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柱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電力市場中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我國的電力企業在不斷的發展中也面臨著很大的問題,所以應該不斷的加強對檢修的管理,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企業的發電成本能夠有效的降低。發電廠檢修管理作為能夠有效提高發電廠設備安全性與可靠性的一項工作,對發電廠生產的安全進行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發電廠;檢修管理;問題和對策
1 不斷改善發電廠檢修管理的對策
1.1 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素質
在現階段,雖然狀態設備檢修管理模式已經逐漸替代了較為傳統的計劃設備檢修管理模式。然而在企業內部,許多員工依然缺乏對狀態檢修技術的認識與了解,沒有相應的樹立起良好的狀態檢修責任意識、對狀態檢修技術掌握的也不是十分全面。因此,發電廠必須要努力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定期的對設備檢修人員進行狀態檢修理論與狀態檢修實際運用技術的宣傳與培訓,從而有效的提高發電廠設備檢修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與業務素質,增強員工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使設備狀態檢修工作人員自覺的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設備檢測質量與水平,保障發電廠各種設備的安全運轉,提高發電廠的經濟效益。
1.2 設置相對配套的服務支持系統
由于設備狀態檢測管理模式具有較好的效果,有利于發電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國許多的發電廠為了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贏得發展的先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已經率先的將設備狀態檢修管理系統應用到實際的發電廠的生產管理之中。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利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多種設備檢測診斷技術、設備故障預測技術不斷的對發電廠內部的管理系統進行完善。這一系列措施的實行,使得發電廠設置一個與發電設備相配套的狀態檢修管理系統成為可能,不僅有效的提高了設備檢測系統對監測數據計算的速度,更有效的提高了設備檢測技術的準確性,降低了發電廠的設備故障與安全隱患。
1.3 相應的對發電廠企業的管理機構進行配套改組
發電廠設備狀態檢測管理系統之所以不被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發電企業對設備狀態檢測管理系統的投入不夠,而且也沒有獲得相應的專業管理資源。由于發電廠設備檢測管理系統是一個涉及發電企業各項工作環節的一個工作,不僅數據信息量龐大,而且還十分復雜。在設備檢測的規劃階段、計劃階段、設計階段、開發階段與實際運用階段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發電廠企業必須要相應的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以支持設備狀態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2 發電廠未實施狀態性檢修原因分析
2.1 對檢修質量的評價體系不盡完善
在一般的情況下,燃料的成本占據整個發電廠總成本的70%左右,其中占到上網的電價的比例在30%左右,為了更好的保證燃料的質量,就要不斷的對鍋爐等機械設備進行完善和改進,不斷提高其高效性和穩定性,能夠有效的降低檢修的工作量,使發電企業的成本得到降低。在這之中檢修的質量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質量差的檢修不能保證鍋爐的穩定運行,其燃燒率也會降低,這樣就加大了對鍋爐的損壞,同時也浪費了資源。所以對檢修隊伍要有相對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只有優秀的檢修隊伍,才能保證檢修的質量。
2.2 檢修質量驗收管理不到位
對于檢修質量的驗收不同崗位的人員其責任心是不相同的,對于驗收檢查人員來說,應該不斷加強對其培訓工作,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例如,在來煤取樣的過程中,一般是通過車車取樣的方式檢查的,但是一些煤檢人員有時候對于取樣的深度不夠,無法達到國家的相關標準,這樣就會出現采取不全面,取樣的工具有時候也是不夠規范的。所以工作質量會影響到發電設備的各項經濟指標。
2.3 檢修質量會直接影響經濟效益
眾所周知,檢修的質量問題會隨著機組運行時間的增長而有所暴露,如果對于檢修質量沒有進行合理的過程管控,就會造成檢修質量的降低。在檢修后設備投入運行時,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例如帶病運行、機組不能滿負荷運行、達不到設計值等,這些直接影響到發電廠經濟運行和經濟效益,有的甚至會威脅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給發電企業的安全生產留下隱患。
3 發電廠檢修管理模式的主要類別
3.1 事后維修
對機械設備進行事后檢修是一種非計劃型的檢修方式,主要是在發電廠的機械設備已經出現故障或者設備已經不能工作運行時采取的一項檢修措施。由于這種維修方式的時效性較差,因此不能保障發電廠設備的正常工作與運行,事后檢修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事后維修方法只適用于那些對發電廠生產影響較小的一些非重點機械設備或者是有備用設備的檢修方式。
3.2 定期檢修
定期檢修主要指的是一種將設備累計運行時間長短作為對機械設備進行檢修的一種方式,通常上被人們稱為計劃性檢修管理方式。定期檢修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檢修人員對設備運行及磨損等狀況的記錄數據對機械設備的潛在故障進行判斷的管理方式。這種檢修管理模式對于那些需要時刻保持運轉的自動生產線及流程機械設備的檢修具有重要作用。
3.3 狀態檢修
狀態檢修管理模式是定期檢修管理模式不斷發展與改進的檢修體制,它主要將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作為設備檢修的基本,并且以設備運行狀態的發展趨勢作為其具體的檢修方式。狀態檢修管理模式通過對機械設備的日常運行檢查結果、定期重點檢查結果、設備在線檢測與故障診斷的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從而有效的對發電廠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評價與判斷,并對機械設備的未來運行趨勢進行預測。狀態檢修管理模式能夠很好的實現對機械設備發生故障之前的檢測,從而有效的降低安全生產的風險性,提高發電企業機械設備的運行效率、降低電力企業設備維修的成本。
4 結語
在經濟與科技發展日繁榮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發電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不斷的為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努力。對發電廠的設備進行檢修管理作為一種能夠有效的提高發電企業生產效率,保障生產安全地管理措施,能夠有效的為提高發電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助力。
參考文獻
[1]韓強.發電廠檢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8,35:50-51.
[2]楊敏.發電廠檢修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硅谷,2017,17:197.
[3]鄭玉敏.關于檢修企業成本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7,1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