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
摘要:創客教育以開放性、自主性、綜合性為特點,而適合創客教育的教育手法卻一直在探索中,ISCSR教學法:想象(imagine)-學習(Study)-創造(create)-分享(share)-反思(Reflect)。并以此五個環節螺旋循環,達到提高和進步。通過不斷的實踐反饋,ISCSR教學法是較為適合在創客教育中實施的手法。
關鍵詞:創客 ?教學 ?信息技術 ?創新
1.緒論:
1.1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意義
創客教育以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現代人”為育人目標,以信息技術為特色,以創新實踐思想為指導,所以配套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法也需要切合創客教育思想和內涵。ISCSR教學法這種實施手段,挖掘人類古老的創造性內生力,讓孩子們為明天的社會做好準備。I想象(imagine)-S學習(Study)-創造(create)-分享(share)-反思(Reflect)。讓孩子在項目活動中開展想象猜想→跨越多個學科的知識學習→創造出自己獨有都成果→分享和展示給伙伴們→反思改進和提高都方向,并以此五個環節螺旋循環,達到提高和進步。
2018年5月石新路小學科技館內原wwt天象廳完成了提檔升級,對原有軟件進行了單機無縫軟拼接。WorldwideTelescope(簡稱WWT)是微軟研究院設計開發的一套純數字互動式天象廳系統。它把世界上各大天文望遠鏡、天文臺、探測器數十年的觀測數據都集合在了一起,再通過極富創新性的數據可視化方式呈現給使用者。學生在里面不僅可以學習天文知識,還可以看到各種天象,以及最新最全的宇宙模樣。
2018年10月石新路小學3D創客實踐室建設完成,該項目以3D-0ne圖形建模,mcbit集成多種傳感器,并輔以“一帶一路課程”體系,是一個孩子們無限創造都空間。
再加上科技館原有都118件科學展品,6間互動體驗空間,為孩子們營造更豐富多彩都環境,也為ISCSR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美術課怎么到科技館來上呢?”孩子們帶著滿腦的疑惑看著老師。4D-FRAM課的時候,老師拿出一個4D積木做成的UFO模型給孩子們觀賞,臺下孩子們發出一陣一陣的帶驚喜的歡呼。“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孩子七嘴八舌的猜著,好奇心都調動了起來,“用4D材料如何制作球體呢?”大家激烈討論起來,然后有小組起來說:“先組成一個5邊形,然后再從每個角延伸出去一個短管,然后用6爪插接”……一堂美術與科技館4D資源整合的課堂就這樣精彩地進行著。
各種新奇的教學環境建設、獨特的整合選點,時時刻刻刺激著孩子們的求知欲,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孩子們感受到不一樣的學習體驗,使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科技素養的主陣地,科技教育進課堂,讓科技教育朝著常態的課堂化方向發展。創客教育急需一種配套教學模式來實施。
2、問題的實踐與研究
2.1導入新課啟發問題和想象(imagine)
“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的”(杜威)。石新路ISCSR教學以想象為教學導入打開學生思維空間。
“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張玲鈺說起著名的天文學家如數家珍。她在我校就讀的六年中,學校開展的“講述科學家的故事”閱讀活動,讓她有了探索天文的興趣。在學校的組織下,重大天文社團的帶領下,孩子們來到重慶大學“虎溪天文觀測點”,進行實地考察和親身體驗。孩子們完全被那些神奇的的天文望遠鏡吸引住了,浩瀚星空第一次離得很近,就像在我們眼前。
回家后,張玲鈺心里滿是好奇與疑惑。“天文學有許多奇妙的知識是課文上沒有的,小學生課程里并沒有開設天文課。于是老師引導他們開展調查活動,他們發現問題:75%的少兒愿意參加各種天文興趣活動,但沒有了解天文知識的途徑,絕大多數少兒是在收看電視或看書中順便了解到天文知識的,而通過聽專題報告會獲取的相關信息卻是極少數,通過最新天文觀測得到的則更少。在重慶市大學科學傳播研究會、重大科協、重慶市教科院、重慶市天文科普教育協會等老師幫助下,困難的天文調查變得容易了,小論文終于成功完成。這篇科學研究論文《請帶我一起看星星》獲得了第27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張玲鈺,也因為對天文學的癡迷研究而今年獲得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
2.2探索嘗試學習(Study)累計必要知識
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的科技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學校在科技館原有拓展型展品和活動場館的基礎上,由學生發起,成立了學生自己的科技社團。學校積極鼓勵學生的自主科技活動,在活動組織、在每周一下午科技館內開展社團活動,逐步形成了富有個性化、特色化的科技社團。利用每周一天下午的社團活動時間,開展拓展型課程的學習,一年級起的信息科技課、數學思維訓練、機器人活動、植物栽培、烹飪廚藝、4D積木、天文觀測、水果拼盤藝術、創意金點子等興趣小組社活。以項目為本的學習對“知識”的看法更廣泛,他們進行一項項目時,學習知識變成主動求知,不僅學到知識概念、還學到了一套解決問題和交流思想的策略。學到了與他人合作,從而能理解不同的觀點,掌握不熟悉的情況。
2.3練習中自主創新,創造(create)獨有作品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趙翼,學校開展創客教育,教育性是第一要素,是保持科技教育活力,取得科技教育實效的重要保證,實現的途徑,就是把科技教育與科技創新大賽等工作相整合,做到創客教育“活動化”。科技中心設計了校級大型科技系列實踐活動“能源轉轉轉”、“小小橋梁工程師”“創新大賽科技之星”評選活動。
2.4展示交流、分享(share)各自的心得
大多數思考過程都是都是跟他人聯系在一起的:我們分享想法,從同伴那里得到反饋,相互借鑒彼此的靈感。進入科技館創客空間孩子們對一切都感到好奇,“哇!這個圖像太神奇了!”、“快來快來,這邊有個好玩的東西”……我們也注意到了一個個疑問:“這個吊在科技館中間的大鐵球是干什么的呢?”、“為什么這個光井可以有這么深呢?”在孩子們此起彼伏的歡聲笑語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對科學的盎然興趣和無比好奇。這也正是分享和交流的價值所在,正是實新路小學堅持充分給與孩子們分享交流時間的目的所在。
2.5反思(Reflect)總結本課的學習和收獲
反思、嘗試、再嘗試,這只是項目學習中漫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具有反思型思維模式的人,其智力是可塑的,是動態成長的,他們認識到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工作和不斷反思來繼續學習和發展。
3.結論
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孩子是積極的知識構建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ISCSR教學較為完整的實現了創客教育思想,在創作中交流靈感,而這種教學手法也能很快讓一線教師接受并采納。在后續教學模式的探索中,一線師生的反饋起到決定性作用,ISCSR教學也會讓創客教育得到更深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終身幼兒園》2018年7月由湛廬文化策劃出版,作者(美)米切爾·雷斯尼克(MitchelResnick),譯者:趙昱鯤和王婉
【2】《美國創客教育教學評價案例的分析》來源:《現代教育技術》作者:鄭志高張立國尚國娟201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