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斗
2019年將成為中國本土品牌的轉折點,華為事件,國貨始自強,中國消費者的心態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開始找回國貨品牌的自信。
中國本土品牌不斷在崛起,從電器、服飾、美妝到食品,國貨品牌發展都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
不久前的“6·18”電商節,國貨更是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天貓闖入“億元俱樂部”大軍中,超六成是國貨品牌,正式拉開了國貨品牌崛起的大幕。
為何國貨品牌在今年暴風成長?
中國品牌創新,通過跨界營銷,詮釋反差萌。隨著國人消費升級,消費能力增強,國外大牌涌入中國市場,給中國老品牌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很多國貨老品牌已進入老朽之年,它的魅力值正在下降,出于品牌的焦慮,他們開始另辟蹊徑不斷刷存在感。跨界營銷給他們帶來了新機遇,讓他們向消費者展示其青春的一面。
上海中華老字號“大白兔”推出了奶糖味唇膏、香水、沐浴乳、護膚乳等系列香氛產品;隨后進軍奶茶行業,在上海開張首日就賣出1000多杯,其奶茶包裝仍延續了大白兔奶糖的風格,以可愛的兔子為主要形象,瞬間受到眾多年輕消費者的青睞,于是便出現了排隊從早上排到晚上的現象,“大白兔”用實力詮釋了“寶刀未老”。
此前,我們的“國民女神”老干媽也畫上了精致的妝容,換上了時尚潮服,登上時尚雜志《男人裝》,順勢推出老干媽辣醬禮盒,產品上線后,其購買轉化率是日銷款的1.5倍,周訪客量是日銷爆款的2倍。此外,老干媽還推出定制款衛衣,亮相紐約時裝周;并在老干媽天貓官方旗艦店,以衛衣+老干媽辣醬套餐形式售賣,價值1288元的套餐組合剛一推出就被搶購一空。
這些品牌大佬每推出一款產品,幾乎都能引發一波話題熱議。大部分品牌跨界都會帶來很大成功,既能收割流量,推出的產品又能成為爆款,打破固有的企業品牌形象。
對于這些中國老品牌來講,跨界營銷更重要的任務是刷存在感,需要讓消費者有持續的關注度,就算銷量不理想,能抓住大家眼球,吸引過來消費流量,引起大家對品牌的關注,想必這些都在無形中為自己帶來了潛在的市場。
品牌做跨界,打造網紅產品,就是想通過這種反差感,吸引消費者的眼光,增加品牌曝光度,形成傳播點,強勢刷一波存在感。
中國本土品牌強強聯手,抱團取暖
六神花露水與RIO雞尾酒合作推出的“六神口味雞尾酒”,在酒水行業瞬間火爆起來,1.7萬瓶用短短17秒就售罄,引來“4萬+”圍觀,新消費者占比高達85%,上線當日銷售同比增長500%。
以麻辣鹵味出名的周黑鴨也不甘寂寞,跨界與御泥坊推出聯名口紅“小辣吻咬唇膏”,圓圓扁扁的咬唇膏,造型可愛小巧,就連時尚大刊VOGUE都抵擋不住誘惑為它拍攝超時尚大片。
彩妝產品是聯名營銷的常客,幾乎每次聯名合作款產品都能賺得盆滿缽滿,我國專研玻尿酸20年的華熙生物潤百顏與故宮合作推出了6款系列口紅,以傳承東方美學、弘揚優質國貨力量為口號,瞬間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快消時代下,跨界營銷,品牌創新,制造新話題,都可以保持新鮮感和影響力,提高品牌曝光度和關注度,從而吸引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中國制造,質量是硬道理
董明珠女士說過,注重質量是一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一個品牌能否長久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品質。無論產品的包裝多么華麗、美觀,若產品質量不過關,終會退出社會舞臺。
這一點在家用電器類產品上表現尤為明顯。這類產品不像服裝一樣更新頻率快,平常人們買一件家電會用很多年,質量好才會深得人心,人們用著也會放心。
在中國大陸,嬰幼兒奶粉一度是洋品牌的天下,中國本土品牌市場占有率很低,這些年本土嬰幼兒奶粉品牌異軍突起,作為中國最早的奶粉企業之一,黑龍江飛鶴乳業。利用北緯47度世界黃金奶源帶,全產業鏈優勢,研制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近兩年銷量大幅增加,2018年銷售額已經超過100億元。
中國制造的快速發展直接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增強了我國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國際分工地位。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是第一制造業大國,還不是制造業強國,也不是品牌強國。
創新為魂,質量為本,誠信為根,這是任何品牌都繞不過的市場法則。中國品牌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同,質量是關鍵。
隨著中國市場消費升級,很多國際大牌在中國敗走麥城,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原因是他們把最好的產品賣到歐美市場,而對于中國消費者卻不能做到一視同仁,當中國的消費者認清了這個本質之后,開始轉向國貨消費。
中國品牌在逐步實現“中國制造2025”過程中,不斷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國產全球領先的家電品牌海爾,順應時代創新發展,已從傳統制造家電產品的企業轉型,清楚地認識到智能化的產品和智慧化的家居平臺已經成為中國家電產業后期發展的重要路徑,甚至將改變中國家電品牌的定位。
海爾于2014年推出海爾U+平臺,成為全球首個智能家居生活開放平臺;2015年,推出七大智慧生活生態圈,以及唯一的用戶入口優家APP;2016年海爾U+平臺推出了智慧生活2.0戰略,并分享了U+智慧生活大腦、U+場景商務、海爾優家2.0體驗等成果,向大家展示了最佳的用戶體驗。從概念到戰略再到策略落地三個環節上,實現了智能家居行業全新的詮釋。
不僅如此,當行業還停留在用手機控制家電的網聯初級階段時,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平臺的支撐,海爾U+智慧生活平臺已引領、推動智能家居邁入自然交互的全新物聯網時代,推出海爾機器人Ubot,這款機器人采用語音、圖像識別等自然交互技術,能夠像人一樣與用戶對話,幫助用戶操控家電。它還擁有能聽、能看、會說、能思考、有情感等特點,為用戶提供全新的智慧體驗。
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走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才能讓中國品牌在中國市場中占有更大份額,同時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內不怕同行比較,外不怕國際大牌沖擊,就是真正做到了中國品牌的崛起。
尤其在家電領域,無論是空調、電冰箱還是洗衣機等領域,很多中國本土品牌都超過了國際大牌。
“國潮”流行,國貨集體崛起。經過多年發展,國貨品牌正在擺脫“質廉價差”的固有印象,憑借“好用又便宜,良心國貨,時尚感不輸大牌”等特點,從護膚彩妝用品到服飾鞋包、家用電器、智能手機等國產品牌和中國制造強勢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