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
一把結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鎖撬開。鑰匙來了,它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的一聲被打開了。鐵棍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的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我曾一直努力嘗試著做故事中這把打開心鎖的鑰匙。
記得那是我來到實驗小學的第二年,為了增進對學生的了解,我在班級里設立了一個名為“心靈綠洲”的小信箱。每天下班前讀孩子們寫給我的信是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記得那是周五下班前,我如往常一樣打開信箱,一個小紙條赫然出現在眼前,上面寫著:“老師,我不想活了,我猶豫了很久,還是決定把這個想法告訴您,因為您是我最信任的人,李雪。”讀完這句話,我嚇出一身冷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一直試圖找機會接近李雪,想要了解情況,可她的目光一直回避著我。那天大課間,我以讓她幫班級整理圖書為名留下了她。我輕聲對她說:“孩子,老師看了你給我寫的紙條,能告訴老師發生了什么事嗎?老師是你最好的朋友,好朋友之間是沒有秘密的,對嗎?”她眼睛一亮,沉默了一會兒之后眼里閃著淚花,哽咽著說:“老師,我心里太難受了。”此時,我覺得我已經悄然打開了她的心扉,我緊緊握住她的手,安慰她說:“好孩子,別難受,有什么委屈,跟老師說,老師幫你解決。”
通過李雪的傾訴我才了解到,她認為這些年父母一直把精力投入到她智障的哥哥身上,冷落了她。她覺得自己是個沒人疼沒人愛的孩子,活著也是多余的,她時常幻想著另一個自己在和她聊天,使壓抑的心靈得到短暫的釋放。她字字犀利,句句扎心,我心頭一顫——這孩子正處于抑郁的邊緣。
我知道這樣的孩子心理是脆弱的,應該為她保留私密的空間,于是我悄悄翻閱大量心理書籍,尋求對癥下藥的依據,又及時與她家長進行溝通。李雪的媽媽得知此事之后十分驚訝,同時也深感自責。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每天再忙也會抽出時間和她聊天。孩子的媽媽、班里熱心的同學和我都力所能及地關心與幫助她,漸漸地,她變得開朗自信起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一天放學前,我突然接到李雪媽媽打來的電話,她焦急地說自己當天因急事回不來了,只能讓女兒在鄰居家住一晚。電話掛斷后,我想這可能會是一個進一步走進孩子內心的好機會。于是,我把她帶回了家。那天晚上,我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輔導她寫完作業后,陪她聊天。看著她睡熟時一臉幸福的樣子,我很欣慰。
有時候,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打動學生,讓他們小小的心靈哨然發生改變。
故事中的小女孩現在已經是一名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六年級學生了,我希望她帶著自信和笑容,勇敢面對今后的每一天,從容地面對今后的人生。我深信,今天用愛心托起的太陽,必將在明天散發出燦爛奪目的光芒。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