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效
在我79年的人生旅途中,有一位老師對我影響十分深遠,讓我至今難以忘懷,他就是我的啟蒙恩師——祁亮先生。
每年7月27日抗美援朝勝利紀念日和9月10日教師節來臨之際,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想起那些既艱辛又快樂的童年時光。
記憶中,祁老師并不英俊,他中等身材,和藹可親的臉上總帶著一抹謙和的笑容。70多年前,我初次見到他,幼小的心靈里便油然而生一種既敬畏又想親近的奇妙感覺。祁老師是我們村的第一任公立小學老師。我對他的家世和經歷并不清楚,只知道他的胞弟祁成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公立小學老師。
我們村并不大,當時只有100多戶人家,三四百口人,到了上小學年齡的孩子也只有十幾個。說是公立小學,其實所有的老師和學生們加起來連一條土炕還坐不滿。學校沒有桌凳,學生們自帶課桌和凳子。因為我在公立小學建立前念過一年的私塾,所以一入學就是二年級。祁老師一個人既教數學又教語文,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培養,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那時家里買不起白紙,我只能用鉛筆在寫完毛筆字的麻紙背面演練算術題,抄寫語文課文里的字詞,很不方便。祁老師見狀,就從自己家里拿來石板和石筆,分發給學生們使用。祁老師發現我喜歡思考問題,便對我“特殊照顧”,送給我一本《算術分類指南——一千難題詳解》。我如獲至寶,利用課余時間,逐類逐題練習,遇到不會的題目就找祁老師,他會耐心地給我講解,直到我弄懂為止。
一段時間之后,我在全區小學算術競賽中獲得一等獎,不僅給我個人帶來物質獎勵,也給學校爭得了榮譽。到了三四年級,祁老師就讓我當“小先生”,協助他教一二年級算術。由于祁老師給我吃了“偏飯”,我從小就特別喜歡數學,為以后的繼續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祁老師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好老師,不但數學教得好,而且有很深的文字功底。他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寫文章編劇本。當時“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宣傳活動如火如荼,祁老師編寫了《送子參軍》《捐獻》等劇本,組織全校小學生排練。
《送子參軍》講的是一個農民家庭中,兒子自愿參加志愿軍,父母和妻子積極支持他的故事。我飾演的是“兒子”。有一句臺詞我現在仍記憶猶新:“美帝國,狗狼心,侵完朝鮮想侵中,剛剛越過‘三八線’,一錘碰到人民志愿軍,打了幾仗敗幾仗,敗了幾仗不甘心……杜魯門!杜魯門!你真是個糊涂蟲……”
因為我們村解放前有一個地方戲“秧歌班”,當時有些老藝人仍健在,所以祁老師在這些老藝人的幫助下,巧妙地利用舊秧歌調演唱新編劇本的內容。就這樣,小學生和老藝人們組成了一個小型文藝宣傳隊,在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時在全區公演,受到了全區干部群眾的好評,一下子火了起來。區上給我們宣傳隊取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東辛村的娃娃戲”。從此,全區各村都爭相邀請“娃娃戲”去他們村表演。每到一村,我們都受到熱烈歡迎和熱情接待。在我們村“娃娃戲”的宣傳鼓勵下,各村“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上戰場”的先進事跡不斷涌現出來,還有些干部群眾自愿捐款捐物,支援祖國。自此,祁老師不但在我們村贏得口碑,而且在全區也有了名氣,有小學想通過教育行政部調走祁老師,我們村堅決不同意。祁老師也不愿意離開我們村,在我們村一直工作到退休。
如今我已是白發蒼蒼的老人了。每當想起我對祁老師其實沒有過絲毫回報,我就會感到非常慚愧。祁老師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永遠銘刻在我心中。★
(本刊選錄時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