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會銘記的重要時刻。毛澤東的“老對手”蔣介石此時此刻在哪里,在做什么?
這位曾經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扮演過重要“角色”的人物,是如何度過這刻骨銘心的一天的?
1949年10月1日,清晨,廣州東山梅花村32號的陳濟棠公館——蔣介石在廣州的居所——死一般地寂靜。
突然,電話鈴聲響起。國民黨空軍司令員周至柔已經打來幾次電話了,但蔣介石一直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每一次,周至柔得到的回答都是“再等等”。用空襲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這個計劃,蔣介石與周至柔密謀了很久,也精心準備了很長時間。
“校長,再不起飛,我們就不能按時到達了。”周至柔焦急地向蔣介石說出了最后的時限。
蔣介石猛地站起身,對著話筒說:“任務取消。”
周至柔大惑不解,說:“校長,請再考慮考慮,我們準備得很充分,保證完成任務。”
“任務取消。”蔣介石放下電話筒,慢慢地坐回沙發,臉上沒有一絲的表情。
蔣介石為什么在最后關頭取消這一計劃呢?因為他明白:即使他把天安門地區炸個稀巴爛,破壞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他得到的也只能是中國人民更加的憤恨和美國人對他黔驢技窮的蔑視。而且,天安門廣場與故宮相連,如果把故宮炸了,把北京的古建筑毀壞了,自己就成為千古罪人。所以,蔣介石最終放棄了破壞計劃。
1949年10月1日,上午,心情煩亂的蔣介石來到院中,下野已經8個多月的他在園子里來來回回踱著方步,低頭不語,陰沉沉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雖然剛才收音機里傳出的共產黨新聞,將他稱為“蔣賊介石”,使他非常生氣,但也讓他更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唯一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對付共產黨,而是要盡快復職就任總統,依靠廣州或臺灣,東山再起。可是,此時的代總統李宗仁就是不交權,蔣介石十分惱火。
1949年10月1日,下午。蔣介石一直守在收音機旁收聽著中國共產黨的新聞,每當聽到他的許多老部下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慶典的消息時,他就憤然站起,破口大罵:“一群混蛋,一群賣身求榮的王八蛋!”
“痛心極矣”——當天的日記中,蔣介石重重地寫下這4個字。
夜深了,蔣介石仍然輾轉反側,無法入睡。他煩躁地反復調換著收音機頻率,盡管收音機里雜音很大,但他還是耐著性子聽著。
這時,收音機里報道了一則北京破獲一起國民黨特務破壞活動的消息:“陰謀在人民政協開會期間進行搗亂活動的國民黨反動派特務分子木劍青,于20日為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逮捕。該犯為國民黨中統局特務,化名王建坤,于9月2日來京……經北京市公安局連日偵審,特務匪犯木劍青已初步供出該案為國民黨中統局有計劃之搗亂活動……”
蔣介石的如意算盤再次落空,他不由得大發雷霆:“一群廢物!”罵得身邊的人半天沒敢吱聲。夜色越來越深,對蔣介石來說,1949年10月1日,也許是他一生中最漫長、最難過、最刻骨銘心的一天。
(責編/袁棟梁 責校/陳小婷 來源/《新中國成立這一天,蔣介石在做什么?》,孟洪/文,《人民文摘》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