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玲玲
改革和創新課堂教學,教師首先要自覺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審視自己的課堂是否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否充滿生命與活力。沈陽一中不斷創新課堂,著力打造“情智課堂”,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與特色。
(一)“情智課堂”的概念與特色
1.“情智課堂”的概念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通過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了課內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實踐體驗,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道理,體驗情感,反思自己的所為,規范行為。
情智課堂著眼于教育的兩大領域——情感領域和智慧領域,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吸收借鑒“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和“構建主義”理論,以情境驅動、智慧碰撞和反饋反思為基本課堂活動結構,以思維導圖等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實現讓情感與智慧在教學中相互促進、和諧共生。
2.“情智課堂”的特色
“情智課堂”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突出特色:創新性,將“情智教育”理念與示范高中的教育實際相結合;獨特陛,一中八十余年歷史文化的積淀與現代教育改革發展的融合;操作性,模式清晰,可操作性強,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整體性,包涵著一中的文化、德育、課程等方面的綜合體系;時代性,情智課堂理論與實現立德樹人、培育核心素養、“互聯網+教育”等緊密結合,具有與時俱進的前瞻性。
(二)“情智課堂”的意義
1.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情智課堂”的理論與實踐,堅持以情促智、情智共生,將“情”字放在首位,堅持以育人為本,把育人和育才統一起來,符合并順應了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要求。
2.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對于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情智課堂”堅持以人為本的新課改理念,既培養科學精神又關注入文素養,科學精神的核心是“智慧”,人文素養的核心是“情感”。情智課堂中的“情”,即學生的情感潛能,包括學生自信心、包容、獨立、競爭意識、樂觀、誠實、交往合作、有意志力、目標意識的培養等;情智課堂中的“智”,即學生的智慧潛能,包括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力、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和想象創造力的培養等。情智課堂就是要求感性與理性相結合,情商與智商共發展,要實現情智交融、和諧共生,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情智課堂”的理論依據與基本理念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中心,他們能得到教師的理解和尊重,使情感活動和認知活動有效地統一起來,他們的興趣、愛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得的。
基于以上理論認知與實踐思考,“情智課堂”的基本理念應運而生:學生是“情智課堂”的主體,教師是“情智課堂”的靈魂;親其師而信與道,師生關系就是“情智課堂”的教學質量;“情智課堂”是生動活潑的,重要的是要有思維的質與量;“情智課堂”必須是有道德的,既要尊重規律又要理解生命;在“情智課堂”上:關系第一,知識第二;聯系第一,記憶第二;探究第一,講授第二。
(一)情境驅動課堂
所謂情境驅動,是指在教學過程初始階段,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一定生動具體的場景、任務或問題,去激發學生的情感與智慧,引導并驅使學生進入探究,從而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
用情境驅動來激活課堂,這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情境的創設直接關系到教學過程的合理性和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情境帶來了生命和心靈的動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深度參與者。激活課堂、創新教學,讓問題形成長時間的深層次的探究活動,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真正活躍起來。
(二)智慧碰撞課堂
所謂智慧碰撞,包括文本碰撞、生生碰撞和師生碰撞。
“文本碰撞”即學生與文本的碰撞,讓學生自主鉆研、靜心思考。課前充分預習是情智課堂順利進行的前提和保障。本環節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利用課前的時間自主學習,查閱相關材料,對課本內容進行思考。
“生生碰撞”即讓學生相互學習、共同促進,讓每個學生都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同學深人交流,深入思考。教師要全面把握討論過程并深入到每個學習小組進行指導,解決討論中的各種問題,確保證討論效果。
“師生碰撞”即是對于討論的任務與成果進行學生展示和師生共同點評的過程,這是情智課堂最關鍵的環節。本環節要求教師要努力創設民主、開放、愉悅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展示、主動點評;要關注展示與點評的細節,根據情況給予恰當幫助。
“情境驅動一智慧碰撞一反饋反思”,是線索不是繩索,更沒有成為枷鎖。智慧的教師會為學生開辟自主發現和探索的空間,讓學生帶著思考自主走進課堂問題深處,激活學生的個性化體驗;用情的教師會讓課堂既有思維的碰撞,更有情感的交流,形成多樣觀點,促成關系融洽,共享和合之美。
(三)反饋反思課堂
學習需要反饋,教學需要反思。對于學生來說,當堂即反饋,學畢即反思,從而構建清晰的知識網絡,實現思維可視,盡最大可能實現當堂消化,從而提升課堂實效。對于教師來說,反思無疑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積極反思不僅讓教師自覺終身學習,更能達到突破自我、提升境界的效果。
沈陽一中的“情智課堂”建立在學校發展現狀的基礎之上,其理念已經成為一中的校園文化,內化在每一位一中師生的思想里,外化在每一個一中人的行動中,已經成為一中教師和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責任編輯:李迪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