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婷梅
揚州市邗江區糧食系統推進糧食經濟持續穩健發展,在糧食供給側結構中不斷深化改革,以建設糧食產業園區為重點,通過產業鏈條、合作平臺的不斷延伸和擴展,積極確立新坐標,謀求新突破。在此過程中,糧食部門的檔案工作也應按照改革新形勢的要求,積極把握新時代檔案工作的新要求、新特點。本文就如何適應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發展的條件、對象和環境的變化,結合多年的檔案工作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糧食檔案工作的現實要求。
一、強化“三種意識”,找準定位
檔案是社會變革的重要信息載體,也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的靈魂,更是歷史的積淀。干好新時期檔案工作唯有從檔案建設的意義出發,使檔案工作者對檔案工作有一個的正確理解,找準“為什么干、干什么、怎樣干”這一檔案主題,從檔案工作范疇內容、方式方法、特點特征、檔案的法律法規以及檔案的發展趨勢上重新認識和重新探索。一是樹立牢固的檔案工作整體意識。防止糧食系統各個部門(科室)存在本位主義,要以深化糧食體制改革為中心,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局部署上來。二是樹立牢固的檔案工作服務意識。糧食部門的檔案工作主要著眼于糧食經濟發展、糧食基礎建設、糧食行業內的黨建、改革進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要主動加強服務,改進檔案管理工作,重新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讓糧食檔案工作高效服務于糧食行業,有效地推進新時代下的糧食經濟發展。三是樹立牢固的檔案工作創新意識。堅持從新的起點出發,用更高的標準、更新的思維、更寬的眼界重新審視和要求檔案管理工作,積極探索檔案管理工作如何為大局服務和滿足干部群眾新期待、新要求、新思路、新途徑。堅持依法行政,強化依法治檔意識。
二、把握“三個體系”,掌控重點
檔案工作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繁瑣的工作,我們要緊密結合當前形勢的要求,突出“依法治檔”方略,在糧食檔案工作中逐步推進,形成規范有序的工作格局。一是在檔案資源體系建設上突出一個“全”字。加大檔案收集力度,圍繞國家檔案局關于檔案管理和電子文件管理的有關規定,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歸檔和保管,應收盡收、應歸盡歸,拾碎不漏。重點要關注糧食基建檔案的建立和國有資產轉讓、處置(出售)、資產租賃協議及資產簽收移交等手續文件的完善,糧油購銷合同等檔案資料的分類管理,確保重要檔案資料有效提供利用。要加快糧食系統檔案資源的整合,實現好檔案資源在全區糧食行業及系統共建共享。二是在檔案利用體系上突出一個“活”字。提到“檔案”二字,人們往往會想到“老、舊、破”的檔案資料和發黃的故紙堆,萌生出一種神秘感和距離感,覺得普通人是接觸不到也用不到檔案資料的。而檔案資產是塵封的歷史產物,與個人是關聯不上的。時過境遷,如今的法制社會,檔案就是一種信息載體,對我們的工作生活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積極作用。因此,我們要采取多種形式和多種渠道開發利用檔案資源,把糧食檔案用活用好。讓所有利用者感受到檔案工作的親近和便利,彰顯出檔案的社會價值和利用價值,擴大檔案使用范圍,提升檔案使用率。三是在檔案安全體系上突出一個“保”字。信息時代,安全保護工作也是檔案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如何確保檔案的信息安全?首先我們要在思想上繃緊安全這根弦,在檔案的信息傳輸、管理、開發和利用等各個環節上精心細致,高度重視。其次要加強檔案資料信息軟件、硬件的建設,確保檔案信息化建設嚴格依法行事,筑牢檔案信息安全防線,守住安全紅線。
三、打牢“三種基礎”,夯實根基
從時空的角度看,通過檔案可以摸清歷史發展的脈絡,探索歷史的發展規律,還原重要的史實。從現實的角度看,檔案是社會循序漸進發展的真實寫照。故此,我們必須夯實糧食檔案管理根基,打牢三種基礎。一是物質基礎。物質基礎決定著管理水準,必要的檔案硬件設施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來做保障,若缺乏經費會導致設備配置的不足,勢必會對原始的破舊的紙質檔案的整理、處理等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也會使檔案難以實現網絡信息化辦公和共享,從而失去現代信息化檔案管理的意義。當前邗江區糧食流通產業現代化建設進入新時代、邁向新征程、實現新跨越,我們要緊跟現代化檔案管理的新要求,配置必備的硬件設施和先進的檔案技術設備,讓檔案管理步上新臺階,爭創一流的檔案管理模式。二是人才基礎。檔案工作人員首先要遵守檔案法規和檔案工作準則,守住一名檔案工作人員最基本的人生防線,對檔案工作極度負責。檔案工作者要勤學、勤勉、勤查。在工作中,要不斷充實自我,擴大工作空間,提升工作水平,不斷地提高并踐行好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廉潔意識。要以光明的心境和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糧食檔案事業。三是制度基礎。制訂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做好檔案工作的重要途徑。首先要構建糧食檔案管理網絡圖、歸檔流程等完整的制度體系,形成用制度管檔的有效機制和年度考核體系。其次要落實責任制度,制定糧食檔案工作重點,細化主體責任、分管領導責任、辦公室“一崗雙責”和各科室責任清單。四是狠抓落實。讓檔案內容更加豐富,流程更加完善,重點更為突出。

四、堅持“三種導向”,謀求創新
在深化糧食改革進程中,邗江區糧食系統開拓了許許多多的新空間和新領域。隨之糧食檔案工作也產生了新門類和新載體,可謂日新月異,糧食系統的檔案建設也同樣需要進行不斷的開拓和創新。如何主動去適應、引領檔案工作的新發展?
一是以科技為導向。當前糧食檔案管理工作已發展到信息網絡化的管理階段。將紙質檔案的實體保管模式向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轉變,將封閉式的檔案管理向對社會提供服務管理轉變,先進的設備技術為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現代化辦公也成為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方向與必然趨勢。因此,當前的糧食檔案管理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地加以完善,加強計算機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充分應用,提升檔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更好地促進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同時從今后的發展趨勢來看,檔案實體安全和信息安全日益受到重視,這表明檔案管理工作已進入了一個新形態,正在向更高級、更復雜、更合理的檔案管理趨勢發展,在新的階段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防護手段,營造良好的電子檔案存放環境。因此在檔案創新中,必須堅持科技當先,學會掌握和運用最新的信息處理技術,為檔案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二是以時代為導向。檔案是一項特殊的公共產物,是一種戰略資源。檔案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擴大,糧食檔案管理工作也應在發展中升級、在升級中發展。要與時俱進,善于開辟糧食檔案工作戰略的新領域,擴大建檔的范圍,突出中心工作、重要事項、重大活動、建設(科研)項目以及新成立的組織機構、新的撤并重組機構檔案收集、整理、處置等具體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做到及時收集、歸類管理;要對深化改革中新形成的檔案以及重要的檔案資料做好妥善地移交,防止散失;要審時度勢,著眼于檔案的新載體、新利用以及新的形成者,引領檔案工作新發展,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新跨域。
三是以服務為導向。面對檔案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糧食檔案管理工作應當以服務功能建設為著眼點,以滿足人們的利用需求為出發點,有效地改善檔案服務質量,擴大檔案服務的范圍,建設“以人為本”的新型檔案服務體系。
邗江區糧食系統發展已進入新時代、邁向新征程,走向現代化流通產業建設,逐步實現新時期新跨越。糧食系統的檔案管理工作也要進一步加強規范化管理,筑牢堅實的檔案基礎,強基固本,實施創新驅動,全面提升糧食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為糧食事業在百花齊放中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