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加杰
摘要:著力探究中職對口班的數學教學方法問題。針對當前中職對口班在高三的數學復習方面的現狀和問題,制定出合理的教育方針,把握整體的教育政策,并根據數學的學科特性,提出具體的復習方法指導。以期為中職教育提供一些建議和引導,也為中職對口班的高三學生學生提供更多機會與可能。
關鍵詞:中職對口班;高三;數學
前言:
伴隨著偉大中國夢的追逐步伐,大國工匠、工匠精神亦是備受追捧,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愈加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各地職業學校積極響應,蓬勃發展著職業教育。尤其是近幾年,高等教育進一步推進,國家擴招大學生,加上技術型人才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使得不少職業院校的學生家長們也對孩子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樹立起了“我也要培養我的孩子上大學”的美好期盼。為實現家長的希望,又得力于國家政策,各職業學校在社會的殷切期待之下,肩擔重任,開辦了中職對口班,以期能夠把更多的學生送入本科專科院校深造。但由于中職學生普遍在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在數學這門難度相對較大、技巧性較強的科目上,如何提高中職對口班高三數學復習的效率與效果,成為中職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步。針對當下中職對口班的普遍現狀,剖析學生心理,分析學習問題,把握關鍵的教育心理學技巧,以學生的學習狀態為出發點,以達成學習效果為目標,以個性化、具體化的策略為引導方法,最終達成教育源于學生、服務學生、利于學生的效果。
一、中職對口班高三學生學習現狀分析
1.灰暗歷史生“偏見”
中學時期的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狀況不穩定,思想可塑性強,極易受外界影響的年紀,而中職學生大多過去都是在學習成績上表現不佳的,舊的學習狀態極其容易讓學生產生的刻板印象。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出現了嚴重的偏科現象,最為典型的就是數學成績差。由于在思維能力上,高中數學相對于初中數學有更高層次的要求,在學習方法上,高中數學也更加強調數形結合。“抽象概念”、“膽大心細”等都是高中數學學習中必不可缺的要素。所以高中數學實際上是對初中數學的階段性提升,二者既有很大程度的聯系,又有所不同。這意味著,初中良好的基礎可以為高中數學的學習帶來不少益處,但同時也表示著,即使初中數學的學習不盡如人意,只要努力,運用更加全面而深刻的思維去學習,高中數學也同樣可以考好、學好、用好。很多學生由于過去偏科經歷給其造成了心理壓力和不端正的自我定位,常常認為數學是一門“學不會”、“太難”的科目。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態度,不良的學習預期往往不會得到很好的學習反饋,更影響了所習得的結果。懷著對數學和自己的偏見去學習、復習的效果可想而知。
2.錯誤定位生“淺薄”
許多中職學生甚至許多學生家長會認為,學生在職業中學接受的教育是一項技能,是一門日后在社會中安生立命的本領,終究只是個向社會過渡的跳板。這樣的思想暗藏著一種危險的信號:這是在家長在向學生暗示“可以不用太認真究學問”、學生在向自己暗示“成績好不好以后去社會了都一樣,不如放松點,不必太用功。”學習對于一個人而言是最為珍貴的,它給一個人的不僅是課本上幾個成語、幾個單詞、幾個數學公式,更重要的是使人保持向上的精神。如此輕率淺薄的對中職學生的學習做出定位是不負責任和錯誤的。
3.落后方法生“疑惑”
初中教育多講究老師引導,學生跟隨。甚至有些老師會讓學生背題。后遺癥便是讓不少本就對數學一知半解的學生對老師的思維產生依賴,往往是“老師一說便懂,自己一做又忘”。盲目做數學題,死記硬背公式,缺少從習題中吸取教訓,溫故知新的習慣等等都是極其失敗的學習方法。不正確的方法事半功倍,若獲得的效果不好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知半解的學習狀態讓人對學習缺乏信心,也不利于考場發揮。
二、中職對口班高三學生學習現狀的應對策略
1.利用心理引導,發揮學生潛力
成績的影響因素無非兩種:智力與非智力因素。而學好數學又不過是:“好的基礎”加上“肯鉆研的態度”。數學基礎大致可歸為智力因素,但已經到了高三復習的階段,再談基礎已經沒有太多意義。如何培養出學生“肯鉆研的態度”才是高三復習之戰的關鍵所在。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大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越高層次的需求被滿足,人們就會獲得越多的幸福感和動力。而推進人不斷進階需求的正是——動機。強大的動機作為高層次的需要推動人達成目標,獲得反饋,最后再次產生動機,以此循環。由此見的,在學習上,好的學習動機,就是“肯鉆研的態度”,就是獲得好成績的敲門磚。
學習動機需要將教育者對學生在學習上的要求轉化為學生內在的自我要求。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重視學習,并應該鼓勵學生,使其對學習產生一定的信心。其次教育者應該多挖、廣挖、深挖數學教學內容,創新性地打造出能夠提升學生興趣的授課方式和內容,打破“數學枯燥”的陳規舊說,吸引學生產生動機。最后應該注意鍛煉學生的心氣和意志。學習的道路必定千難萬險,對動機的追求亦是如此。迎難而上方可收獲。
2.注重把握關鍵,避免僵化思維
一題多解是數學題的常事,千變萬化的題目,不同的是數字,同的是思維。數學成績差歸根到底是沒有把握正確的數學思維。教育者不能糾結于學生在某幾個題目上是否答案正確,應該更注重教會學生如何去剔除無用的信息,抓住主要條件順藤摸瓜,對整個題目有大致的把握與想法。
每個人的思維又有著或多或少的差別,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與老師的想法不一樣是好事,不能一味扼殺說學生“錯”,更重要的是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思維特點。
3.教育者以身作則,亦師亦友
“人不率,順不從;身不先,則不信。”榜樣的力量不言而喻。作為教育者最為重要的便是成為標桿。加強對自己的要求,不斷鉆研學問,探究教育方法,成為好的數學人。再注重與學生的溝通,鍛煉表達能力,樹立威信,以理服人,成為好的數學老師。。
三.中職對口班高三數學復習的具體方法
1.分門別類,因材施教
針對班級里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依據數學基礎做出具體的分類。對成績中等的學生,一般是適合用既定的教學節奏來教學的,但針對成績優異的學生應該給予其更多的自由與空間去探究難題,不必過分要求其跟隨班級節奏。針對后進生,應該采用“重復教學法”。一般的數學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解例題,課后學生做習題。一遍的教學示范,過了就到下一節內容,不會再重復了。這樣不利于本就基礎薄弱的后進生消化數學教學內容,反而會讓他們覺得節奏過快,產生巨大的學習壓力。
2.設定目標,差異判定
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僅教學方法上需要有差別,在布置任務、設定目標方面也應該有所差別。根據不同學生的掌握程度,設計不同的課后練習。由簡入難,循序漸進是基本規則,有利于提高學生信心和學習興趣。對每次考試排名的變動也應該全面判斷,更多的是讓學生和過去的自己比,看看有沒有進步。不可以急于求成。
參考文獻:
【1】王素榮 中職對口升學數學復習的四點體會 《知識窗·教師版》 2015(06)
【2】 宮恒俊 提高中職對口高考班后進生的數學教學 《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教育》 2018(04)
【3】牛風云 如何提高中專對口升學的輔導成績 新華教育網 2010(10)
【4】張 騰 提高中職對口升學率之我見 四川技術教育 2011(12)
【5】張 嵐 提高高職對口升學率教學之我見 科教文匯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