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在社區社區居民中相對貧乏,很多突發事故的病人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應急處理。作為青海省海西州的一名應急救護培訓師,對社區居民所掌握的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做過相關調查,發現廣大社區居民可以接受到的應急救護知識非常有限。社區在知識技能普及的過程中面臨各種問題,集中表現為多發的安全事故、獲取知識的途徑十分單一、社區醫療體系的角色定位不明確。針對面臨的各種問題,應立足個人和集體,轉變社區居民的傳統觀念,突出急救知識普及重要作用,樹立居民自我安全意識。
關鍵詞:社區;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社區醫療體系
應急救護(也叫現場救護、生命基礎支持、院前急救(廣義))是指在事發的現場,對傷員實施及時、有效的初步救護;是立足于現場的搶救。事故發生后的幾分鐘、十幾分鐘,是搶救危重傷員最重要的時刻,醫學上稱之為“救命的黃金時刻”。在此時間內,搶救及時、正確,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生命喪失或病情加重。現場及時、正確的救護,為醫院救治創造條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傷員的生命和減輕傷殘。在事故現場,“第一目擊者”對傷員實施有效的初步緊急救護措施,以挽救生命,減輕傷殘和痛苦。然后,在醫療救護下或運用現代救援服務系統,將傷員迅速送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繼續進行救治。
應急救護(也叫現場救護、生命基礎支持、院前急救(廣義))知識與技能的普及是指在現代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新的模式機構下,利用科技進步成果,針對生產、生活環境下發生的危重急癥、意外傷害,向社區居民普及救護知識,使其掌握先進的基本救護概念與技能,成為“第一目擊者”,以便能在現場及時有效地開展救護,從而達到“挽救生命,減輕傷殘”的目的,為安全生產、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對社區居民普及急救知識與技能一直是國外急救領域的工作重點,青海省海西州也在大力完善急救培訓體系,這也是當前青海省海西州一項重要的課題。
一、在社區中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普及現狀
1.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普及整體現狀不容樂觀。青海省海西州社區居民應急救護知識普及總體水平不足,現場急救知識基礎薄弱。在進行的社區居民心肺復蘇知識、意愿及自我效能的調查中,CPR知識問卷總分為9分,平均分為3.00±1.34分,沒有人能正確回答所有問題,表明青海省海西州CPR知識普及率較低,居民掌握相關急救技能情況較差。而基礎生命支持技術在急危情況下是挽救生命的關鍵,在生命體征消失的短時間內,當場人員擁有較強的急救意識,熟練掌握急救技能,及時采取措施積極搶救,能大大提高生命和存活率。目前,青海省海西州居民急救知識掌握情況還不容樂觀,急救技能掌握不熟練,急救能力較差,還需政府以及相關單位進一步加大對居民急救知識的普及力度,不斷改善居民急救知識缺乏和急救能力不足的現狀。
2.社區居民對于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保持積極的態度。社區居民擁有學習急救知識與技能的積極態度,并支持急救知識的普及。在相關調查研究中顯示,大多數居民認為掌握急救知識是有作用的,大部分參與調查的社區居民認為有必要在社區普及現場急救知識。這表明,居民對急救知識有一定的主觀需求,也對急救知識以及相關技能的普及較為支持,這對于推廣急救知識,提升居民急救能力有較大的推動作用,是急救知識普及的重要力量。在急救知識的普及過程中,要不斷調動居民學習的積極性,持續保持居民較高的積極性。
二、在社區中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必要性
截止到2017年,青海省海西州有63城市社區、246個建制村(社區)。截至2017年底,共有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37.1萬人、村民委員會成員14.42萬人,社區公共服務從業人員1236人,而這些人普遍沒有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更缺乏急救和防范意識。據調查顯示,青海省海西州社區中因呼吸驟停、心跳停止、胸痛、意外傷害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1-2人左右,相當于每天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會消失!同時由于海西州地廣人稀,醫療救護體系分散,隨著你把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大部分老年人都普遍患有可能隨時突發的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而意外發生以后搶救的黃金時間是4分鐘內,這也就意味著在發病的現場,時間是非常珍貴的。以前大家總是將搶救危重病人及意外傷害者的希望完全寄托給醫院和醫生,由于對現場的重要性、可實施性、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匱乏,往往使處于生死之際的病人喪失幾分鐘最寶貴的救命“黃金時刻”。所以現場救護的重要性更加決定了社區居民掌握急救知識與技能的必要性。而且青海省海西州對急救知識的普及更加注重理論知識,而缺乏實際操作演練,這導致了居民安全急救知識與技能相結合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較差。所以在社區中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尤為必要。
三、在社區中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意義
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在全國各地區各行業的開展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定期開展對社區居民的健康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一是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開展有利于相關人員提高健康安全的意識。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相比于宣傳而言,在提高整體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優勢,通過在社區中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在緊張的氣氛中,人在潛意識里為了自身健康急救目標,而自動為應對緊急事故而想盡一切的措施與辦法,從而提高應急的能力與處理緊急事故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強安全管理的意識。
二是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有利于促進應急救援體系的完善。在社區中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任何項目不論是團體的還是個人的,其考核的標準都是嚴格建立在相關的國家規定之上的,在遵守國家救援標準的基礎上,個人發揮自身的水平爭取短時間內完成救援任務。
三是在社區中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有利于相關專業人員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質。通過在社區中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團隊與個人為了滋生生命健康積極主動的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提升應對緊急事故的綜合能力;同時在學習過程中,社區居民往往避免不了相互之間的切磋磨合,在切磋的進程中,個人和團隊之間常常會互相取長補短,吸收對方優秀的地方,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僅提高了專業水平,更在學過過程中養成一種健康的心態,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
四是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開展有利于提高未知緊急事故的預測水平,完善事故評估體系。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涉及到社區內內不同水平的民居,因為水平的不同對事故的處理方式而各異,在這過程中,不同的處理方式便會呈現出一種事故處理的狀態,很有可能因為處理過程中的稍有不慎便導致另一事故的發生,這樣變為其他人在處理事故時提供充足的前車之鑒,不僅提高事故處理的技術水平,更有利于事故預測的預測評估體系,能有效的提高社區居民處理緊急事故的能力,降低事故帶來的損失,提高社會效益。
最后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的開展更有利于社區居民主動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完善社區的外在形象,為創建和諧社會貢獻微薄力量。社區居民提高應急水平,降低事故波及的范圍不僅能減少居民經濟損失,更能阻止事故的外延,保證人們的生活安全穩定,這也體現了社區居民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 蔣祎,陳卓,向彥等.青海省海西州農村地區急救醫療知識普及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4(04).
[2] 張麗芳,趙玉杰等.淺談國內外民眾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培訓現狀
[3]周彩華,范春紅,謝凱琳等.杭州市社區居民災害現場急救技能的調查分析[J].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2012,5(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