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烜彤
摘 要:在我國古代隋唐時期,統治階層為了加強政權控制,積極的對官制進行了調整。隨著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不斷調整、融合,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消減了自身的弊端,在動蕩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的形成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制度框架。完成了我國封建社會的管制形式健全的歷史任務,為唐代高度發達的政治文明局面的出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唐代;歷史環境;架構;秘書省;地位;作用
唐代秘書省是由監、少監、丞、郎組成的行政中樞,而秘書監就是最高的職務。唐代秘書省除去省部之外,還轄制著作和太史兩局。太史局主要負責天文歷法,與秘書省時分時合,唐代秘書省的職能地位在天寶初到唐末達到了巔峰。
一、唐代秘書省的歷史地位
(一)制度上的集大成者
隋唐時期繼承了北周政權建立的“關中本位政策”,政治制度也是從東魏-北齊、西魏-北周的承接集成。隋唐時期的官制演變大成,并逐漸的固定了下來。唐代秘書省在制度上繼承了漢魏六朝數百年的發展內涵,是歷史發展演變的必然結果。簡而言之,隋唐秘書省制官制度遠接漢魏,近承北朝,是依據北周官制的大體形式,結合南朝的實踐經驗,最終雜糅形成。
(二)圖籍職責的清晰
秘書監這一職位最早出自東漢桓帝延熹二年,主要負責圖書保管和古今圖書文字勘定。因為負責的圖書屬于禁書,所以有秘書之稱。至隋朝時期,秘書省轄制太史、著作兩曹,主要負責中央層面的圖籍的收集、管理、校勘等工作。唐代初期繼承了隋朝的機構設置,但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發生了較多的變動,唐代初期秘書省的圖籍職責逐漸的清晰起來。
二、唐代秘書省的歷史特點
(一)秘書省政治性逐漸消失
隨著秘書省圖籍職責的明確,自身所攜帶的政治色彩也逐漸的消亡。發展到唐朝時期,秘書省更多負責的是收藏圖書、字畫、拓本等圖籍文獻資料。隨著貞觀年間的著作罷史任,秘書省已經成功轉型為存粹的圖籍管理機構。同時,唐初秘書省任職的人員多參與政事,到唐朝中晚期,秘書省的長官已經在政局中被逐漸的邊緣化。
(二)職官任職的學術性的保持
唐朝秘書省的任職官員大多屬于學術型官員,在唐朝的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特點,但一直都保持著任命上的學術性,即職官的任命會考慮到人員的學識修養。在秘書省職官的遷轉過程中,唐朝中晚期的高級官職和尚書省六部官員的遷轉逐漸增多。
(三)秘書省地位的沉浮
隨著時間推移,唐初的中央政治體系逐漸向著中書門下制發展,中央集權制的發展凸顯出一元化的權利核心特點。中央官職的權利大小一方面取決于皇帝的寵信程度,另一方面則取決與不同歷史階段的機構合作和斗爭態勢。在唐朝的秘書省之內,這些特點同樣存在。比如因為魏征高超的參政議政能力,導致貞觀時期秘書省掌握了很大的活動空間。唐代中晚期因為國家經濟實力的下降,更具政治性質的翰林院掌握了參政議政的職能,秘書省逐漸恢復了圖籍的搜訪、整理、編撰的職能。
唐初的秘書省的設立是隸屬于三省之一的中書省,秘書省有下設太史、著作兩局。《太平廣記》引韋述《兩京記》記敘了開元以前秘書官員的任職情況,曰:“唐初,秘書省唯主寫書貯掌勘校而已,自是門可張羅,迥無統攝官署,望雖清雅,而實非要劇。權貴子弟及好利夸侈者率不好此職,流俗以監為宰相病坊,少監為給事中中書舍人病坊,丞及著作郎為尚書郎病坊,秘書郎及著作佐郎為監察御史病坊,言從職不任繁劇者,當改入此省。然其職在圖史,非復喧卑,故好學君子厭于趨競者,亦求為此職焉。”隨著開元之后的科舉制度的興起,秘書省任職人員在初唐被賦予了進仕的含義。形成了“進士非科第者不授校正,校正欠資考者不署畿官”的任職習慣,最后演變為規章制度。
三、唐代秘書省的歷史作用
(一)藏書制度的完善
我國古代官府藏書制度在西漢時期逐漸的成型,官府開始營造不同功能的藏書的場所,同時還設置了系統的職官來負責各種圖書的校勘、編目以及抄寫等工作。在東漢末年的秘書監的出現,標志著封建社會中專門司職圖書的官制出現。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制度上的嘗試,隋唐時期的秘書省負責的官方藏書制度趨于完善。在兩漢時期,官府的藏書來源是進行社會購募、官方修撰、機構抄寫,并沒有其他職能的體現。東漢至唐的秘書省職官制度的完善,主體的職官建制沒有發生變化。在圖籍的管理層面來講,秘書省憑借官藏的身份,在圖書的形式上非常的講究。選擇書法優秀的人員運用社會流通的紙張、筆墨進行書寫,加蓋官方藏書印章,同時采用特殊的裝幀方式。不僅可以防止藏書的丟失,還可以民間藏書形成區別。
(二)圖籍收藏豐富
隨著隋唐大一統的局面出現,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為盛唐文化的誕生打下堅實基礎。圖書的編撰活動繁盛,促進了圖書誕生、流通以及運用。隋唐科舉制度的確立,雕版印刷的出現都造就了唐代藏書的興盛。唐代秘書省圖籍收藏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發生擴充和發展,直至后唐時期編撰的《舊唐書》也認為唐朝藏書以開元年最為興盛。
(三)館閣藏書制度的形成
秘書省之外設置宮廷藏書,起源于兩漢時期的內外三閣制度,隋朝設立了專門負責宮廷藏書的觀文殿。唐代設立了弘文館、史館、集賢館等,不僅收藏了大量的圖籍書畫,還設立了專門的圖書管理、校勘的職務。承擔了官方層面圖書整理活動,逐漸的演化為官府藏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的文館職責和秘書省藏書職責是重復的,藏書人員的職官設置更加的完善。從五代時期出現的館閣制度,再到唐代秘書省的發展,都為宋代館閣制度的出現奠定堅實基礎。
結束語:綜上所述,唐代歷史環境構架下的秘書省地位和作用可以細分為三個層面,即秘書省的歷史地位、歷史特點和歷史作用。要客觀的評價唐代歷史環境架構下秘書省的地位和作用,為人們理解隋唐時期的文化環境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王小甫,等.創新與再造:隋唐至明中葉的政治文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05).
[2]郭偉玲.試論唐代秘書省的歷史地位和作用[J]圖書館學刊.2015(09)
[3]吳夏平.唐代秘書省社會地位變遷考論[J]史料研究.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