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佳
他們的“蘇杯夢”啟程于兩年前的黃金海岸,這個湛藍色的海濱天堂,至今在他們的記憶中都略帶潮濕與苦澀。那一年,初登蘇杯舞臺的他們,將團體賽場上的風云莫測、酸甜苦辣體驗了遍。那些不甘與遺憾,化作砥礪前行的動力與勇氣,在經歷了723天的蛻變后,這一次集結于南寧,他們的內心只有一個信念:“誓奪蘇杯!”
賈一凡:逆境中要像一匹野馬
還記得第一次參加蘇杯,賈一凡內心滿是美好的期待與憧憬。
抵達黃金海岸,她積極請戰之余,又惟恐沒有能力去承擔搶分重任。因為首次參加蘇杯這樣的團體賽,缺乏經驗的她,情不自禁腦補過許多場上的可能性。然而,想得多了必然就感到無比糾結。當時,尚顯稚嫩的賈一凡,在忐忑之中,靠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勁,在半決賽中拼盡全力為晉級贏下制勝分,再到決賽中遺憾告負。大喜大悲的首次蘇杯經歷,讓她在淚水中深刻體驗到了團體賽的苦澀,那段時間她無法與自己的表現釋懷。
2017年蘇杯失利后,賈一凡和搭檔憋足了勁在世錦賽上拿到女雙冠軍。但真正的成長,讓她與自己和解是來自2018年手腕受傷后的沉淀。那段時間,讓她跳出固有的思維去看待事情,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短板,讓她現在能夠更加冷靜地面對賽場上的風云突變。
在賈一凡看來,團體賽最難把握的環節就是對結果的未知。“即便把所有問題都提前預判好,但結果很可能出乎你意料。”在她的記憶中,東南亞選手特別擅長打團體賽,總會有超水平發揮的感覺。“所以,在對手的狀況你無從控制時,只能先做好自己這部分。”
由于國家隊女雙新老交替,尚未做好思想準備,年輕的賈一凡就被推到一雙的位置,即使當時沒有足夠強大的能力,她仍然有膽量去承擔重任。進入2019年,傷愈復出的她和搭檔一路從全英到瑞士再到亞錦賽的連續奪冠,多次在關鍵分上,都展現出了她日趨強大的控制能力與成熟的心態。一貫膽子大的賈一凡說,逆境時,就要特別能專注進去。“可能像個爺們兒,心中有一匹野馬。”
第二次參加蘇杯,賈一凡最大的感受就是內心的成熟。“因為或好或糟都經歷過一遍,感受很深。”她很期待這次比賽自己的表現,“不敢說上場一定可以拿到這一分,但我會竭盡全力,不留退路。”豁出去,沉住氣,是賈一凡的比賽金句,賈一凡知道,年輕就必須敢想、敢拼、更敢打。
黃東萍:換個角度看自己
兩年前,隨著隊伍飛到黃金海岸的黃東萍,身為第三女雙,主要任務就是做好團隊保障工作。雖然,并沒有親身參與比賽,可半決賽和決賽的兩場對決讓她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心情起伏。
半決賽中國隊3比2戰勝日本隊,黃東萍激動極了,因為在過往交手戰績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女雙卻勇猛地拿下了制勝的關鍵分。當時她感覺,贏下日本基本等同于奪冠。但誰也不曾想到決賽和韓國隊相遇,中國隊遭遇了翻盤。即便那次就算奪冠了,黃東萍也沒得到上場機會,但是集體榮譽感讓她回憶起黃金海岸,仍然充滿了遺憾和可惜。
在黃東萍看來,團體賽很燃,所有的事情大家都是一起參與、一起干,那種身在集體中的榮譽感會格外強烈。“不過,打團體賽首先要把心態放好。緊張就容易手緊,會直接導致發揮不出最好的水平,我覺著最難克服的是心態問題。”談起自己的第二次蘇杯,黃東萍希望自己能夠盡力將心態處理好。
2019年,黃東萍和搭檔王懿律在賽場上做出了一些勇敢的新嘗試。改變帶來新的磨合,也讓這對搭在一起兩年有余的組合出現新火花。“出現問題是好事情,大概是從全英開始,‘鴨哥’說的,我都會聽得進去。”新挑戰、新困難,兩個人積極面對,這在黃東萍看來是一種進步。亞錦賽蟬聯冠軍,黃東萍說贏在關鍵時刻逼了自己一把,“果斷出擊,堅決‘熬’到最后。”
從武漢到南寧,蘇杯備戰期間的黃東萍積極投入,縱使練得再疲勞,也都堅持了下來。但讓她感到收獲最大的,是那場被軍導點評為有速度、有對抗的經典混雙模擬賽。當時,他們互換搭檔,黃東萍和鄭思維對陣黃雅瓊/王懿律,這樣鮮少的組合搭配,讓她換了一種角度去認識自己,曾經習慣性認為是搭檔的問題,經過這一換,讓她更清晰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這一次征戰蘇杯,身份的轉變讓黃東萍更懂得照顧自己。逐漸成熟起來的她,從生活到訓練,都比以往更謹慎、仔細,她期待以更好的姿態,上場為集體奪分。
陳雨菲:集體榮譽感融進血液
有壓力也能睡得香的陳雨菲,在南寧備戰期間冒出幾顆青春痘。鑒于作息規律,每天都享用定制健康餐,她只得對突如其來的冒痘作出以下結論:“大概是壓力痘吧!”
從武漢來到南寧,陳雨菲稍作調整就恢復到訓練之中。原本在亞錦賽時有點打不出手感的她,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業務學習,加上模擬賽的對抗激發,狀態已經有所回升。“其實,自己要更敢于去打,心態上要更加自信。”她說,模擬賽時自己沒想太多,放得比較開,效果意外的還可以。
第二次參加蘇杯的陳雨菲,從當時的三單飛升至頭號主力,她坦言現在還記得頭一次蘇杯上場時,賽前緊張得不得了,上場都還能感覺自己在抖。雖然當時她在小組賽2比0為隊伍拿到1分,但是那一次決賽丟杯的經歷,讓原本與世無爭的陳雨菲,感受到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在血液中翻滾。看著隊友、教練們的淚水,她暗自下決心要讓自己變得強大。
如今,陳雨菲作為女單的頭號主力,將挑起重奪蘇杯的大梁。性格中的無所謂,早已在賽場中磨礪到不愿服輸。“只要上場,就要相信自己。我相信我們準備好了!”
劉雨辰:蓄足能量義無反顧
“黃金海岸決賽雖有遺憾,卻不能抹滅當時大家的拼搏精神。” 對劉雨辰來說,蘇迪曼杯是集體榮譽的最高象征。所以,武漢亞錦賽還沒結束,他就迫不及待倒數起蘇杯的開始。那種等不及想和團隊一起奪回蘇杯的期待,甚至讓他覺著時間過得太慢。
從當年的年輕選手成長至現在的一雙位置,劉雨辰再次站上蘇杯的起跑線時,他的肩上多了責任與壓力。與之前的過度興奮相比,如今身為主力的他要學會控制好情緒,調控好壓力與動力的轉換。“站在男雙的首位,不能沖動,我們要穩得住,才能發揮得更好!”
在劉雨辰看來,打團體賽最難把握的就是場上的節奏。因為和平時的公開賽不同,團體賽的每一個對手都是全力以赴去搶分。所以,他希望這一次能夠把握節奏,掌控住場上的局面,這也是他和搭檔要努力做好的方向。
南寧悶熱的天氣讓本來就愛出汗的劉雨辰感覺消耗有點大,致力于保持身材、自律飲食的他對近來自己的食量頗有些微辭:“最近控制的不是很好,吃的比較多。”想必為了卯足勁,劉雨辰要蓄足能量,義無反顧,全力奔跑!
黃雅瓊:這一次會更好
“美好的城市,卻有著不太美好的回憶。”在黃雅瓊的心中,黃金海岸的蘇杯是丟在了自己手上。
經歷了第一次蘇杯之后,如今的黃雅瓊不再是當年那個懵懵懂懂、上場只知道去拼、去沖擊的年輕選手。兩年間積攢下的經驗,將給予她最大的信心去面對每一場不可以預知的挑戰。“和單項賽不一樣,蘇杯的對手不論強弱,他們來到團體賽都有那種舍我其誰,為團隊拼下一分的決心。”所以,黃雅瓊表示這一次蘇杯自己必須在心態上做好充分準備。
亞錦賽之后,來到南寧備戰,黃雅瓊將能力提升放到了首位。在她眼中,提高能力意味著給技戰術發揮提供足夠的能量。“沒有能力作保障,場上很難做到全力以赴去發揮所能。所以,南寧的集訓著重加練了能力,感覺收效不錯。”
從低谷到世界排名第一,黃雅瓊在挫折中找尋著自己的方向。瓶頸的時候,她說有同伴對她的支持,也有一直不愿放棄、不肯服輸的韌勁。如今的她,自信、從容,能夠更成熟地面對場上遇到的困難和未知。她說:“我相信,這一次會做得更好一些。”
石宇奇:拼出氣勢才是王道
雖然嘴上總是“唱反調”,但石宇奇在南寧備戰期間卻有點“勞模”的意思。每次訓練,他總是最晚結束的那個,輕技術、1V1對抗、多球,待各項訓練結束后,場館內只還剩下他這一組人。
2017年黃金海岸,作為第三男單,石宇奇覺得自己更像是一名隨隊人員。前面有林丹、諶龍兩位大哥,并沒有上場機會的他感覺與蘇迪曼杯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時間很公平,石宇奇在兩年間迅速成長,經歷了湯杯賽的磨礪。如今來到蘇杯,他有了更強烈的責任感。
上場要打出精氣神,打出氣勢,這是石宇奇在蘇杯開賽前對自己的要求。作為國羽男單現世界排名最高的主力,他坦言:“團體賽比得就是氣勢,上場我就是要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