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硯梅
摘 要:測繪工程中主要是對不同地面狀況進行測繪,其中包含如建筑工程場地地面形態(tài)、地質情況。針對這種情況下的測繪工程,必須重視測繪技術發(fā)展前景,轉變研究形式,適時根據不同地面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測繪計劃,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推動測繪技術發(fā)展和實施。
關鍵詞:測繪工程;測繪技術;應用;流程
1 測繪技術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類建設工程不斷增加,更多新型建筑也相繼出現,滿足著人們工作與生活需求,在社會需求不斷增加的前提下,也對地質測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對地質測量精度和效率提出高標準,只有全面保證精度和效率,才能更好地完成建設任務,保證工期與質量。地質測繪專業(yè)性較強,傳統(tǒng)測繪需要通過人力來完成,受到自然條件、空間環(huán)境的制約與影響,往往測繪出來的數據不符合實際情況,工作量大、計算量多,容易出現失誤,地質工程測量具有復雜性的特點,這也就為測量增加了一定的難度。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一些新型技術得到良好應用,通過技術整合與拓展,各類新技術應用到了地質測繪工作中,成為測繪工作最好的輔助,極大的推動了地質工程測量效率與質量,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水平的不斷更新,更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落后的測繪技術,技術的發(fā)展,得益于RS遙感系統(tǒng)、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和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發(fā)展應用與整合,各類技術創(chuàng)新使用,為地質測繪技術不斷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前,測繪技術在地質工程測量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已經呈現出了全方位、數字化、網絡化的發(fā)展格局。
2 工程測繪技術發(fā)展
隨著我國工程項目不斷增加,工程測量越來越重要,只有全面掌握了地質情況,才能保證建設安全與品質。工程測量一直是工程建設的根本保證,各類工程測量數據為社會經濟建設發(fā)揮巨大作用。在實踐創(chuàng)新過程中,工程測繪技術也實現了跨越發(fā)展,在實踐中不斷革新與改良,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設質量,滿足全社會經濟發(fā)展新需要。從歷史上看,20世紀,我國工程測繪技術處于發(fā)展階段,技術并不先進,很多的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平面控制測量技術,技術落后、應用不強,和先進地區(qū)比較,我國的測量技術存在較大差距。當時的工程測繪技術也沒有廣泛得到應用,主要還停留在城市建設、水利工程建設等專業(yè)性建設項目中。上世紀末開始,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極大推動了測繪技術發(fā)展,國內信息技術的廣泛推廣,大大提升了我國測繪技術進步。一些工程項目也已經使用到了測繪技術,初步的測繪系統(tǒng)也逐漸形成。進入21世紀后,我國諸多信息技術突飛猛進,一些技術領域已進入世界前列。我國獨立產權“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也應用到社會經濟建設領域,為測繪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
3 地質測繪研究的重點
3.1 巖石
地質測繪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其中巖石問題就是專業(yè)性較強的問題之一,對巖石研究透徹,才能保證地質測繪的精度。當前,巖石研究是地質測繪重要一環(huán),巖石研究好壞對地質測繪結果具有決定性意義。巖石在地質演變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巖石層面產生不同的時期,只有全面掌握了巖石變化,才能從中獲取我們需要的信息,為地質測繪提供良好的依據,當前,對巖石研究過程中,也面臨各種問題和難題,這就給地質測量帶來了難度。
3.2 地質構造
地質測繪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作,需要掌握重點環(huán)節(jié),才能保證地質測繪的精度,除對巖石研究外,還應針對地質構造做好信息的收集與整理,確保信息精準才能合理進行分析,對于一般性的工程建設,更加需要掌握地質情況,穩(wěn)定的地質與不穩(wěn)定地質設計是不同的,成本與投入也會各不相同,地質情況為工程提供有效參考,所以說,只有針對地質構造進行研究,才能最大限度釋放測繪價值,確保工程建設品質與安全。
4 測繪新技術在地質測量工程中的應用
4.1 地質工程測繪中的遙感(RS)技術
我國空間科學全面得到發(fā)展,其中遙感(RS)技術是當前應用最為普遍的技術形態(tài),在各個領域均有所展現,同時,在地質測繪行業(y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不同物體對不頻率表不同頻率的電磁波的感應幅度是不同的,遙感(RS)技術則是以這種原理為基礎發(fā)明出來的,遙感衛(wèi)星、環(huán)境監(jiān)測衛(wèi)星則是遙感(RS)技術發(fā)揮的工具,在實踐過程中,主要是根據幅度大小反映出來的圖像,對地表動態(tài)變化進行全面綜合性分析。遙感(RS)技術影像能夠大面積獲得擬建項目大小不同比例地圖,對重點區(qū)域進行景象抓取,建立最新版影像地圖,這在工程建設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能夠通過地圖變化,有效及時地進行工程調整,保證了建設的質量與效率。遙感(RS)技術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范圍大、面積廣、時效強、數據精、經濟性上,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獲取海量數據需要不斷進行計算,運算量較大。
4.2 GIS技術
測繪新技術中也引進了GIS技術,這在地質工程測量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特別是在地質礦產探測、城市規(guī)劃建設、土地管理調控、國防建設、城市設計開發(fā)等方面,有著更加廣泛的應用,利用地理信息技術能及時獲取最新的數據,信息更加專業(yè)。
4.3 全野外數字化測量技術
新型全野外數字化測量技術也是測繪新技術,在測繪工作中有著良好的作用,其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特別是在傳統(tǒng)測繪方法基礎上,能夠有效保證工作效率與質量,傳統(tǒng)大平板儀是無法達到的,從工作體量上看,全新數字化測量技術就遠遠超出大平板儀幾十或者上百倍,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以前控制地形測量加密圖根,主要依靠測繪區(qū)控制點,設測角圖根線形鎖和測角交匯點才能完成,離開控制點,則無法取得良好的數據值,影響到數據的精度,傳統(tǒng)工作量大、人手多,很容易出現計算問題,最終得到的數據結果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測繪精度無法保證。而技術發(fā)展,先進測量技術就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當前主要是采用導線測量方法,有效提升了測繪精度,減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勞動成本。
4.4 地質測繪影像定位技術
影像定位技術也廣泛應用到地質測繪中,主要作用就是確定需要測繪地基本屬性,對勘測地巖石和地質結構進行測繪和分析,為工程建設提供可行性報告。通過技術展現,能夠全方位、更直觀反映所勘測地地質狀況和地形地貌特征,從宏觀角度反映當地情況,同時,也可以通過技術拓展從微觀上看到事物本質,反映出整個勘測地形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的特點,這樣,這為工程建設提供了更加詳細的報告和數據。
5 結束語
科學技術全面快速發(fā)展,大大推動了測繪技術進步,隨著我國工程地質測繪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新測繪技術得到應用,先進的技術具有自動化和數字化特點,能夠及時更新與保存,新工程地質測繪技術應用,大大提高工程測量精確性、準確度,確保了工程建設的質量及建設安全。未來,全新的技術在工程地質測量中將會得到更多的應用,新一代技術也會在工程建設中發(fā)揮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趙長龍.探究多功能地質測繪事業(yè)[J].知識經濟,2010(15):11-13.
[2]曹幼元,賀躍光.淺析測繪技術在地形測量中的應用和今后發(fā)展走向[J].測繪技術裝備,2013(04).
[3]何莉萍,袁珂珂,徐紅梅.淺議新時期地質測繪技術與發(fā)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5).
[4]趙巖.淺析地質測繪技術與發(fā)展[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04):113.
[5]常春.試析地質測繪技術現狀與發(fā)展方向[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