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延
雖然有人說今年的亞錦賽有點雞肋,但這看似平淡的賽事中卻出現了多場精彩大戰。可以說,讓人提前感受到奧運積分賽的緊張感。
傷病困擾被動調整
都說今年的亞錦賽卡在一個特殊的節點:它雖然不是奧運積分賽,但卻是蘇杯前亞洲強隊最后一次集體亮相。從比賽本身來講,賽事的級別屬于中等,對各協會的名額開放和限制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前面比賽的強度。如果它僅是一個普通的超級500賽,中國隊的很多輸贏和舉動不會被放大,但家門口作戰讓這些因素被加重了色彩。
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中國隊球員展現出不同的一面:調整或沖刺。此消彼長下,強弱差距縮小,首日的混雙比賽就佐證了這一點。鄭思維/黃雅瓊、王懿律/黃東萍高居世界排名前二,但都遭遇了三局苦戰;久未搭檔的張楠/李茵暉三局落敗。國外強手方面,渡邊勇大/東野有紗和陳炳順/吳柳瑩都是艱難晉級。
此外,男雙決賽,印尼“小黃人”組合第二局以3比21落敗,這應該不是正常的比分;鄭思維和黃雅瓊因傷病而做出調整;諶龍因身體原因在1/4決賽前棄權;陳雨菲、黃雅瓊、李俊慧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傷病影響。
年輕小將沖擊猛烈
1/4決賽,中國隊取得40個席位中的14個,在賽程表中獨領風騷。雖然有名將林丹、張楠/劉成的出局以及諶龍的棄權,但小將們的表現可圈可點。
何濟霆/譚強經歷了61分鐘的三局大戰,以21比23、21比19、21比19險勝印尼組合阿迪安托/阿爾菲安,打破了關鍵分上的心理桎梏;李汶妹/鄭雨戰勝韓國組合金昭映/孔熙容,給這對近期獨領風騷的韓國組合一記重擊。
這是女單小將蔡炎炎第一次參加亞錦賽,她在1/4決賽中爆冷擊敗印度的辛德胡,首次站上亞錦賽領獎臺。混雙的何濟霆/杜玥艱難戰勝馬來西亞組合陳炳順/吳柳瑩后,在決賽中差點把衛冕冠軍王懿律/黃東萍擊敗,這些年輕的面孔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隊的厚度。
“凡塵”爭勝強勢逆轉
決賽戰罷,中國隊和日本隊分享了五項冠軍。最后階段,日本隊主力的整體狀態要稍好,國羽主將的狀態直接影響到整個單項的結果。
不得不說的是女雙決賽,整個過程生動地演繹了兩個詞:驚心動魄、跌宕起伏。面對日本組合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陳清晨/賈一凡先丟一局,第二局6比10落后。此時,在比賽結束和頒獎禮間歇表演的拉拉隊已經悄然來到場邊候場,以防兩局結束。
此時,日本組合的攻勢有所緩解。“凡塵”開始更積極地搶網進攻,竟然打出了一波12比0的攻勢,以18比10反超,最后扳回一局。決勝局18比18時,陳清晨一個發球被判違例。幸好,這樣的變故沒有影響到要強的陳清晨,反而進一步激發了她的求勝欲。最后幾球,陳清晨打出整場比賽的高水準,21比19逆轉奪冠。
女雙回暖未來可期
去年,陳清晨/賈一凡只奪得亞運會女雙冠軍,在世界羽聯巡回賽上一金未得。今年剛過去四個月,她們已經連奪全英和馬來西亞兩站巡回賽冠軍,加上亞錦賽,她們已經收獲三個冠軍。這也是中國女雙時隔四年再次在亞錦賽奪冠。
“凡塵”三冠,杜玥/李茵暉在德國公開賽奪冠,馬來西亞公開賽國羽女雙會師決賽,李汶妹/鄭雨逐漸成熟,董文靜/馮雪穎在亞錦賽首輪擊敗“松糕”組合,今年以來一系列的戰績都反映著女雙組的進步。
當然,我們依然沒有回到從前那種獨霸天下的狀態,但姑娘們用自己的努力在一步一步爭取。賈一凡說:“現在女雙組的訓練和備戰氣氛很好,我們很團結,今年的表現也讓我們的信心有所提升。”展望蘇杯,展望奧運積分賽,中國女雙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