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肇喆
2018年“教育部一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在省、市干訓部門的支持下落戶本溪市明山區,項目始終在省教育行政學院的指導下穩步實施,校長們的領導力和學習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對區域深化課程改革,特別是明山區致力研究的基于核心素養的“生本核心”課堂教學改革產生了催化效應,在項目學習中真正實現了省教育行政學院為我區設定的“借梯登高,借水行舟,借力而為”的研修目標,成效顯著。具體舉措有四個方面。
(一)健全組織。垂直管理
明山區教育局、明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領導高度重視“中移動項目”網絡研修工作,在工作落實之初,健全了工作組織管理機構,成立了教育局局長為組長,黨辦主任、教師學校校長及區域干訓相關工作人員為成員的“明山區中移動項目網絡研修工作領導小組”。實施“局長統領—教師學校校長負責一干訓部做過程管理與實施—學校領導具體落實”的垂直管理模式,確保管理到位,落實到位,保障研修成效。2018年9月6日,組織召開“遼寧省2018年‘教育部一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培訓工作會議”,部署工作的同時,公布遴選的種子校長名單,同時明確領導小組及參研人員的具體分工與責任歸屬,拉開了本次研修工作的序幕。
(二)精心部署,科學推進
在本次項目培訓工作推進的過程中,我們根據《遼寧省2018年“教育部一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網絡研修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本地區校長隊伍實際情況及培訓需求,研究制定了《明山區2018年“教育部一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網絡研修實施方案》。各工作坊結合坊員培訓需求,制定了《工作坊網絡研修教學計劃》,并按照省市相關工作部署,認真組織實施,有序推進,確保我區中移動項目網絡研修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
(一)以種子校長培訓為點,在培訓中提升領導力
伴隨著2018年“教育部一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遼寧省種子校長培訓在沈陽舉行,明山區也拉開了本次項目培訓的序幕。明山區作為本溪市唯一參訓縣區,選派了20名小學校長、副校長參加了培訓班的學習。在為期12天的“種子校長”培訓中,不僅在理論研修和跟崗實踐中,提升了校長們的理論水平,激發了校長的教育熱情,也在“聽、看、問、議、思、寫”等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提升了校長的領導力,為明山教育發展帶來新契機。
(二)以網絡研修為面,在研修中夯實領導力
隨之而來的“2018年明山區小學校長遠程專題培訓”開班儀式在明山區實驗小學順利召開,全區4名主持人、16名輔導教師和200名坊員參加了開班儀式,教師學校校長宣讀了《明山區2018年“教育部一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網絡研修實施方案》,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干訓處主任韓民在介紹項目的同時,對明山區下一階段的研修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明山區教育局局長代表教育局黨委領導班子作動員講話,對全體學員提出了具體要求。開班儀式的順利召開,開啟了明山區中小學校長培訓網絡研修的里程,200名坊員在主持人和輔導教師的帶領下開始了為期兩個月的網絡研修。
在網絡研修中,我們借助“種子校長工作坊”這一平臺,精心組織各個階段的學習以及學習成果的收集整理。在兩個月的時間里,參訓的校長和學員們學習熱情高,勁頭足,克服工作忙、時間緊、任務重等實際困難,認真聆聽專家的精彩課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交流探討中,按培訓計劃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網絡研修各個環節的學習任務,收獲頗豐。
1.課程學習,保質保量
20名種子校長和200名坊員在為期兩個月的網絡研修中,積極參與,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各個階段的學習任務。每個坊員完成了300分鐘必修課,900分鐘的選修課課程學習以及50學時的研修任務。明山區全體學員課程學習總時長達到310628分鐘,平均時長1411分鐘,遠遠超過了規定時長;案例反思作業完成率100%,研修成果完成率100%,班級研討發帖數154人,班級研討主題數751,班級研討回帖數1474人次。經考核我區均學員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合格率、優秀率均達100%,平均成績達到99.12分。
2.直播活動,全員參與
研修期間,共開展了三次主題直播活動。其中,兩次關于校園安全直播活動、一次關于全面育人與學校發展,為鄉村學校發展助力直播活動。在直播活動中,我們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坊員參與直播率100%。大家邊聽邊記邊討論,并積極與專家互動交流,提出疑問。這種交流與互動,進一步增強了學校管理者、教師的安全管理意識,推動了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校發展與課程改革的有效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3.線上線下,互助研討
各工作坊根據坊員的培訓需求和當前教育工作實際,歸納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為本坊的研修主題,引領所有坊員進行了線上、線下交流研討活動。如:高春校長工作坊,開展了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如何構建和諧家校關系,促進家校合作”“在校本課程建設中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線下主題研討活動;王連訓校長工作坊,在研修期間發起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和“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兩次大的主題研討活動,校長、教師積極跟帖回復,發表自己的看法、建議研討過程中大家暢所欲言,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通過相互學習和交流,在激烈的爭辯中進發出智慧的火花,真正實現了主題研討,線上線下知行統一。
4.研修體驗,碩果累累
經歷了課程學習、在線主題研討、直播活動、案例反思、線下交流、學習成果評價等研修活動,看著一個個生動的研修案例,一本本研修厚厚的研修日志,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學員們真正地完成了一次深入、可持續的學習。這種協同式網絡研修,幫助校長更新辦學理念,提升學校管理能力,提高規范辦學水平,促進校長專業發展。同時引領讓種子校長及工作坊成員不斷地學習與收獲,不斷地思考與探求提升自身領導力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項目培訓的跟崗實踐與網絡研修,讓校長和教師們在學習中不斷地自省自悟,而“送培進?!焙汀叭胄T\斷”則發揮了為明山區教育發展問診把脈,開方診療的功效。
(一)送培進校,蓄積力量
2018年10月15日,明山區2018年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遠程培訓啟動之際,韓民主任帶領專家團隊在明山區開展了“送培進?!被顒樱盾娎蠋煹摹痘趯W科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技術與方法》專題培訓、齊愛麗校長的《家校合作,共書鄉村教育傳奇》專題講座,為明山參訓領導和骨干教師帶來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也為明山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了動力。
(二)進校診斷,定點發力
11月9日,“入校診斷”專家組一行四人分別深入牛心臺小學、高臺子學校、華夏小學和實驗小學進行學校實地考察,專家組一行以經驗梳理和問題解決為導向,通過現場查看、聽取校長匯報、查看學校自評材料及現場診斷,與校長、教師面對面的交流,研討。在整個交流匯報過程中,各項目學校是敢于把問題擺出來,敢于把困惑提出來,敢于直面學校教育教學現狀,正是這種不隱藏、不弄虛的工作作風,達到了專家組現場診斷和對點指導的最優效果。
專家組在全面了解明山區區域教育發展現狀以及各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的基礎上,為我們明山區梳理了兩條推進路線:一是擺脫課堂教學改革的困惑與瓶頸,進一步推動明山區核心素養下的“生本核心”課堂教學改革的初步成果凸顯;二是在成果凸顯的需求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校長們的教學領導力,促動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基于此,專家組將下一步針對明山區的項目培訓工作的切入點精準聚焦在課堂教學與教學領導力上,真正為明山區區域教育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把脈問診。
《探索區域“生本核心”課堂的實踐研究》是我區于2017年6月申報立項的遼寧省規劃課題,此課題將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明山區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的核心點和著力點,也成為項目組專家的助力點。
(一)深入課堂,對點指導
在遼寧省教育行政學院干訓處的安排下,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負責人帶領數學、語文、英語、科學、道德與法制五個學科的教研員,協同本溪市教師進修學院小教部相關學科研訓員,兩次深入到明山區,深入到學科課堂教學,對明山區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進行問診把脈。
在整個診斷的過程中,省基教中心的專家團隊針對明山區推進的“生本核心”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探索的研究資料進行了查閱,幫助我們梳理了下一步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同時深度聚焦課堂,聽課評課,各校校長及部分坊員全程參與。在聽課之后,省市專家團隊與各校校長、區域學科核心團隊以及授課教師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指導和專業的培訓,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態勢展開了科學分析,集中分析優勢和問題,并直擊問題進行原因剖析及改進策略指導,這種點對點,面對面的指導和培訓對校長們既是一次理念的提升,也是一次實踐的指導,達成了提升校長教學領導力的工作目標的同時,也對區域“生本核心”課堂的推進產生了巨大的內驅力。
(二)專業引領,凸顯成效
明山區在推進“生本核心”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探索的背景下,使校長們真正實現了學習力和領導力與自身成長,培訓項目達到預期效果。我們成功承辦了“教育部一中移動”項目入校診斷之本溪市明山區核心素養下的“生本核心”課堂教學展示會,在會上我們將明山區“生本核心”課堂教學研究的經驗成果進行分享,推出了五節“生本核心”理念下的教學課例在會議上觀摩,得到了與會領導和老師們的高度認可和贊譽。
一個高效的項目平臺——2018年“教育部一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項目”、一個務實的專家團隊—遼寧省教育行政學院及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讓我們在研修與交流中提升了校長們的學習力和領導力,加快了區域深化課程改革的進程。
(責任編輯:李迪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