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坤 杜喜霞 李翔虹
摘 要:經歷 “531”光伏新政后,光伏制造企業均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處行業下游的硅片、電池、組件生產企業將主要精力放在產品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方向,從而搶占技術高地、壓降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硅片、電池、組件成本結構中物資成本占比最高,一直以來也是光伏企業從研發設計及管控角度謀求降低的主要對象?,F行方法為通過低成本材料導入、科學與精細的管理方法應用,配套現代信息技術工具ERP等系統應用,有效規范企業物資管理并降低產品物資成本。本文主要闡述一般硅片、電池、組件生產制造企業物資管控面臨問題,及科學與精細的管理方法應用。
關鍵詞:呆廢料;結批;物資全周期管理;ERP
硅片、電池和組件成本結構中,材料成本分別約占產品總成本的50%、40%、60%。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硅片、電池、組件制造企業在提高產品技術質量的同時,通過低成本材料導入、采用科學的管理措施來降低產品生產成本。但與此同時,硅片、電池、組件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亦存在庫存物資積壓、結批物資剩余多、物資過期、存量信息不準確等問題,從而影響硅片、電池、組件物資成本降低。
1.硅片、電池、組件生產企業存在物資管控問題
1.1 物資積壓。材料積壓的原因有到貨計劃安排不合理,單次到貨量過多;實際生產進度滯后于原計劃,或產品訂單取消或者延交,產品切模后物資不能消耗及退廠處理;生產結批或實驗剩余物資未及時處置;倉庫管理環節薄弱呆滯物資賬目數據不準確且處置周期過長等。
備品備件、工器具、勞保用品庫存積壓的原因有未制定備品備件和工器具的消耗標準、勞保用品的配額標準,計劃申報不科學,不合理;產線技改后設備、作業條件變化,未更新備品備件和工器具消耗標準或勞保用品配額標準。
1.2 訂單結批物資剩余多。產線技改、工藝設備調整后或新產品導入,物資實際耗用量低于設計值,且未及時從采購發貨量中核減,或物資到貨量不準確。
1.3 物資過期。物資在質保期內未全部消耗,一般原因為到貨物資生產日期靠前,最大產能下亦不能完全消耗;倉庫管理環節薄弱,未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發放庫存物資,最早到貨的物資一直未調撥使用;結批退物資,在質保期內無消耗使用計劃。
1.4 庫存信息不準確。物資實物數量與報表數量不一致,一般原因為到貨物資實物數量與標稱數量不一致;物資發放實際數量和表單數量不一致等。
光伏制造企業運營過程中,會面臨以上一個或幾個問題,上述問題若不能有效解決,將造成企業經濟損失,不利于成本降低。目前可通過信息技術管理工具應用及科學、精細化管理解決上述物資管控問題,以下將介紹針對上述物資管控問題的解決方法或措施。
2.做好硅片、電池和組件生產物資管控的幾點措施
2.1 制定物資全周期管理制度。從物資計劃制定、采購管理、到貨接收、檢驗、入庫存儲、出庫領用、加工過程管控、異常處理、呆廢料處置、物流運輸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全面的管理制度,使針對物資發生的每項業務有制度支撐。制度建設應與公司管理現狀和信息化管理工具事務處理邏輯保持一致。
2.2 推行訂單評審工作;建立物資到貨計劃調整制定與生產實際聯動工作機制。
在訂單生產前,通過對客戶需求、質量和技術偏差、物資庫存及采購周期、產能、運輸需求等方面核定及利潤預測對訂單進行評審,避免因為實際與客戶期望存在偏差而影響訂單交付,造成物資積壓。物資采購部門應制定物資到貨計劃,要求供應商嚴格執行,按少量多批次方式安排物資到貨。同時,物資到貨與實現生產情況聯動,在產量超前或滯后的不同情況下,及時調整到貨計劃,確保庫存物資存量處于合理水平。
2.3 在設計物耗基礎上對標先進行業、統計分析實際物耗,并成專項攻關小組,制定實施降耗措施,降低物耗。在訂單結批生產前最后一次到貨計算控制好物資到貨量。
2.4 對呆廢料定期梳理,羅列呆廢料清單循環制定處置方案。生產可使用的呆料,及時調配使用;生產不再使用的呆料,及時報廢處置,處置周期一般按1個月到3個月,可有效避免呆廢料積壓。
2.5 從物資到貨環節規定到貨物資生產日期范圍。引入物資庫齡管理,制定實施先進先出的管理要求。建立臨期物料預警機制,通過ERP及其他信息管理工具軟件的應用設置物資到期前提醒,并設置臨期前相應處理的機制。對剩余實驗物資進行評估,及時調配消耗使用或報廢處理。
2.6 對大宗到貨物資除對照送貨單外,設置批次數量抽檢并建立臺賬,對不滿足標稱數量的按照批量退貨處理。對倉庫區域進行定置劃分,嚴格按照定制劃分原則存儲發放物資。
2.7 備品備件和工器具執行定額管理,使用壽命可量化、有消耗規律的納入消耗定額,根據設備或設施運行時長和使用、作業頻次,精確核算一段時間需求量并申購采買;使用壽命不可量化、無消耗規律的,故障后影響生產運行,按照實際制定儲備量,于供應商處或公司倉庫儲備,用作故障時緊急調用。
羅列勞保用品清單,制定配額標準,按照配額標準及人員計劃定期核算申購采買,避免短缺和積壓問題。同時亦根據作業調整和人員變化,不定時更新勞保用品配額標準。
通過制定符合企業管理現狀的管理制度及流程,并借助于現代信息管理工具的應用,建立有效的監控機制,打造高效執行力等,是做好物資管控的必要條件。物資成本降低對于產品完全成本降低有巨大貢獻,可有效增加企業利潤。
參考文獻
[1]馬仁.淺談如何科學管理物資,控制企業生產成本[J].知識經濟,2010(41)
[2]姜萍.解析企業物資管理及成本控制[J].工程技術,20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