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是筆記本安身立命的根本,對于高端游戲本而言,動輒十多斤的體重雖然可以短距離移動,但終究還是難免被DIY玩家所詬病,所以長期以來各大品牌在高性能游戲本的輕薄化設計上都花了不少工夫,但這畢竟是一個需要上游廠商共同努力才能一步步實現的目標,那么在這么多年努力后,現在有哪些手段可以實現高性能與輕薄兼具呢?
第一,四面微邊框,單純地看這是收縮體積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但屏幕面積的收縮也意味著與之匹配的機身需要同步收縮,所以對主板設計也提出了新要求,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而且在主板設計空間變小的同時,作為高性能游戲本還要繼續保持高可升級性,所以多個M.2 SSD接口等特性依然不能丟,類似微星GS75這種同時有3個M.2 SSD接口的產品會越來越多。除此之外接口也要保持豐富全面,近期話題性比較高的新版本USB接口會是一個解決方向,單個接口實現20Gbps速率后就可以通過轉接等形式來實現輸出,讓機身厚度可以進一步降低。
第二,進風/出風口多開,小型化帶來的最大矛盾就是性能釋放不完全,特別是輕薄型設計往往還會采用低功耗的Max-Q版獨顯,如果散熱設計不良就相當于在原本已經打過折的性能上再打一次折,大幅降低性價比。因此輕薄設計必須伴隨聰明的散熱設計,目前來看最靠譜的方案就是多開散熱出風口,讓熱管不堆積在有限的開口處,也讓因輕薄設計而扁平化的熱管有更好的熱交換效率。除此之外還有類似機械師F117-FP那樣采用C面D面同時進風的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冷空氣在通過C面時能夠有效降低鍵盤區域的熱量累積,有效提高使用舒適性。
第三,小型化的電源適配器,高性能游戲本往往會配備230W及以上額定功率的適配器,體積相當龐大,而且很少有廠商會縮小適配器體積,但這在未來或將成為一個新趨勢,同時理論上還會讓它適配多種電壓輸出,結合USB接口可為更多移動設備充電,這也屬于輕薄化設計的功能具現。
當然,高性能本輕薄設計的思路還有很多細節可以說,但不管怎樣,在2019年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輕薄型游戲本,也會看到更多的新設計思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