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光耀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的持續發展,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問題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此,應該通過多樣化的治理措施,建立科學、合理、生態化的畜牧養殖體系,提高畜產品生產質量的同時,減少環境污染問題,實現畜牧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從畜牧養殖業中的污染源入手,在分析畜牧養殖污染原因的基礎上,重點就畜牧養殖污染的治理策略和環境保護措施進行研究。
關鍵詞:畜牧養殖養殖污染環境保護
前言
在新形勢和新形勢和新形勢和新環境下,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就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而畜牧獸醫的工作也在新形勢和新形勢和新環境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加強畜牧獸醫工作的現代化發展,改良畜牧獸醫工作技術,是當前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向。從當前情況看,我國畜牧獸醫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來保證畜牧獸醫工作的現代化發展。對此,必須積極轉變傳統的畜牧養殖觀念,加大對畜牧養殖問題的重視力度,逐步建立起科學、環保的畜牧養殖體系,實現對畜牧養殖污染的有效規避和治理。
一、畜牧養殖污染中的主要問題
1.1 糞便污水污染
在畜牧養殖活動中,糞便污水的任意排放很容易造成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在糞便污染物當中,BOD、COD、TP、TN等污染物都可能會對周邊的水源造成污染。例如,糞便污水會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直接威脅到水中生物的生存;在稻田中會使植株徒長、倒伏、晚熟甚至絕收;滲入地下則會可能會影響到地下水的飲用安全。
1.2 臭氣與臭味污染
在飼料中,蛋白質最終會代謝為臭氣和氮,這也是畜牧養殖中的一個重要污染源。在畜牧養殖中產生的硫化氫、氨等氣體通常帶有強烈的刺激性,尤其是在養殖場的周邊地區,臭氣的長期存在會造成大氣的嚴重污染,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1.3 畜產品污染
隨著畜牧養殖技術的進步,目前的獸藥和飼料中有很多的添加劑和激素類藥物,這在降低牲畜發病率、提高畜產品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同時,卻也帶來了畜產品藥物殘留超標等方面的問題。例如,在飼料或獸藥中過多的使用抗生素或有機砷等添加劑,將會產生致癌作用,使畜產品通過食物鏈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安全和人的身體健康。
二、畜牧養殖環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2.1 環境保護意識淡薄
在畜牧養殖業的發展進程中,無論是地方政府部門,還是普通的養殖戶,都是過分強調畜牧養殖業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對于糞便、飼料、獸藥不當處理所引起的生態問題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形成對畜牧養殖環境污染問題的全面認識,缺乏應有的環境保護意識,所以在養殖場的規劃與建設過程中很少會采取相應的環境污染治理措施,養殖污染治理的基礎設施也相對缺乏,這就導致畜牧養殖上規模后,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很難得到及時、全面的處理。
2.2 政策法規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環保法規主要是針對企業生產和城市生活而制定的,在畜牧養殖方面的政策法規則是相對滯后,導致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無法可依,加上地方政府部門受制于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很少會對畜牧養殖單位以及個人進行有效的約束,在平時缺乏相應的環境保護問題的有效評價,沒有及時將畜牧養殖污染納入到我國現階段的環保體系當中。雖然近年來很多地區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畜牧養殖污染治理辦法等相關文件,但是多為部門規章,其在法律約束力和執行力上都大打折扣。
2.3 畜牧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
針對越來越嚴重的畜牧養殖污染問題,國家相關部門雖然陸續出臺了《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但是由于缺乏相對完善的宣傳機制和配套管理制度,導致我國現階段的畜牧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在我國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大多數養殖業主缺乏相應的畜牧養殖環保意識,“重養殖、輕治污”的現象比較嚴重,在貫徹和落實畜牧污染質量措施時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少會主動了解養殖污染治理技術,治污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經濟投入更是無從談起。
2.4 畜牧養殖模式相對落后
與西方發達國家大型的養殖廠不同,我國的畜牧養殖業還處于比較粗放和相對分散的階段,畜牧養殖的規模化、產業化和科學化水平還相對較低,這就導致我國畜牧養殖模式相對落后,很多養殖單位的養殖設施都非常簡單,沒有相應的治污設施,這對畜牧養殖環境問題的解決是相對不利的。例如,很多農村的小型養殖場飼養設施簡單,動物糞便隨意排泄,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措施,有的業主甚至習慣于用水直接沖刷養殖場地面,從而形成了對周邊水資源的嚴重污染。
三、畜牧養殖中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對策
3.1 提高畜牧養殖的環保意識
要想有效解決畜牧養殖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必須首先轉變行業發展思路,樹立生態養殖觀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提高各級部門在畜牧養殖中的環保意識。對此,相關部門要加大畜牧養殖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要從農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切實提高畜牧養殖戶的環境保護意識,自覺、主動的投入到畜牧養殖污染防治活動中來,減少畜牧養殖污染給生態環境和居民身體健康帶來的各種危害。
3.2 健全畜牧養殖法律制度
隨著畜牧養殖產業化水平的提高,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問題需要借助完善的法律制度的約束力加以規范,并逐漸加大法律監控管理的深度和廣度。一方面,國家要根據我國當前的畜牧養殖情況和環境污染現狀,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做到“依法治污、執法必嚴”;另一方面,要嚴格養殖技術規則,對飼料添加劑、獸藥添加劑等進行嚴格監控,確保畜牧養殖的生態化、安全化水平,避免畜牧產品的直接污染,確保食品安全。
3.3 加大畜牧污染的治理強度
隨著畜牧養殖污染程度的進一步加劇,唯有加大畜牧污染的治理強度,才能切實有效的解決各種畜牧養殖污染問題。首先,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畜牧養殖污染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建立畜牧養殖無公害處理中心,實現對畜牧養殖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等;其實,要充分依靠科技力量來規避和改善畜牧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如通過生物手段凈化畜糞及其產生的污水,利用先進的科技提高糞便等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水平等。
3.4 構建綠色化、生態化的畜牧養殖新模式
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是一個系統化工程,會涉及到很多環節,所以只有積極構建更加科學的畜牧養殖新模式,才能提高畜牧養殖的生態化水平。一方面,在畜牧養殖行業中,要積極推廣和使用綠色飼料、綠色獸藥,降低動物有害、有毒物質的排出量,提高畜產品生產過程的綠色化;另一方面,要積極對養殖廢棄物進行生物凈化和再循環利用,積極構建清潔化、生態化的畜牧養殖新模式。
結束語
總之,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問題,需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堅持防堵結合,合理規劃,強化引導與管理,并充分借鑒國外經驗和科技力量,提高養殖污染物的回收再利用程度,實現畜牧養殖生產綠色化、生態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澤榮.畜禽養殖場污染現狀及對策.養殖技術顧問,2014(3):80-80
[2]唐靜,曾建華.畜牧養殖過程中如何進行環境保護.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2):47-48
[3]王雷.淺析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新農村(黑龍江),2013(10):198-198
[4]王淑波,鄭守威.我國畜牧養殖業引發的環境問題探討.當代畜牧,2013(10):78-78
[5]丁瑞南.我國畜牧獸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速讀旬刊,2014(06):265-266.
[6]汪明貴.我國畜牧獸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農民致富之友,2014(16):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