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來自安徽阜陽的游客王某某來到黃山腳下的湯口鎮。住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乘車前往黃山風景區的慈光閣。但他沒有購票,而是扒開山林中防止游客翻越進入未開發未開放區域的隔離攔網,沿朱砂峰向上攀登。
中午12點58分,王某某在一路攀爬至朱砂峰一處較陡的區域時,陷入一片懸崖壁下方無法自救,遂想到撥打求救電話。景區救援部門接警后,立即與王某某取得了聯系,確定報警情況屬實。13點15分左右,警情分別傳達給玉屏派出所、溫泉派出所以及景區緊急救援大隊,共出動30多人參與救援工作。15點15分,救援人員沿朱砂峰山體上行,兩個小時后到達王某某上方約10米的山脊處,利用繩索等救援裝備將王某某安全轉移至上方山脊處安全地帶。持續到20點33分,救援小組全部安全返回到達慈光閣,現場救援任務結束。
經歷了驚魂一刻,王某某對景區的及時救援表示非常感謝,對擅自進入未開發未開放區域一事供認不諱。鑒于王某某認錯態度良好,景區責令王某某改正錯誤,不予罰款處罰,但對有償救援費用予以追繳。經過計算,此次救援累計發生費用15227元,其中有償救援費用3206元,由王某某承擔。在景區救援人員的宣傳教育下,王某某表示今后一定會遵守規定,不再做違法違規之事。
6月18日,王某某親屬代其將救援費用匯入管委會指定資金賬戶。事發后,景區對慈光閣票房附近區域鐵絲網進行了全面加固。
記者了解到,這是黃山風景區首次實施有償救援,主要依據的是《黃山風景名勝區有償救援實施辦法》中的規定——旅游者不遵守黃山風景區游覽規定,擅自進入未開發、未開放區域陷入困頓或危險狀態,管委會完成救援后,由旅游活動組織者及被救助人承擔相應救援費用。
黃山風景區有償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研究認為,此案中,景區在步行登山路線上均設置隔離攔網,每隔百米處設有溫馨提示牌,牌子上標明“警方提示:禁止進入未開發開放區域 請沿游道登山”的字樣,王某某作為一名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應當理解警示牌上提示的風險。根據掌握的證據來看,經認定符合有償救援的構成要件。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一些“驢友”片面追求新奇、冒險,進入景區未開發未開放區域,最終陷入危險境地,已經屢見不鮮。黃山風景區每年都會啟動不同等級的“驢友”救援。“驢友”的任性不僅將自己置于危險境地,為營救他們,還要耗費不菲的人力物力,甚至給救援人員帶來危險。僅2017年黃山風景區就堵截、查處5批109人次。
目前,我國旅游法、《風景名勝區條例》《安徽省旅游條例》《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等多部法律法規都對“驢友”進入沒有安全保障區域行為以及有償救援作出了相關規定。收費只是管理手段,目的在于確保安全。記者了解到,2018年7月1日實施辦法以來,在管委會轄區內勸阻試圖進入景區未開發、未開放區域的旅游者3批41人次,同比批次下降了一半,人數下降了45%,對“闖禁”行為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
(摘自《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