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佳
混齡教育主要是以實現(xiàn)一定的教育目的為前提,幼兒園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集中組織在一起,對其進行共同教育的形式。如今在國內混齡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其影響力與日俱增。我國的混齡教育主要包括混齡班和混齡活動兩種形式,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闡述混齡教育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的開展。當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一起共同活動時,混齡教育在戶外活動的開展中,能夠為具有不同特點的幼兒提供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以此激發(fā)幼兒的樂趣。近年來,混齡教育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學前教育界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忑g教育并不是毫無規(guī)則的集中,而是從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出發(fā),有計劃、有組織地將他們集中起來,以達到相應的教育目標。戶外活動給予幼兒愉悅感,同時可以促進其身體、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發(fā)展。幼兒園戶外活動是混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有效開展混齡教育是當今教育者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
一、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現(xiàn)狀及意義
(一)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現(xiàn)狀
幼兒園戶外活動是指幼兒園專門組織的分為正規(guī)性和非正規(guī)性兩種形式的幼兒園戶外活動。本文主要介紹非正規(guī)性形式的,組織比較松散,幼兒園教師采取間接指導方式的幼兒園戶外活動。這種形式的幼兒園戶外活動現(xiàn)狀并不是很樂觀,存在著一些缺陷。
首先幼兒園戶外活動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社會觀念和幼兒園經濟條件的影響,比如社會上的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們太小,幼兒園戶外活動比較危險,以孩子的安全為由反對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而又一些幼兒園經濟情況不太樂觀,受到活動場地和活動器材匱乏的影響無法很好的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其次,當前社會幼師的數(shù)目還處于發(fā)展階段,我曾經看到過一則問卷調查,上面顯示社會上幼兒園的師幼比在1:20的有36%,在1:15的有38%,在1:10的有24%,遠遠低于西方國家?guī)熡妆鹊?:5的比例,這也直接影響了幼兒園進行因材施教,更好的促進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趲熡妆炔惶硐氲默F(xiàn)實情況,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時往往會出現(xiàn)難管理、照顧不周全的情況。同時由于戶外活動強調的是幼兒的主體作用,部分幼師或低估或高估了幼兒的能力,往往只作為旁觀者出現(xiàn),并不直接參與幼兒的活動中去,讓幼兒們自己去解決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這樣就不能保障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最后就是幼兒家長們最擔心的安全問題。由于幼師數(shù)量的匱乏和幼兒園戶外活動機制存在一些不足,而且在幼兒教育目的中,體智德美把“體”放在了首位就意味著幼兒健康是幼兒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一項關于幼兒園室外活動安全隱患的選擇題問卷中(可多選),由于幼兒的年齡確實太小,身心都處于剛剛開始發(fā)育的起始階段,安全意識也比較模糊,自我保護能力也比較薄弱,因此每個選項的選擇率都達到了30%的驚人數(shù)字,這也說明了幼兒室外活動中幼兒安全是需要幼師時刻注意的。
(二)幼兒園戶外活動的意義
在國家發(fā)布的《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和《指南》中明確指出了“幼兒需要每天堅持戶外活動在兩小時以上,在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更要堅持”。而且幼兒戶外活動對于幼兒的肢體協(xié)調的能力、體能、社會交往能力等都有明顯的幫助提高。在一項關于幼兒園戶外活動對于幼兒健康發(fā)展的問卷中,有59%的幼師都選擇了戶外活動對于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很好的促進效果,剩下41%的幼師也都選擇了對于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比較好的促進效果,幾乎沒有幼師選擇沒有效果這一選項。管中窺豹,幼兒園戶外活動對于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在傳統(tǒng)的幼兒園戶外活動中僅僅只是局限于同齡人之間,混齡之間的活動和人際交往則往往會被忽略。但是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會和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打交道,因此傳統(tǒng)的戶外活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幼兒發(fā)展的需要,我們就需要采用混齡戶外活動的模式。
二、混齡教育的含義和意義
(一)混齡教育的含義和特點
幼兒混齡教育是指幼兒在幼師的指導下打破班級和年齡的限制共同參與學習,共同參加游戲、開展活動的教育模式。它一般分為幼兒園將所有的幼兒進行混齡編班,幼兒在幼兒園的所有活動都以混齡的模式進行的“完全混齡教育”。另一種則是幼兒一般情況下按照同齡編班,在一些特定的時間或者一些特殊的活動進行混齡編班的“間斷性混齡教育”。本文所說的混齡教育指的就是第二種“間斷性混齡教育”。幼兒園開展混齡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點?;忑g教育首先就是把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編在同一個班級進行活動。其次就是幼兒園要關注幼兒各項發(fā)展的需求并通過設置相應的活動或者課程來滿足這些需求。最后就是幼兒園以整體發(fā)展觀作為幼兒教育的理論基礎,并且采用發(fā)展實用性方案,即不僅僅要發(fā)展幼兒的學業(yè),還要注意發(fā)展幼兒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能力。
(二)混齡教育的意義
在幼兒園開展“間斷性混齡教育”是一種新的嘗試,它具有以下幾點意義。首先,目前社會上大多數(shù)幼兒園進行的“班級授課制”模式中,增加混齡活動有助于由于“班級授課制”模式造成的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缺失。它不僅能保證幼兒依然可以和同齡幼兒進行交往,而且還增加了幼兒同異齡伙伴交往的機會,滿足幼兒同不同年齡段伙伴交往的需求。其次,混齡活動還能提升幼兒園開展“幼小銜接”的效果。在幼兒園大齡孩子即將升入小學的時候,幼兒園可以結合當?shù)氐男W開展一些“參觀小學”、“整理我的小書包”等和“幼小銜接”有關的活動,幫助幼兒園的大班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生活。而且在進行“幼小銜接”的活動中,幼師還可以著重培養(yǎng)大班孩子的責任感,幫助他們初步建立自信心以及對于任務意識的養(yǎng)成和完成教師布置任務的能力等。幼兒園混齡活動的開展,可以為大班孩子在上述能力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機會。最后,幼兒正是處于“模仿學習”的階段,而混齡活動無疑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可以模仿的大齡兒童的對象,更好的促進幼兒的能力發(fā)展。
三、混齡教育開展的方式
(一)樹立科學的混齡教育理念
首先,在混齡教育的實踐中,某些幼兒家長難以接受混齡教育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的開展,他們主觀上認為混齡教育易影響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家長們擔心年齡小的孩子會受到稍大年齡孩子的欺負,或者學習其不良習慣等,造成其成長過程中的負面影響。針對家長們的擔憂,我們的幼兒園教師應充分關注到每一位孩子,合理實施混齡教育模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才有可能說服家長們轉變其理念,樂于接受混齡教育。
其次,大部分幼兒園教師對于混齡教育并不熟悉,對于如何在戶外活動中開展混齡教育感到手足無措。因此,對教師進行專業(yè)系統(tǒng)的培訓是首當其沖的混齡教育實施任務,只有教師足夠了解混合教育,形成科學的混齡教育理念,認識到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不同發(fā)展情況,才能在混齡教育在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上更加得心應手、掌控全局。在以往的同齡教育中,教師往往傾向于以其自身為中心,忽視幼兒行為的自主性。但在混齡教育中,由于不同年齡的幼兒之間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不能再遵循傳統(tǒng)教育觀念,應轉“領導”為“促進”,激發(fā)幼兒的積極主動性,以“幼兒”為中心,令其主動學習。
因此,只有在家長與幼兒園雙方都樹立科學的混齡教育理念,才有助于混齡教育在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
(二)選取、創(chuàng)設適宜的幼兒園戶外活動環(huán)境
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戶外游戲活動、體育活動、自由活動等方式帶領混齡幼兒進行戶外活動。無論哪一類型的活動,首先都應該選取一個適宜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場地的設置要求做到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進行不同組織性功能的區(qū)域性場地劃分。保障每位幼兒都享有一定的活動區(qū)域,能夠快速適應戶外環(huán)境并進入活動角色之中,達到完成戶外活動目的的效果最優(yōu)化。戶外活動的材料、設施也是戶外活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必須做到符合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差異性特點,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夠在戶外活動中玩的開心、學的有效。大部分幼兒對于戶外活動興致極高,教師應當保護好幼兒對戶外活動的積極性,為幼兒的戶外活動提供足夠的空間與實踐機會。在參與戶外活動時,教師更強調的是以“幼兒”為中心,讓幼兒真正釋放其自由、活潑的天性,但必須是在保證其安全性的前提下,讓幼兒自主選擇與發(fā)揮, 而不做過多的干涉與約束,努力營造輕松自由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氛圍。幼兒園教師應做到,以其飽滿的情緒,主動參與幼兒的戶外活動,真正與幼兒打成一片,讓混齡教育在戶外活動的開展中獲得良好的效果。
(三)家校合作,共同促進混齡教育在幼兒園戶外活動中的開展
家長與幼兒之間關系密切,顯然是不可缺少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教師自然應該善于利用家長資源,重視家長,通過家長與幼兒園或教師之間的通力合作,發(fā)揮其在促進混齡教育在幼兒園戶外活動開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在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同時,有計劃、有組織地邀請一部分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戶外活動。
教師善于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舉行的戶外活動,讓家長在活動中體驗混齡教育的魅力,改變其傳統(tǒng)的混齡教育偏見,更加樂于接受,并學會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有效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使那些原不贊成混齡教育的家長親身體會到混齡教育對幼兒的積極影響,增強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的信任,并積極參與戶外活動,使家長深刻轉變其原始認識,深入領會到混齡教育的正面影響與作用,令其更加自覺地配合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共同幫助幼兒在戶外活動的混齡教育中贏得可喜的收獲。
(四)完善并優(yōu)化相關管理制度
混齡教育在戶外活動的開展必須以相關完善管理制度為依托,才能確?;忑g教育模式實施的有序與成功。幼兒園需要建立并完善優(yōu)化戶外活動開展的相關管理制度,認真記錄每個班級開展戶外活動真實情況,把責任落到實處。管理人員應強化對平時活動的監(jiān)督,通過記錄與小結的方式,定時考核,優(yōu)化管理體系。安全活動是開展戶外活動不能忽視的一大重要問題,為了讓幼兒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參與戶外活動游戲,必須在每次活動開展前都做好認真檢查,以保障場地、設施的安全性,不會對幼兒造成任何潛在的危險。幼兒園教師在戶外活動開展過程中,對戶外環(huán)境要具備高度的熟悉度,做到全局把控,事先向幼兒講述相關活動規(guī)則及設施的正確使用方式。活動開展過程中,時刻關注每一位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的情況,完成好全程監(jiān)督的工作。在意外發(fā)生時,教師要冷靜處理,第一時間做出讓危險損害程度降至最低的有效措施。
幼兒的認知水平弱,教師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身份,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與照顧,保護好幼兒在戶外活動過程中的安全。幼兒園完善并優(yōu)化相關管理制度,是對幼兒負責的體現(xiàn),也是積極推動戶外活動開展、實施混齡教育的重要方式。
四、開展混齡教育過程中應關注的方面
首先在幼兒戶外活動中開展混齡教育不要過重追求結果,而要注意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學到了什么。盡管教師明白混齡教育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發(fā)展目標,但是孩子們年齡太小導致他們的行為差異很大決定了同一個活動很難兼顧所有孩子各自的目標。所以我們要將重心放到活動過程當中,只有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得到了提升,對于他們自身的發(fā)展才是至關重要的。其次需要轉變幼兒家長們的看法(特別是大齡孩子的家長),所以需要幼師提前和家長們做好溝通,告訴家長們混齡活動不僅僅是幫助低齡孩子獲得提高,同時大齡孩子在活動中也可以提高他們互相幫助的精神和團隊合作的意識。只有得到家長們的認可和支持,混齡活動才能順利開展。最后教師和家長們也要明白混齡教育也是學前教育的一種形式,它和同齡教育相比并沒有沖突,它的存在也是幼兒園根據(jù)幼兒教育的實際需要來決定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混齡教育正是當今幼兒教育中值得關注和深入探究的一大課題與任務?;忑g活動在于幫助年齡小的幼兒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教會年齡稍大的幼兒感受幫助他人、關心幼者的快樂。幼兒園教師是混齡教育的重要實施者,必須從實際出發(fā),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推陳出新,在反思中及時改進,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方式,促進幼兒發(fā)展,讓每位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得到收獲和進步。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