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鴿
摘要:近期嚴重霧霾頻頻發生,導致學生停課,不敢進行室外活動,霧霾已嚴重威脅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面對環境日趨惡化,如何保護環境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我們知道生物圈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生物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生活質量。但是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盲目開發、利用和過分的索取,生物圈的環境污染問題變得日益嚴重了,這已對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威脅,增強全體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成為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如何保護環境應從孩子抓起,因為孩子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對他們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培養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理念刻不容緩,而初中生物教學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給學生貫徹環境保護的理念變得非常重要了,鑒于上述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論述。
一,讓學生全面了解我國目前面臨的環境保護問題,培養他們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二、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我們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上,還要通過教育讓學生能夠真正視環境保護為己任,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能夠自覺自愿地留意身邊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盡量減少對環境有不良影響的行為,并且能夠向身邊的親友宣傳環保的重要性。
關鍵詞:環境保護 ? 環保意識 ? 環境教育
生物圈中的生命是經過自然選擇保留下來的,生物圈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生物圈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生活質量。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盲目開發、利用和過分的索取,生物圈的環境污染問題變得日益嚴重了,這已對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威脅,增強全體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成為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中學生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對他們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培養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理念,變得刻不容緩,而初中生物教學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教師給學生貫徹環境保護的理念變得非常重要,下面就談談我在初中課堂上的一些具體做法:
首先,讓學生全面了解我國目前面臨的環境保護問題,培養他們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發動學生查找資料,了解人類在發展過程中破壞環境的實例。如:過度放牧、濫砍亂伐、掠奪性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荒山禿嶺的黃土高原,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隨意捕殺野生動物,盲目引入外來物種,大熊貓、金絲猴瀕臨消失,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廢氣、固體廢棄物,工廠燃燒煤焦油,農村人過節放炮等有關的問題。
在學生進行學習過程中,可以結合有關的視頻,將一些人類自身造成的悲劇展現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自然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果人類只注重自身利益,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勢必會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將來造成悲劇的后果。
自上世紀末開始,我國環保方面宣傳力度加大,做了一系列有關工作,取得局部的成效,但我們的經濟仍處于高消耗狀態,資源浪費驚人,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荒漠化不斷增大,森林面積日益減少,沙化和堿化每年遞增,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加劇,水體污染使水資源加劇短缺,各式各樣的污染造成生物的多樣性面臨嚴重的威脅等問題。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應該把這些問題結合課堂內容告訴學生,讓學生感受存在于身邊的環境問題,從而形成保護環境的理念。
其次,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材“生物與生物圈”、“愛護植被,綠化祖國”都是我們進行環保教育的很好的題材。我將盡可能的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中涉及到的環境保護內容,將環境保護教育情感于課堂教學之中,這樣才能在長期潛移默化中達到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目的。在講森林在保護改善環境中的作用時,要突出森林的生態效益。可給學生列出這樣一組數據:1株50年齡的樹木,1年產生的氧氣價值3.2萬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3.25萬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萬美元,各種生態效益達19.695萬美元,而該樹被砍伐后的木材價值卻只有幾千元,進而介紹我國森林覆蓋率僅21.63%,遠遠低于國際標準31%的要求。而毀林速度卻處于世界前列,聯系我國1998年長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災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長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遭受長期持續的嚴重破壞,導致大自然的報復。有些縣財政收入的90%來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綠水,變成荒山禿嶺,水土流失,河床升高,1998年特大洪災給國家造成幾千億的損失。與此同時,也介紹日本人愛樹成癖,長期堅持植樹造林,樓頂有綠色,使其森林覆蓋率高達70%,逐步變成森林大國的事實。通過以上事例介紹及對比,可大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熱情,使學生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花草樹木,陽臺養花種草,植樹節每人爭栽一棵樹,把愛護、美化我們的環境變成一種自覺行為。
再次就是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根據生物教學實際情況,僅僅通過課堂教學滲透環境教育,其力度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還組織學生做了關于陽洪鎮周圍水污染的調查,陽洪鎮周圍空氣質量的調查,通過調查使學生對周圍的環境問題有更深的認識和體驗。加強課堂實驗的有效性。
讓學生以家庭和學校為對象展開調查,確定日常生活中向水體中加入了哪些物質,會造成何種污染?學生們驚奇的發現我們向水體中加入了如此多的物質:如各種清潔用品(洗發液、香皂液、洗衣粉、洗潔精、漂白水等),還有一些不應該沖入下水道的家庭用品(機油、殺蟲劑、油漆等),包括實驗室里的化學藥品。接著同學們仔細閱讀了各種污染物的產品標簽,了解到其中有哪些有害的成分,討論出了這些物質不恰當排放會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哪些嚴重的后果,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建議。
通過這一系列的調查活動,學生親身參與、親身體驗,不僅了解了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而且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除了調查實踐以外,學生親自試驗廢電池浸出液對植物的危害,親身體驗污染的嚴重后果,污染環境,人類將自食其果。比如,近期的霧霾。我還組織學生對周圍的人們進行環保的宣傳活動。如節約用水、不亂扔廢舊電池、垃圾分類放置、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快餐盒、拒絕使用涂改液、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拒食野生動物等。
我們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上,還要通過教育讓學生能夠真正視環境保護為己任,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能夠自覺自愿地留意身邊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盡量減少對環境有不良影響的行為,并且能夠向身邊的親友宣傳環保的重要性。
總之,對中學生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只要持之以恒,充分利用各種方法和途徑,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那么就能夠引發中學生對環境問題的關心,從而增強他們的環境保護理念,使中學生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來. 讓大家一起來努力保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生物圈吧.
參考文獻:
[1] 鄭周勝,黃慧婷. 地方政府行為與環境污染的空間面板分析[J]. 統計與信息論壇. 2011(10)
[2] 崔亞飛,劉小川. 中國省級稅收競爭與環境污染--基于1998-2006年面板數據的分析[J]. 財經研究. 2010(04)
[3] 李猛. 中國環境破壞事件頻發的成因與對策--基于區域間環境競爭的視角[J]. 財貿經濟.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