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克里姆林宮,中俄兩國元首邁入大廳。相隔數步之遙,習近平和普京就已熱切地向對方伸出手,笑迎老朋友。這是習近平自2013年以來第8次到訪俄羅斯。交得其道,千里同好。經過70年風云變幻的考驗,中俄關系愈加成熟、穩定、堅韌。中俄建交70周年之際,習近平為兩國關系定下基調:“搬不走的好鄰居、拆不散的真伙伴。”
2019年6月15日上午,在塔吉克斯坦的首都杜尚別參加亞信第五次峰會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前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下榻賓館,當面向他祝賀66歲生日。普京向習近平贈送了俄羅斯冰淇淋,這已經不是普京第一次給習近平送冰淇淋。2016年杭州G20峰會時,普京就曾送給習近平一箱冰淇淋。據說,有中國企業家曾對普京抱怨過,說中國很多人都喜歡俄羅斯冰淇淋,但很多城市買不到,于是普京表示:“下次一定給習主席帶一份,作為特別禮物。”
小小冰淇淋,兩國情誼深。回顧中俄兩國關系史,正如2019年6月5日習近平在中俄建交70周年紀念大會上所總結的:
很高興同普京總統一道,來到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莫斯科大劇院。70年前,毛澤東主席首次訪問蘇聯,兩國領導人正是在這里拉開了中蘇友好的歷史序幕。今天,我們又一次在莫斯科大劇院歡聚一堂,隆重慶祝兩國建交70周年,共同迎來中俄關系又一個歷史性時刻。
我們不會忘記,在艱苦卓絕的衛國戰爭和抗日戰爭期間,中蘇軍民并肩作戰、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用鮮血鑄就了牢不可破的戰斗情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二天,蘇聯即承認并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在新中國建設百廢待興的歲月里,大批蘇聯專家援華,用智慧和汗水幫助新中國奠定了工業化基礎,也書就了兩國人民友誼的佳話。
經歷了中蘇關系的起伏后,雙方著眼時代發展潮流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推動中蘇關系實現正常化,開創性建立“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新型中俄關系,為兩國關系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1949年毛澤東給斯大林祝壽,到2019年普京為習近平慶生,中俄建交70周年,兩國關系在跌宕起伏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演進,最終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將“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理念用條約的形式固定下來,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了典范。
中俄友好關系,源遠流長。
“十月革命”傳來了馬克思主義,使中國人將學習的目光從西方轉向蘇俄。1921年,在蘇俄及其領導的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共產黨成立。
毛澤東曾多次肯定和倡導蘇聯建設的經驗,認為“社會主義勝利建設的蘇聯”是我們“向前發展的活榜樣”。其間有過成功的發展,也有慘重的失敗,但中俄兩國共產黨始終緊密聯系在一起。
百年中俄關系,友好始終是主流。
進入21世紀后,由于迅速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中國奇跡”招徠一大批“取經者”,俄羅斯也是其中之一。
2019年5月8日,俄羅斯媒體稱:“俄羅斯應當向中國學習。”俄羅斯聯邦科學院院士、普京的顧問格拉茲耶夫·尤里耶維奇也表示,俄羅斯應該向中國學習如何發展經濟,要努力學習“中國奇跡”的經驗。
2019年,既是中俄建交70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的歷史經驗充分表明,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中俄都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拆不散的真伙伴。70年的發展過程也充分見證,新中國在不斷成長、進步,走向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