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盛夏,隨著“夜間經濟”在城市的興起,作為主角的小龍蝦也閃亮登場。
“小龍蝦經濟”儼然已經成為千億級規模的大產業,整個產業鏈帶動500多萬個就業崗位,中國也順勢成為世界最大的小龍蝦生產國和消費國?!靶↓埼r為什么會這樣火?”6月20日,在2019年首屆中國智慧漁業發展論壇上,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自問自答稱:火在吃上。“小龍蝦是吃出來的產業?!?/p>
原產于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小龍蝦,在20世紀30年代經由日本傳入中國之后,由于繁衍生存能力極強,原本只是被視為入侵物種,一度泛濫成災,鮮有人類食用,僅用作寵物的餌料。
不過,經過本世紀將近20年的市場培育,消費市場持續放大,產業鏈不斷延伸。
在市場的渲染下,小龍蝦逐漸進入吃貨們的視線。2006年世界杯期間,“吃龍蝦、喝啤酒”也被視為看比賽的標配。
2013 年以后,隨著社會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加上社交媒體的出現,小龍蝦開始逐漸“火”遍全國。百度指數顯示,小龍蝦從2013年開始受到公眾關注,并在2016年獲得了井噴式的媒體關注。2017年至今,小龍蝦季節性的熱度依然不減。2018 年,中國小龍蝦協會成立,并宣布將推動電商平臺聯合小龍蝦供應鏈頭部的龍頭企業,共建小龍蝦產業生態。
作為夜宵界的網紅,小龍蝦能為吃貨們所熱捧,背后自然有多方面原因的加持。比如,小龍蝦口味豐富,在原有風味的基礎上,餐飲從業者還不斷加以創新,滿足不同受眾的飲食習慣和偏好。
有電商商家還專門成立口味實驗室,研發榴蓮味、芥末味的小龍蝦,特供吃貨。為滿足年輕用戶,還有店家在線上推出怪味小龍蝦,不僅有吮指、辣鹵、藤椒、冰鎮、蛋黃等口味,就連菠蘿、草莓、火龍果這些可能想不到的非常規口味,也是應有盡有。
尤為顯著的是小龍蝦的社交屬性。色香味俱全的小龍蝦,不論是外賣,還是堂食,配上有趣的標語,非常適合發朋友圈,滿足“曬”的需要。而且,直接用手處理的食用方式,最大程度上限制了就餐過程中手機的使用,為人們營造了多人輕松社交的氛圍。而這種通過小龍蝦建立起的社交關系,比起單純的食物更具有價值。
此外,在夏季,與大型娛樂活動,比如球賽的配合,又誘發了年輕人的夜宵需求。當然,這也無形間刺激了“夜間經濟”。小龍蝦的熱銷,也為商家帶來其他品類的熱銷。美團《報告》顯示,面、可樂、毛豆、王老吉和啤酒是人們在吃小龍蝦同時最愛點的搭配品。
專業人士認為,首先,小龍蝦以其自身特點滿足了食客飲食、社交、娛樂等各方面的需求,市場廣闊;其次,小龍蝦產業經營模式的多元化趨勢明顯,業態逐漸豐富;再加之政府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資本的涌入,小龍蝦產業為餐飲經營者和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由于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廣闊的市場前景、良好的發展態勢,很多地區將小龍蝦產業作為地方特色主導產業進行打造,小龍蝦產業化步伐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根據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聯合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組織專家編寫的《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下稱《小龍蝦報告》)測算,2017年,全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比2016年(1466.10億元)增長83.15%。其中,養殖業產值約485億元,以加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產值約200億元,以餐飲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約2000億元。
據統計,2017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為112.97萬噸,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分居前五,而這五個省份的小龍蝦養殖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96.91%。其中,湖北省的產量最大,占到55.91%。
在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前30名的縣(市、區),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為73.49萬噸,占全國小龍蝦養殖總產量的65.05%。其中,湖北省監利縣小龍蝦產量為11萬噸,是唯一產量超過10萬噸的縣。湖北荊州市,下轄監利縣、洪湖市、石首市、荊州區、公安縣、江陵縣等均入圍小龍蝦養殖產量前30名縣(市)。
2000年10月,被稱為“中國蝦稻連作第一人”的湖北潛江農民劉主權,利用小龍蝦和水稻錯位生長的習性,大膽嘗試稻田養蝦,蝦稻連作。后來,潛江水產局又探索出“蝦稻共作”的生態種養模式。
號稱“小龍蝦之鄉”的潛江最早將小龍蝦養殖與水稻種植相結合,養殖模式的改變給小龍蝦產量提升帶來了質的飛躍。近年來,潛江努力打造小龍蝦全產業鏈,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小龍蝦養殖、加工、出口基地。
2009年,潛江龍蝦產業鏈產值超過10億元,2015年小龍蝦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2018年則達到了320億元。
雖然江蘇盱眙的小龍蝦品牌成名比潛江早,但現在全國人民談到“撮蝦子”,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潛江。
潛江小龍蝦的知名度之所以后來居上,源于多個方面的優勢。比如產業鏈條完整,經過19年的探索、創新和發展,潛江龍蝦產業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種選育、苗種繁殖、健康養殖、加工出口、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節慶文化等于一體的產業化格局,產業鏈條十分完整。
隨著小龍蝦養殖規?;?,小龍蝦價格波動會變小,價格回歸理性。小龍蝦有可能復制當年堅果行業的發展路線,從奢侈走向日常,消費者逐步趨于理性。
(據第一財經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