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丹
摘 要:最早的p2p是英國人發明的2005年3月他們創建了全球第一個p2p平臺ZOPA在英國倫敦上線正式運營,2007 年中國第一個本土 P2P 拍拍貸誕生,之后我國 P2P 行業先后經歷了多次發展高峰。考慮到目前金融環境落后、銀行貸款利率歧視、投融資渠道缺乏,P2P 行業在我國發展仍有一定的空間。
關鍵詞:中國 P2P行業 發展
一、概念
p2p,最早在1983年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教授提出P2P,小額借貸是一種將非常小額度的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商業模型。屬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一種。屬于民間小額借貸,借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網絡信貸平臺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
二、發展情況
第一階段 2007年—2012年(以信用借款為主的初始發展期)
這一階段,全國的網絡借貸平臺大約發展到20家左右,活躍的平臺只有不到10家,截止2011年底月成交金額大約5個億,有效投資人1萬人左右。網絡借貸平臺初始發展期,絕大部分創業人員都是互聯網創業人員,沒有民間借貸經驗和相關金融操控經驗,因此他們借鑒拍拍貸模式以信用借款為主,只要借款人在平臺上提供個人資料,平臺進行審核后就給予一定授信額度,借款人基于授信額度在平臺發布借款標。
第二階段 2012年—2013年(以地域借款為主的快速擴張期)
這一階段,網絡借貸平臺開始發生變化,一些具有民間線下放貸經驗同時又關注網絡的創業者開始嘗試開設P2P網絡借貸平臺。國內網絡借貸平臺從20家左右迅速增加到240家左右,截止2012年底月成交金額達到30億元,有效投資人在2.5到4萬人之間。由于這一階段開辦平臺的創業者具備民間借貸經驗,了解民間借貸風險。因此采取線上融資線下放貸的模式,以尋找本地借款人為主,對借款人實地進行有關資金用途、還款來源以及抵押物等方面的考察,有效降低了借款風險,這個階段的P2P網絡借貸平臺業務基本真實。
第三階段 2013年—2014年(以自融高息為主的風險爆發期)
這階段國內網絡借貸平臺從240家左右猛增至600家左右,2013年底月成交金額在110億左右,有效投資人9到13萬人之間。
第四階段 2014年至今(以規范監管為主的政策調整期)
這一階段,國家表明了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態度,并在政策上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很多始終關注網絡借貸平臺而又害怕政策風險的企業家和金融巨頭開始嘗試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組建自己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同時為了風險管控,國相關監管部門也在一直調整,通過政策的落地切實做到規范監管,保護投資人的切實利益。
三、P2P網貸行業運營情況,援引9月份數據
1.2019年9月2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小組聯合發布《關于加強P2P網貸領域征信體系建設的通知》,支持在營P2P網貸機構接入征信系統。P2P接入央行征信,表明了監管對進一步建立健全征信體系,加大P2P網貸領域借款人失信懲戒力度,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關切。為了滿足互聯網金融領域里面的信息共享需求和個人征信的有效供給,人民銀行批準了我國首個市場化的個人征信機構——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百行征信于2018年5月正式揭牌成立。“在金融機構借貸信息已納入信系統背景下,百行征信在互聯網金融征信建設、征信產品開發、替代數據征信應用、普惠金融等方面主動作為、開拓創新,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百行征信目前聚焦于非持牌金融機構、新型金融機構、中小金融機構的數據共享,近期正在按照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P2P網貸領域征信體系建設的通知》要求,成立專項團隊,與各地人民銀行及各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緊密聯系,加快推進完成在營P2P及已退出P2P存量業務數據采集工作,全力完成P2P網貸領域信用信息全覆蓋任務。
2. 2019年9月,P2P網貸行業成交量為697.42億元,環比下降10.64%,同比下降37.02%。截至2019年9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為8.84萬億元。
9月以來,網貸合規整改駛入深水區,在監管嚴格落實“三降”的基調下,平臺規模不斷縮減。部分平臺走向清退或轉型之路,頭部平臺也頻頻出現“標荒”的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末,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降至646家。
最新數據顯示,近年來非銀行信貸領域的市場化個人征信、企業征信機構發展日趨規范,信用登記、信用評分、信用評級等征信業務迅速發展,目前經備案的80%以上為民營企業。
當前,我國征信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基礎金融服務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支付清算服務實現跨越式發展, 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服務顯著改善,這其中也離不開網貸行業的貢獻。
隨著有效維護金融穩定的金融監管體系基本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將迎來蛻變。
3、 參考年化收益率
2019年9月P2P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67%,環比下降16個基點(1個基點=0.01%),同比下降63個基點。
9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大幅回落,跌至近一年最低。主要是因為行業成交規模持續下行,資金供需平衡被打破,平臺被迫降息所致。
4、 出借期限
9月網貸行業平均借款期限繼續縮短,環比縮短0.36個月,同比拉長了0.05個月,具體為14.92個月。
5、9月熱點
9月網貸平臺綜合實力50強
9月,在清退浪潮下,網貸行業終于迎來大利好。P2P網貸自誕生以來,由于征信基礎設施不完善,成了惡意逃廢債借款人的棲息地。當前,惡意逃廢債與平臺的“生命力”息息相關,以至于《關于加強P2P網貸領域征信體系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文件一問世,就引起廣泛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該通知意味著行業合規規范的再次升級,也是為了備案打前戰。《9月網貸綜合實力50強》榜單新鮮出爐,桔子理財、小贏網金、合眾e貸、麻袋財富、乾貸網、向前金服等50家平臺上榜。
9月網貸平臺合規指數30強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9月以來,網貸合規整改不斷升級,小平臺正在抓緊清退、部分大平臺發力助貸業務,多數正常運營的平臺,結合金融科技繼續前行。據不完全統計,隨著網貸行業規模不斷下滑,截至目前,我國P2P網貸在運營平臺數量逼近700家。
就目前而言,網貸平臺轉型或良性退出仍是大勢所趨,但監管強調不作“一刀切”。《9月網貸平臺合規指數30強》重磅發布,玖富普惠、積木盒子、拍拍貸、宜人貸、人人貸、和信貸、微貸網等30家平臺上榜。
央行出手征信,網貸迎來重生?
自網貸誕生以來,逃廢債就像一副慢性毒藥,不斷侵蝕整個行業。直到2018年6月的雷潮,逃廢債的致命一擊,將P2P推向萬丈深淵。截止到今年八月底,正常運營的平臺數量從最高的6621降至708家,有人還在苦苦堅守。
好在他們等來了“P2P網貸將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的重大利好,毫不夸張地說,網貸行業重生的時刻到了!P2P接入央行征信,從一方面來看,說明了國家對網貸行業的整治決心,同時把渾水摸魚的平臺踢出門外,留下真正合規、在做普惠金融的網貸平臺。
“三降”當頭,你我貸母公司第二季度凈利潤下降19.8%,轉型金融科技有多難?
作為2019年首支美股上市互金股,你我貸母公司嘉銀金科,近期,發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受網貸行業“三降”影響,嘉銀金科二季度促成的貸款總額同比下降15.1%;營收同比下降6.6%;凈利潤同比下降19.8%。
嘉銀金科正蓄勢待發朝金融科技突進,其二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加33.9%,研發費用率為7.95%,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但自身信貸業務遭質疑,金融科技能否真的助力嘉銀金科,迎接互金下半場挑戰?
廣東多數P2P年底將清退,極少量P2P將申請監管試點
據悉,按照國家三年風險攻堅戰的要求,在明年年底之前,P2P行業除了少量嚴格備案的機構,其他的機構都應該制定退出計劃。到底廣東地區的P2P的監管情況如何呢?何曉軍透露,從廣東省的情況來看,希望今年年底之前多數機構能夠做出市場退出清算的計劃,還有一些極少量的P2P網貸公司會向國家互聯網整治辦公室申請監管試點。
四、未來P2P將何去何從
銀保監會:網絡借貸整治方向非常清楚,個別可轉型為小貸和消費金融公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近日在媒體溝通會談及網絡借貸的下一步整治方向時表示,方向非常清楚,即以出清為目標,以退出為主要方向,以依法合規的分類處置為主要手段,爭取再有一段時間完成網絡借貸的整治任務。
多地取締P2P業內人士:絕大多數平臺將離開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至今已有重慶、湖南、山東等多地取締轄內全部P2P網貸業務。
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全國納入實時監測的在運營機構數量已降至427家,行業機構數量、借貸規模、參與人數已連續16個月下降。業內指出,下一步,退出和轉型仍是主基調,絕大多數機構都將通過主動清盤、停業退出或轉型發展等方式離開P2P網貸行業。
參考文獻:
[1]《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
網貸之家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