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錢紅林最近撰文指出,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與身心狀況比較了解的家長,會在社會競爭需要這個現實需求與孩子承受能力、發展需求這個現實需要之間作出比較平衡的把握,至少不會把孩子置于壓力過度的處境當中而不知。這應當是一個負責任家長的及格線。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就必須知行合一,這離不開家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家長在與孩子開展親子閱讀、親子體育、親子手工等互動時,就能夠在外人無法覺察的細微處,發現孩子特有的智力、情感與意志的優勢所在,以親子共成長的態度細心呵護和培育這些優點與閃光點。這比好看的成績單對孩子的一生更關鍵,而好的成績單反倒不過是自信心、持續成長的優點和長項的副產品。
在及格和合格線之上,家長可以有更高的追求。那些明白孩子身心特征、情感需求和青少年學習成長不同階段的不同節奏的家長,敢于引導孩子節省而有效地使用學習時間,騰出更多時間用于其他學習和身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