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
摘 要:幼兒教育,作為啟蒙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幼兒園教育階段,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個人成長的自然規律,決定了這個階段的教育,應該以游戲為主?!队變簣@工作規程》中提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是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的幼兒教育開始偏離正軌,漸行漸遠——學習負擔重了,游戲少了,非常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基于“去小學化”背景,就如何利用中國傳統游戲進行幼兒教育、規范教育行為、整治教育環境,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進行了相關探析。
關鍵詞:幼兒園 去小學化 傳統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046-01
2018年,國家教育部發布了幼兒園“去小學化”相關工作通知以及深化學前改革的意見,文件中強調規范幼兒教育行為、整治幼兒教育環境、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不良傾向,其意旨在明確幼兒教育目標、尊重成長規律、促進身心健康。根據幼兒時期(3~6周歲)身心發育的特點,以親近自然、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等形式進行課程游戲,特別是具有文化低蕰和教育意義的傳統游戲,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獨立、堅持、專注”的學習品質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幼兒園“小學化”,不僅違背了孩子的成長規律,造成孩子過早厭學,剝奪了快樂的童年生活,同時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因此,在幼兒園中“去小學化”,以游戲活動為主,特別是傳統游戲活動的開展,對孩子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1.明確傳統游戲引入幼兒教育中的理念
明確幼兒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幼兒的成長需求與興趣,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是幼兒教育的初心。這種教育理念在幼兒園傳統游戲的開展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傳統游戲活動在幼兒園的順利開展,能讓幼兒教育形式變得生動活潑、內容變得豐富有趣,并且教育成效更加明顯。在新的幼兒教育改革大潮之下,從實際情況出發,遵循幼兒學習與成長的自然規律,改變傳統的教育觀,運用好新的教育方式,投入教育實踐,才能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水準。
2.制定適合幼兒教育要求的傳統游戲方案
我們之所以提倡“去小學化”,主要是它適合幼兒階段的身心發展需求。在幼兒教育中引入傳統游戲活動時,必須設計一些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合理方案。幼兒教育不是靜止狀態的知識架構,也不是乏味的高深理論,它具有游戲性和生活性,是教師和幼兒雙方參與度極高的體驗活動。在設計制定課程游戲方案時,多選擇優秀并具有深厚文化氣息和教育意義的傳統游戲。通過游戲區域的劃定、環境的布置、活動的組織等流程,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方案,確保能夠真正地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比如:“抬花橋”這一傳統游戲,既能從體能方面給幼兒一個鍛煉的機會,還能讓小朋友了解到一些中國傳統的民俗風情,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到團隊的力量,逐步養成集體觀念。
3.打造適合傳統游戲開展的幼兒教育環境
幼兒相對于其他年齡段的學生,對環境的要求相對高一些。常見的幼兒園,都會比較清新、溫暖。在“近小學化”的教學中,環境的打造會偏知識性一些,“去小學化”后,環境需要更偏向趣味性和操作性,這樣更能夠貼近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需求??梢愿鶕_展傳統游戲的需要,合理地規劃拓展區域空間,比如:益智區叫“慧心樓”,圖書區叫“書香苑”,美工區叫“水墨坊”,建構區叫“魯班屋”等,讓幼兒園內充滿傳統文化氣息,這樣既便于傳統游戲活動的開展,也便于幼兒快速的融入其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底蘊。室外草地上的拔河比賽,感受團結的力量;玩“老鷹抓小雞”,體驗母愛的偉大。讓幼兒從小就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社會的和諧、生活的多彩以及學習的樂趣。
4.提升幼兒教師開展傳統游戲課程的能力
我們過去在“近小學化”中走得遠了,重新開始的傳統課程游戲,相當于又回到了起點,各方面都相當匱乏。幼兒園老師肩負兩層責任:“實施”與“建設”。具體而言,即教師不僅要會帶著大家做游戲,還得會準備游戲素材、設計游戲課程等。教師此時便相當于一個導演,在做導演的本職工作時,還得兼職編劇、劇務等。為了達到新的工作要求,我們就要提升幼兒教師開展傳統游戲課程的能力。
(1)積極提供機會開發教師的特長。讓其根據自己的愛好、個性、工作習慣,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2)努力創造條件培養教師的特長。通過多參加業務培訓,向老一代幼兒工作者學習,查閱有關傳統游戲的書籍,甚至到邊遠山村“采風”搜集素材等方式,展露出自己的優勢與特色。
(3)多與幼兒家長、社區民眾、家人或同事進行探討,共同參與傳統游戲的篩選與改良。如:木質七巧板、麻繩拔河、跳繩、丟手絹、踩高蹺等等。
傳統游戲課程建設中,教師還應通過改善環境、整合資源、創造條件、創新模式,讓幼兒在多姿多彩的傳統游戲活動中,獲得知識、體驗情感,讓身體和心理都得到長足發展。
傳統游戲經歷過時間的洗禮,有著多彩的趣味性、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積極的教育意義。在幼兒教育中,開展傳統游戲活動,既能很好地傳承中華文明的瑰寶,增強民族自信心,還能讓幼兒在玩耍中健康成長、在娛樂中有序進步。在“去小學化”的環境下,幼兒教師在明確其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制定合適的方案,配合幼兒教育機構從軟硬件兩個方面對教學條件進行升級,為開展中國傳統游戲活動實踐教學,提供了必要保障。這將有效提高我國幼兒教育的質量,為教育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