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香
斯大林的正宗接班人馬林科夫
格奧爾基·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1902—1988年),出身于一個職員家庭。1920年加入共產黨,曾經就讀于莫斯科高等技術學校,畢業后被安排在聯共(布)中央工作,擔任斯大林的秘書,他因此取得了接觸高層政要的難得機會。
1948年,當斯大林屬意的接班人安德烈·日丹諾夫病逝后,在斯大林的有意栽培下,馬林科夫逐漸成為僅次于斯大林的二號人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馬林科夫幾乎毫無懸念地成為蘇聯歷史上的第三位最高領袖。
? 馬林科夫擔任蘇聯政府首腦直到1955年辭職,在這兩年時間內,他著手對國家實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政治上,他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個人崇拜”和獨斷專行的領導方式,強調集體領導;平反冤假錯案。經濟上,鑒于斯大林時期偏重發展重工業的弊端,他提出了均衡發展戰略,注重為人民物質生活服務等。這些改革措施都使蘇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跡象。
? 然而,赫魯曉夫抓住馬林科夫理論才能匱乏的弊端,攻擊他的改革“反對馬克思主義”。加之黨內依然存有大量斯大林的部下,他們依然對斯大林模式情有獨鐘,不能接受新的改變。最后,各方面因素共同導致了馬林科夫的辭職,馬林科夫改革也趨于流產。
第六位最高領袖安德羅波夫
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1914—1984年),出身于一個鐵路工人家庭。
? 1962年以后,安德羅波夫擔任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達5年,這是他正式進入蘇聯高層的開始。此后,安德羅波夫成為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國家安全委員會,即“克格勃”,是蘇聯最重要的情報部門,安德羅波夫擔任此要職,無疑是得到了最高領袖勃列日涅夫的高度信任與鼎力支持。
1982年11月,當勃列日涅夫撒手人寰之后,他所器重的安德羅波夫繼承了他的事業和地位,成為了蘇聯共產黨和國家的第六位最高領袖。
安德羅波夫首先把加強和改進黨風廉政建設作為政治革新的一個突破口,一場反腐敗斗爭的大戲拉開帷幕。他上臺一年時間里,僅政府部長及州級的高官,就有近150人因瀆職和貪污受賄而遭撤職。
安德羅波夫還推行一系列經濟措施打破了蘇聯長期以來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朝著市場經濟的道路發展。
在安德羅波夫以蘇聯最高領袖的身份進行全面革新的道路上,病魔是他的唯一敵人。他上臺以前就患有嚴重腎病,執政晚期甚至要靠透析來維持機體運轉。1984年2月,安德羅波夫在執政一年零三個月后與世長辭,終年70歲。
最后一位老人元首契爾年科
安德羅波夫去世后,蘇共中央書記處的另一位古稀老人、73歲的契爾年科繼任蘇共中央總書記。
在蘇聯政壇上,契爾年科的政績可謂平平。但1984年2月當安德羅波夫去世以后,契爾年科在蘇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排名最前,他“眾望所歸”,匆忙中就被抬上了總書記的寶座。而此時,契爾年科已是一名連講話都氣喘吁吁的73歲老人。由于健康及個人能力原因,他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政治作為,只能為其前任安德羅波夫的改革做一些修補與落實工作。
1985年3月,契爾年科在擔任總書記僅僅13個月后,撒手人寰,終年74歲。
(摘自《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