,參考值才有效。如果材料不同,保護導體(PE、PEN)的截面積的確要使之達到與參考要求相同的導電效果。對于PEN導體,下述補充要求應適用:
①最小截面積應為銅10mm2或鋁16mm2;
②在成套設備內,PEN導體不需要絕緣;
③結構部件不應作PEN導體,但銅質或鋁制安裝導軌可用作PEN導體。
3 高壓設備接地母線的最小截面
根據GB3906-2006《3.6kV~40.5kV 交流金屬封閉開關和控制設備》的規定,高壓設備接地母線按系統額定短時耐受電流的86.7%考慮;
根據公式:S=I/a√t/⊿θ 式中I—額定短時耐受電流;a---材質系數,銅為13;鋁為8.5;t---額定短路持續電流;⊿θ---溫升(k);對于裸導體一般取180k,對于4S持續時間取215k;
例如:25Ka/4S系統的銅母線最小截面積S= I/a√t/⊿θ=25/13√4/215=0.26m2=260mm2
接地母線按耐受電流的的86.7%考慮:S地=260*86.7%=225 mm2;
同樣原理也根據系統相應的短時耐受電流選取合適的接地母線;
4 結束語
改擴建工廠的變電所設計一定要遵循國家的標準,行業標準;工程技術人員也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施工人員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設計文件施工;供電系統針對紅線內的變電所也要加大監管力度;工程技術人員熟悉相關的標準;嚴格遵循設計、安裝規范。
參考文獻
[1]《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1部分型式試驗和部分型式試驗成套設備》GB 7251.1-2005
[2]《3.6kV~40.5kV 交流金屬封閉開關和控制設備》GB3906-2006
[3]楊金夕 《防雷、接地及電氣安全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
[4]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5005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