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婷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會戴圍巾來保護脖子,五顏六色的圍巾成為冬天里的一抹溫暖。你知道嗎,在古代,圍巾甚至衣服上的顏色,其實都是來自草木的色彩。什么?草木也可以染色?沒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我們祖先的偉大發明吧!
植物染,也叫草木染,是在現代化學工業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經常使用的染色技術。充滿智慧的古代人民從各種天然植物的根、莖、木、皮、果、花、蕊、葉等部位提取天然色素,得到各種美麗的顏色。現如今,由于植物染色的不穩定性,用植物染布料已經非常稀少,只在少數地區還有用植物染色的傳統。比如你可能聽說過的貴州“蠟染”,就是植物染色的一種!
除了茶葉,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常見的材料都可以做植物染色,比如洋蔥皮、石榴皮、菱角殼、藍草、咖啡,還有許多中藥材,比如茜草、梔子、蘇木、紅花、五倍子等都是比較穩定的染色材料。
首先,準備好以下材料:
棉繩、電子秤、過濾用紗布、攪拌用筷子或木棍、剪刀、晾衣夾、晾衣繩、布料、染色用的茶葉、媒染劑(如明礬、皂礬或藍礬等)、不銹鋼的鍋或盆、手套、電磁爐(家中的灶臺也可以)
準備好材料,我們先來精煉布料。
處理完布料,我們就正式開始吧:
我們這次采用的是染間媒染法,步驟為煮染—媒染—煮染—洗凈—晾干。
1把要染的布料浸入清水中,一定要充分浸濕,這樣染色會比較均勻。
2準備媒染液,將媒染劑(比如明礬)放入清水中溶化,如果比較難化開可以加點兒溫水。
參考比例:100克布—5克明礬—2千克水
3把茶葉倒入水中,用大火煮開,然后轉中小火煮20~30分鐘。茶葉和水的比例可以自行調節,但是茶葉水的顏色要比你想要的布料顏色濃一點兒。之后用紗布過濾茶葉水,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染液。
參考比例:100克布—150~200克茶葉—4千克水
4把布料從清水中撈出,擰到不滴水但是仍然濕潤的程度,放入染液中煮20~30分鐘,注意要經常翻動。
什么叫精煉呢?. 精煉就是對布料進行預處理.去除布料的雜質,以便更好地上色。一般真絲和羊毛面料不需要預處理,而棉麻面料雜質比較多,就需要預處理啦。最簡單的預處理方法,就是加點兒洗衣粉把布料洗一洗然后曬干。
媒染劑又是什么呢?
媒染劑是染色的媒介,可以激發摯材的著色力,幫助固色和上色,一般常用的媒染劑有皂礬、明礬等。加入不同的媒染劑可能會出現不同的顏色。
怎么感覺是在做菜呢?
是呀,染布和做菜確實有點兒像,但是因為要煮材料,所以最好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喲。
5把布料從染液中撈出擠干(小心燙手,可以用筷子夾出),放入媒染液中,浸泡20~30分鐘,不斷翻動,保證浸泡均勻。
6媒染過后,再度將布料撈出擠干,放回染液繼續煮20~30分鐘。
7達到想要的效果以后,撈出布料,用清水洗去浮色,晾干即可(要避免陽光直射)。茶染的布料會有一股茶香。
對了,除了簡單的直接染色,你還可以通過扎染做出不同的圖案。記住,做扎染的話,一定要先用力扎緊布料,再把它浸入水中喲!
除了布料以外,這種方法還可以染羊毛線或者棉線,染完的線也可以進一步做成好看的手工藝品。不過要注意的是,化纖材料是很難進行植物染色的,比如雪紡布料。
植物染的魅力在于利用不同的染材、布料、媒染劑以及扎染的方式可以獲得不同的效果,雖然也許會失敗,但還是有更大概率獲得意想不到的顏色和美麗的圖案。
除了茶葉,你還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嘗試一下別的染材,自己制作一條圍巾或者絲巾送給媽媽,想想看,是不是既完美又獨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