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數字經濟時代的機遇和風險
如是金融研究院 著
區塊鏈自誕生之初就充滿爭議,反對的人認為區塊鏈是場騙局,支持的人將區塊鏈當作信仰。但實際上區塊鏈是以一種現在看起來成本很高的方式消減了不同個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使經濟變得更加公平。在數字貨幣落地成熟、眾多企業紛紛擁抱區塊鏈尋找更多應用的現在,究竟數字貨幣有沒有投資價值?本書將從區塊鏈的基本概念講起,穿插各國的監管政策,詳細講解當前的主流幣以及產業應用。
人工智能全球格局:來來趨勢與中國位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 著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科技創新的下一個“巨型風口”,學術界、產業界乃至整個社會都對人工智能給予巨大的關注。本書先從源頭上思考人工智能的本質和發展歷程,在此基礎上詳細解讀各國的人工智能戰略和企業的人工智能生態——包括科技巨頭在人才、專利、技術方面的布局,同時梳理了在某項技術或應用場景上深耕的獨角獸企業,以及資本市場的投資走向,特別從數據、制度、資本、技術等層面闡釋中國的人工智能優勢及差距,并對人工智能倫理進行了專門分析,揭示我們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改造后代:遇見來自生物工程的生命
邁克爾·貝斯 著
在這本重要且及時的書中,歷史學者邁克爾·貝斯清晰而生動地介紹了尖端生物技術,對即將來臨的社會變革進行了通俗的描述。在未來的社會中,生物增強將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者研究了增強技術所帶來的倫理問題,并探討了發揮人類能動性應對這一挑戰的可能性。人們可以使用能讓他們變得更強、更快的藥物,信息化設備將與人腦無縫銜接,表觀遺傳修飾也將使人們可以任意改變自己的身體和精神身份。
符號偵探:揭秘人類最古老的象征符號
吉納維夫·馮·佩金格爾 著
這本書是為那些喜歡神秘事物的人準備的。在這部探究冰川時期巖畫藝術的作品中,作者吉納維芙既是向導,也是偵探。她研究了鮮有人注意的人類最初的書面交流工具——幾何巖畫,并用它來解鎖人類謎一樣的過去。書中收錄了她用相機拍下的來自數萬年前巖畫的照片,這是一場妙不可言的探索之旅。
在這本結合了游記和自傳寫作方式的歷史普及讀物中,作者首次探索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因素。
協同:數字化時代組織效率的本質
陳春花、朱麗 著
“數字化時代的變化如此之大、如此之快,影響又是如此深遠,我們必須主動、快速調整,才能適應時代變化對組織效率和效能的要求。”這是許多人共同的心聲。從設置科層制組織的“分”,到打破穩定結構、設置靈活創新型團隊的“合”,都是積極應對變化的策略,但本質都是要求未來的組織是動態的,組織內部是相互賦能的,組織外部是無限連接的。
新中國發展規劃70年
楊偉民等 著
此書以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改革目標作為總論,從國家總體規劃的角度,系統梳理70年來發展規劃的演變,并就規劃體系、主體功能區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城鎮化規劃、地方規劃、災后重建規劃做了專題論述,論述每一領域發展規劃的理論創新和決策、改革的進展、經驗總結和對今后改革的設想,詳細而全面,書稿探索了70年來我國規劃體制改革和規劃理論發展,非常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是一本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圖書。
18個未來進行時
吉姆·阿爾-哈里里 主編
這是一本關于未來科技的科普圖書。科技給我們帶來了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帶來了種種難題。未來,科技還將怎樣改變我們?人口問題、環境問題,還有基金工程的倫理問題能否得到解決?未來,我們如何上網?如何出行?如何與機器人相處?我們能不能離開地球,去尋找外星家園?我們能不能穿越時空,讓科幻小說中的傳奇成真?這本書將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本書的18位作者來自18個關鍵領域,他們基于自己的研究,對未來進行了分析和暢想。
拿破侖王朝:波拿巴家族300年
皮埃爾·布朗達 著
自耀眼的拿破侖一世起,波拿巴家族就在崛起與流亡中反復。是誰參與書寫了拿破侖的史詩,又是誰延續了他的偉大?波拿巴家族的每個人都有自身的榮耀與哀傷,在三百年的歐洲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們中有兩個皇帝、三個國王、一個王后、兩個反叛的親王、一個美麗的“藝術女王”和身世坎坷的“雛鷹”。此外,他們中還有倒在戰場上的勇士、大詩人們的摯友、弗洛伊德的恩人、美國FBI創始人、“二戰”抵抗英雄和舊制度下的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