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麗霞
摘 要:隨著當下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民對節假日娛樂的追求品味在不斷提高,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改變。作為博物館工作人員,如何順應時代潮流,轉變傳統觀念,創新展覽模式,更新講解理念,利用豐富而有特色的博物館資源,更好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教育活動,讓博物館成為孩子們最喜愛的場所,是當前值得我們博物館工作人員用心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博物館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032-01
1.利用傳統節假日的有利“節點”
近些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提倡傳承國學、弘揚傳統文化,增強國民文化自信,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佳節也被定為國家法定節日,社會各界越來越看重承載傳統文化的儀式和習俗風尚。清明節祭祀祖輩先賢、踏青賞春;端午節懷念屈原的愛國精神、賽龍舟、辦詩會;中秋節拜月祈福、雅集誦讀,重陽節孝老愛親……這些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節日,有著悠久而深遠的影響,是家庭團聚增進成員感情的溫馨時刻,也是進行親子教育活動的絕佳時機。當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在節假日舉家出行,或者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參加社團活動,作為博宣教物館工作人員,就要把握時機,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影響,精心策劃能夠滿足孩子和家庭需求的社教活動,使博物館成為孩子和家長們都樂意前往的地方。
2.利用博物館現有資源,講好展品背后的故事
隨著博物館社教活動的逐步開展,我們發現,孩子們對博物館展廳展品的興趣,遠遠大于我們的想象,許多孩子對展柜里陳設的文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作為博物館工作人員,就要在策劃活動的時候,充分考慮如何更好地挖掘館藏資源的文化內涵,向孩子們講好展品背后的故事。尤其是那些符合孩子認知特點,激發求知興趣的特色展品,如何從孩子的角度來講述文物背后的歷史和文化,是值得探索的。張掖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四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甘州區博物館所在地——張掖大佛寺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其發展歷史、建筑特色以及與佛教相關的許多文化內容,都可以作為一個切入點,展開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在博物館里,每一件館藏展品背后都有許多可以講述的故事,都可以根據其特點設計策劃與之相關、與參加活動的孩子年齡特點相符的教育活動,透過展品的視角認識張掖,學習歷史,博物館社教活動比學校的教育有著天然的優勢。
3.利用多種傳播方式,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
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博物館的教育資源成為新形勢下博物館宣教工作人員的必修課,只有孩子們愿意來到博物館,博物館展覽對孩子來說才有意義。地方博物館的展覽是一個地方的發展史,也是孩子們了解認識地方文化的重要渠道,但傳統的展覽形式比較單一,展品與民眾的互動也僅僅停留在觀看與講解的單一形式,這種模式很顯然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們。地方文化的多樣性也應該通過傳播方式的多樣性來弘揚。使用二維碼導覽、制作短片系列、觸摸屏360度觀賞文物、利用數字化方式,讓壁畫動起來,用堆積木的形式了解古建筑結構、試做一天講解員、臨摹壁畫等等,使孩子們在與展品多種形式的交流互動中,了解了博物館里陳列的文物的歷史和文化。
4.利用博物館文物場景的“現場感”,做好“講堂”文章
曾經,博物館對文物保護、文物研究的重視遠遠超過教育功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博物館開始有意識地向教育功能傾斜,形成獨特的教育體系。如,故宮講壇、國博講堂、首博講座、上博專題講座……如今,開展講座幾乎已經是博物館的標配。這些系列講座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開講,主題涉及文化歷史各方面,講座粉絲分布于各個年齡段,有的一家老小全體出動,還有的已經把博物館當成周末活動的固定去處。博物館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公眾的大課堂,而公眾也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博物館用各種陳列語言力爭在陳列設計中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場景,相比學校講堂有很大的優勢,其濃厚的學術氛圍和現場感,也有著天然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更能吸引和激發孩子們的參與興趣。尤其是一些動態場景,真實而生動,沒有什么能比這更能擦亮孩子們的眼睛了。張掖是一個有著幾千年農耕文化的城市,近年來,張掖市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民俗、農耕文物,我們注意到孩子們在參觀時對這些文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家長也對這些消失不久的老物件有深厚的感情。我們邀請館里收購民俗文物多年的專家,做一次關于民俗文物的講座,孩子和家長們都興致盎然,近距離感受并觸摸、試用這些物件——收藏老物件的博物館在他們的心里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5.結語
博物館的發展與公眾素質的提升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對于博物館來說,要“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不僅要做好研究、保護,更要尋找最合適的方式,了解公眾想法,將館藏故事娓娓道來,以吸引更多的人走近博物館。而對公眾來說,隨著時代變化,走進博物館漸漸變成日常,享受服務的同時要珍視博物館做出的努力,在這種雙向的磨合中,博物館與公眾終能共同收獲進步,不斷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