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
摘 要:2018年, 重慶市備案發布一般消費品召回公告80次, 實施缺陷消費品召回105批次,涉及缺陷消費品數量156.3萬件,實施召回的次數排全國第四,召回產品數量排全國第五。召回消費品類別有家用電器、汽摩產品、日用消費品、文體教育用品、裝飾裝修材料、食品相關產品,服裝家紡產品、移動通訊產品等9類,進一步全面保障了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關鍵詞:一般消費品;缺陷產品;召回
1 引言
缺陷產品召回管理制度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發達國家陸續建立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相對成熟和穩定格局。我國召回工作起步相對較晚,在各方的積極努力下,初步建立了法律體系、管理體系、技術體系,相關產業當中也逐漸形成了產品安全防控、追溯和補救機制。我國自2008年開始實施缺陷消費品召回以來,實施召回次數與召回數量整體上均呈上升趨勢,總局對消費品召回工作的監督力度正在逐步加強并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2016年實施的《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從立法上促進了消費品召回工作的開展。生產者主動召回的消費品次數也是逐年上升,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主動開展召回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2 重慶市召回概況
自2017年重慶市開始實施缺陷產品召回以來,共計通知約談生產企業145家,督促89家企業主動實施召回95次,涉及產品120批次150余萬件,產品種類涵蓋家用電器,通訊產品、農機、校服、學生用品、家具、食品塑料包裝袋、紙制品等與民生安全息息相關的20余種產品。2018年,重慶市實施召回的次數排全國第四,召回產品數量排全國第五,市內某手機生產企業召回存在電氣絕緣,抗電強度等缺陷的手機8萬余臺,并同時對銷往國外的產品進行了召回,屬國內生產企業首次國內外同步召回;市內某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召回存在制動性能、防盜裝置缺陷的摩托車232臺,屬國產摩托車首次召回。
3 2018年重慶市召回情況分析
2018年重慶市備案發布一般消費品召回公告80次,實施缺陷消費品召回105批次,涉及缺陷消費品數量156.3萬件,分別占全國一般消費品召回次數、召回數量的20.6%和3.5%。召回消費品類別從2017年的家用電器、汽摩產品、日用消費品、文體教育用品、裝飾裝修材料等5類擴展到食品相關產品,服裝家紡產品、移動通訊產品等9類。
3.1 缺陷信息來源
2018年重慶市召回的一般消費品中,缺陷信息主要來源于市級監督抽查、國家風險監測和市外工商抽檢,其中來源于市級監督抽查的產品召回77批次,占比95%;來源于國家風險監測的產品召回2批次,占比3%;來源于市外工商抽檢的產品召回1批次,占比1%,;來源于市外監督抽檢的產品召回1批次,占比1%。可見,產品缺陷信息來源相對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監督抽查和行政執法中發現的標準符合性缺陷。
3.2 召回企業規模結構
2018年重慶市實施召回的生產企業7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家,占比6%;中型企業7家,占比9%;小微企業66家,占比85%。
3.3 召回消費品類別
從重慶市2018年一般消費品召回類別看,服裝家紡類產品召回最多,累計30次,占比37%;其次為食品相關產品,累計15次,占比19%,再次為電氣、農機、通訊類產品。從召回數量上看,食品及相關產品共召回142.9萬件,占比92%,移動通訊產品9.2萬件,占比6%。(如圖1所示)
3.4 召回啟動方式分布
2018年重慶市實施的80次缺陷消費品召回活動,均為生產企業受到市局及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約談或缺陷調查的影響后實施,暫無生產企業主動向市場監管部門備案行政機關尚未掌握的缺陷信息的召回活動。
3.5 可能造成傷害類型分布
2018年重慶市召回的缺陷消費品可能造成的傷害主要涉及以下6大類型:電擊傷害、機械傷害、火災、燒燙傷、化學傷害和其他傷害。其中化學傷害共計39批次,占比45%;燒燙傷共計11批次,占比10%;機械傷害共計6批次,占比7%;火災共計6批次,占比7%;電擊傷害共計5批次,占比6%;其它傷害共計21批次,占比24%。(如圖2、3所示)
從圖3可以看到:
——化學傷害涉及的產品包括:服裝家紡產品、食品及相關產品、裝飾裝修建筑材料和一般消費品4類產品。傷害主要是其表面有害化學物質引起的。
——燒燙傷涉及的產品包括農資(含農機)和食品及相關產品,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農機產品沒有加裝熱防護裝置;二是紙碗95℃±5℃的油不符合標準要求。
——機械傷害涉及的產品包括農資(含農機)和摩托車。農機產品緊固件等級較低可能會造成產品出現附件脫落、形變等突發狀況,從而對消費者造成傷害;摩托車產品制動性能不合格,可能造成制動距離偏長,存在安全隱患。
——火災涉及的產品包括家用電器、移動通訊產品和汽摩配件。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電子電氣產品使用時可能存在溫度異常;二是汽車座椅套燃燒性能未能達標。
——電擊傷害涉及的產品包括家用電器和移動通訊產品。主要因素為電子電氣產品使用時可能存在溫度異常。
3.6 造成缺陷原因分布
2018年重慶市召回的消費品產生缺陷的原因主要包含設計不合理、制造偏差、原材料把關不嚴、標準理解不到位等。其中因原材料把關不嚴造成缺陷的38批次,占比46%;因制造原因造成缺陷的35批次,占比43%;因標準理解不到位造成缺陷5批次,占比6%;因設計不合理造成缺陷的4批次,占比5%。 (如圖4和5所示)
4 結束語
從2018年重慶缺陷消費品召回現實情況以及重慶市產品的保有量和市場規模來看,召回工作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進一步擴大缺陷信息收集的來源渠道,如: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廣泛收集消費者提供的缺陷信息線索;與商場、大型超市、電商平臺等經銷者建立緊密合作,收集消費者反饋的產品缺陷信息事例;針對群眾關注度高、嚴重影響使用安全的產品及問題,組織開展市場購檢、風險監測;二、加強召回工作的宣傳力度,增進生產企業對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了解,促使企業主動開展召回活動。期望未來一段時間通過有力的召回活動管理,以及加大制度推動和工作監督力度,促進重慶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增進消費者的獲得感。
參考文獻
[1]2016年國內外消費品召回情況分析 缺陷消費品召回技術分析報告p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