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楠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高中生物這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科知識的傳授與教導,同時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素質和思維能力。通過對不同生物現象的發現、理解和研究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可以更加全面、細致地看待所遇到的問題,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為我國后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步,教學改革由“核心素養時代”變成了“知識核心時代”,這在同時要求老師不斷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努力增強對教學素質的培養。高中生物教學承擔著教學體系中很重要的部分,在學科中占著很大的權重,對學生的發展與理論思維起著關鍵作用?,F有教學方式主要在于學生的智能發展,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但仍然不夠完善,在生物課程標準中明確有探究性學習的說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從生物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逐步使我國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與效率提高,且優化了學生的生物學學習方法。
關鍵字:高中;生物教學;核心素養
引言:高中生物的理論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抽象且十分復雜,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需要系統培養的教學任務,學生要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符合自身學習以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能力與品質。老師在培養過程中,要將學生的學習態度、相關知識水平和情感價值觀等結合在一起,綜合考慮學習態度,掌握學生的學習水平,始終向學生深入素質教育。對于高中生物而言,主要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正確的唯物主義價值觀。
一、我國高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的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講授時,會著重關注理論知識部分的教學,甚至于只是一味的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思考蘊含于知識本身的內容,課堂氛圍沒有一點朝氣蓬勃的樣子,長此以往,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成良好的核心素養之前,大部分學生已經對生物這一學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并且每個學生的個性品質以及他們的思想觀念等各個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使得學生的學習進度受到了嚴重阻礙。
另一方面,教師過分的在意現有的體制與要求。在新課標改革后,很多老師都積極響應號召,努力轉變教學模式,在進行生物教學活動時會增加多樣的形式,但這些形式很多只是形式主義,并沒有結合實際,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經常出現教學內容太過于形式,與實際的教學目標并不相符的情況,反而降低了整個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的質量
二、加強高中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教育的有效方法
高中生物教學就是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強調學生在知識、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及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認識等領域的全面發展。在《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提出,學生在學習生物基本概念和知識后,要反復鉆研,盡可能提煉出生物核心觀。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利用課堂教學,深入生物學枯燥知識,向學生提純出其中蘊含的生物價值觀。
生物學學習的核心能力在于提取并整合運用生物信息,這一方面在生物學的考核中也有很深刻的體現。老師在講授過程中,要先做好基礎知識的奠基,在學科思想為前提時,以點到面,從結構到功能,詳細講授教學中過程中遇到的圖表。并且,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的自學總結能力,不斷精選各種相關的圖表結合基本概念進行分析,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老師可以仿照高考試卷模式,給出一張細胞結構與功能示意圖,研究如神經細胞具有什么樣的結構具有什么樣的性質等問題,要求學生聯系相關知識及細胞器的功能來回答,并總結出其他細胞的性質,鍛煉學生的分析判斷推理能力。
(一)創新生物教學的評價模式進行積極創新
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對老師的教學進行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每一位老師應當在進行生物學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將階段性的評價和總結性的評價結合在一起,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方法,按照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高效的教學評價活動,充分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利用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的途徑,能夠養成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互相溝通的能力。除外,還應該進行學生的自我評價,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自我反思、主動學習改進自己的短板與不足。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對生物課程的教學活動
學習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苦累的事,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把教學內容通過多種有趣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此法有利于調節課堂中的學習氛圍,有效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習慣,全面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成果。例如,在《綠葉內部色素的提取與分離》這一知識點的內容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加學生們的學習樂趣,老師可以在實施具體的教學任務之前,盡可能的搜集相關知識的一些素材,并且準備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并且為了增強故事的趣味、形象性,樂意利用新媒體技術將這些小知識通過視頻動畫的方式展現出來,老師在進行故事講解的同時傳授學生相應的色素分離原理相關知識與技術。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度,還能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與試驗。通過利用新媒體技術的方法,將需要教授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在每一位學生的眼前,增強學生對生物學中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端正的學習態度。
總結: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教師應該注重在高中生物這一學科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們生物課程的學習成績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本文以我國高中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如何加強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有效解決途徑兩個主要方面為主題展開了分析并進行了論述,目的是為了全面提升我國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科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俞紅成.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培養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6(4x):18-19.
[2]王麗.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6(33):59-59.
[3]趙芳.高中生物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評價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