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老師:劉萍萍
首都體育學院羽毛球項目講師,亞洲級后備裁判長,國家首批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師、考評員。2015年獲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羽毛球教學與訓練、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技能鑒定體系研究、羽毛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研究等。
前場擊球技術由挑球、推球、搓球、勾對角球、撲球和放網前球等幾種擊球技術組成,每項技術又分為正手擊球和反手擊球兩種姿勢。依據擊球點的高低,前場擊球技術可分為高手位擊球和低手位擊球兩種。放網前球技術是在被動狀態下可選擇運用的前場技術之一,屬于前場低手位擊球技術,它同樣也是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中教練們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術。了解更多有關技術的考核要求,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項技術,大家可在公眾號“羽毛球社體指導員職業鑒定培訓”上獲取具體內容。
正手放網前球技術是將網前低手位置的球,用正拍面抬擊球托底部,使球直線貼網越過,落入對手前場區域的一項前場技術。(圖1、圖2)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正手放網前球技術中的常見問題。
判斷起動中的常見問題
判斷來球方向后,降低重心,運用正手上網步法向來球方向起動、移動,同時持拍手臂外旋,帶動手腕做回環引拍,并伸向來球的球托底部,非持拍手自然后伸,保持身體平衡,準備擊球。
常見錯誤
1、持拍手異側腳跨步錯誤(圖3)
在羽毛球運動中,運用前場技術擊球時,需要配合正確的上網步法。無論球的距離遠近,放網前球的上網步法最后一步是持拍手同側腳向來球方向做蹬跨步,并與手臂配合,完成揮拍擊球和蹬跨步動作。初學者的上網步法技術還沒有達到自動化程度,在學習新技術時容易手忙腳亂、顧手不顧腳,最后一步用持拍手異側腳做蹬跨步的錯誤現象很常見。這樣不僅動作不協調,還會造成重心不穩,影響擊球效果。
2、前臂伸向來球時過高或過低(圖4)
運用正手放網前球技術時,在擊球前需要判斷來球位置的高低,將球拍直接伸向球托底部,而不是高于或低于能夠擊到球的位置。前者會造成漏球,直接失誤;后者則需要增加手臂上抬動作,否則會錯過最佳的擊球時機。
3、重心過高(圖5)
運用放網前球技術時,一般是我方處于被動狀態,來球位置很低,需要降低重心,以保證步法協調,重心低而穩。如果上網時沒有充分做出蹬跨步,而是以站立姿勢擊球,則會造成重心不穩,擊球角度不佳,影響擊球質量。
擊球動作中的常見問題
正手放網前球時,持拍手的手掌放松,將球拍拍面直接伸向球托底部,靠身體前沖力量和拇指、食指配合捻動拍柄,輕輕向上抬擊球托底部,使球直線過網,貼網、近網地落在對手前場區域。
常見錯誤
1、擊球時小臂或手腕發力(圖6)
正手放網前球技術,要求擊球后的過網效果是貼網和近網的。因此,在擊球時要避免來自手指以外的發力,尤其是小臂和手腕的發力。因為小臂和手腕即使只是做出很小的發力,也會造成球的飛行弧線過高或者過遠,甚至又高又遠。在網前產生這樣的擊球效果,很容易使擊球一方直接失分,或者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
2、擊球時拍面沖向對角線方向(圖7)
拍面的角度決定了球飛行的方向,放網前球的飛行軌跡是直線方向,這就要求拍面擊球的方向要沖向對方場地的直線方向。如果擊球時不注意手腕動作,將拍面沖向對角線方向,則會擊出遠離邊線的球,造成飛行距離長而遠,給對方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回擊,造成擊球一方被動。
3、擊球時身體前沖力量過大
正手放網前球是一項網前輕技術,主要靠身體前沖力量和手指捻動發力,但是上網步法中一定要控制好身體向前的沖力。如果完全沒有制動,很容易造成沖力過大,使球飛行過高過遠,甚至造成失去重心,影響擊球技術的發揮。
擊球后回動中的常見問題
完成擊球后,立即蹬地向中心位置回動,同時持拍手迅速收至胸前,準備下一個回合的來球。如果不迅速收拍準備,而是把拍子垂在腿邊,則會影響下一個回合的擊球。
避免常見錯誤的練習方法:
1、多球練習(圖8、圖9)
請搭檔連續從網對面直線位置向練習者前場正手區域拋球,練習者從判斷起動開始,進行完整的正手放網前球技術的練習。注意和搭檔及時溝通拋球的節奏和速度,開始時可以慢一些,技術逐漸熟練后,可以提高速度進行練習。
2、單球練習(圖10)
請搭檔拋球后作為對立面進行放網前球練習,互相放網前球給對方。可以要求同伴用放網前球技術或搓球技術來回擊球,練習者根據對方來球進行正手放網前球練習。
【參考文獻】
1、公眾號“羽毛球社體指導員職業鑒定培訓”;
2、《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教材》,肖杰、劉萍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