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榮
摘 要:在實行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今天,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必須重視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那么如何有效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本文著重對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美術教學 合作學習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9-0066-01
合作學習(Cooperation Lerning)是上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按我國教育家王坦的表述:“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在新《美術課程標準》中也表明,重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新時期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合作學習成為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
1.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認知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生最直接意識到的學習動機。”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如:在課堂上獎勵合作學習表現好的學生一張笑臉貼紙、一支筆、一個筆記本,還可以在班里每個星期評選一次“最佳拍檔”或“最佳組合”等,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喜歡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有了合作學習的興趣,才會有合作學習的動力。
2.優化美術教學環境
所謂美術教學環境是一種特殊的視覺環境,是按照藝術促進人的身心發展這一種特殊需要而組織起來的育人環境,是一種教育元素。有效的教學,既依賴良好的教學環境,又依賴成功的教學策略。前者是先決條件。環境對兒童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中營造良好、寬松的環境能更有效的促進學生間的合作學習。首先,豐富優美的物質環境能美化裝飾活動空間,更能陶冶學生的性情,使其身心愉悅,琳瑯滿目的材料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主動合作學習的機會。其次,教師和學生是兩個不同層面上的主體,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能否在活動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尤為重要,而學生之間和睦相處的關系及團結協作的交往氛圍能進一步有效的進行合作學習活動,在課堂中我們應努力發揮教師與學生雙主體的人際環境,更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
3.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內容
美術教學活動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較感興趣地學科內容之一,它對學生合作學習的培養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如:一年級課程《新花布,新衣服》,教師應結合現代孩子的社會敬仰,進行服裝設計的學習,運用自由組合的形式,給學生創設一個積極主動的合作學習機會,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合作學習的情感體驗,還可以進行一些延伸活動,進行服裝走秀活動,讓學生們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功樂趣。
4.創設合作學習機會
在低年級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為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創設機會,這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前提。現代社會獨生子女有時會表現出任性、自私,這使學生在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課堂中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游戲,如:共同搭建或創造一個造型活動,共同完成一幅畫等,為學生地合作學習創造機會。這樣,學生在活動時就需要二人或幾人共同配合來完成一項任務,這就為學生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其次,材料的多少、材料的可操作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合作學習行為地產生,如:在制作面具活動中,可安排2~3個學生合作完成一個作品,學生間提供自己所有材料,相互協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參與才能完成任務。通過這些合作活動,使學生懂得只有協調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只有每個人向同一方向努力,才能把事情辦好,才能讓活動愉快地進行下去,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才能在實踐中得到培養發展。
5.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在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生間友好地協調、詢問、建議、共享、求助、幫助等合作學習行為,常常為學生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活動成功、事情做成、友誼增進等,但學生自己常常不能明顯感覺到,這時,教師應讓學生體會合作學習成功地快樂,教師可運用成果展示和表揚激勵的方法,鼓勵學生產生積極情緒,引導學生感受合作學習地成果,激發學生進一步合作學習的內在動機,使合作學習行為更加穩定和自覺化,使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與必要。
6.加強教師指導策略
學生是具有不同氣質、不同發展層次的,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有助于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與引導作用,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經研究發現,沒有進行過合作學習的學生,他們的知識經驗較少,對合作學習的交流認識幾乎為零。這就要求教師要通過示范指導建立合作學習的概念,如:在美術課上,完成某一件合作作品時,教師先帶領能力較強的學生操作起來,其他學生通過觀察,針對作品的需要在教師的帶領下模仿同伴,并進行交流討論,給學生一個導向。通過教師的示范行為,學生合作學習有了明確的方向。有時學生可能不會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發地表現出合作行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如:當材料不夠用時,可相互謙讓、輪流或共同使用;當自己遇到困難、一個人無法解決時,可以主動用動作、言語去幫助他。通過這些具體的指導,幫助學生逐漸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
總之,具備合作學習的能力是21世紀人才所必備的、最基本的素質之一。作為一名低年級美術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為其今后的參與合作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謝轉鶯. 淺談美術課程與多學科的滲透和融合[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9)
[2]顧林.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文理導航(下旬),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