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華蘭
【摘? 要】閱讀教學對寫作有著潛移默化的廣泛影響,寫作能力同時也直接反映出學生的閱讀水平,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在閱讀教學中寫作技巧的滲透,將二者結合到一起,優化教學模式。本文以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為例,探究了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有效滲透寫作技巧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寫作技巧;滲透策略;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
閱讀和寫作在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和相輔相成的關系,但結合我國目前中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課堂上的閱讀資源、閱讀方法雖然愈加“精彩紛呈”,卻少了寫作教學滲透的“身影”,導致學生閱讀興趣與寫作興趣不協調,存在喜歡閱讀不喜歡寫作的普遍現象,無法靈活地把閱讀過程中的所悟、所感、所學、所得融入自己的寫作中,部分學生甚至存在抵觸和害怕寫作的心理。基于此,如何在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的研究與實踐顯得尤為必要,是現代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發展中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利用課文留白,激發補寫興趣
小學語文課文中很多故事都有留白設計,學生閱讀起來感覺意猶未盡,對留白處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經常結合自己的想象給留白進行補充創新,這正是閱讀教學滲透寫作技巧的一個良好契機,有助于學生把閱讀感悟與寫作聯系起來,促進兩種語言能力協調發展。因此,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上要善于挖掘和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留白設計,抓住留白片段或者詞語引導學生通過寫作加以補充,為學生創作有趣的練筆情境,給學生的寫作技巧訓練插上豐富想象力翅膀,將學生寫作過程中的靈感火花點燃,激發學生的補寫興趣,從補寫訓練中滲透寫作技巧培養。例如,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這篇課文閱讀教學中,單元寫作教學內容為續寫故事,所以找到課文里的留白,激發學生的續寫能力是本單元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在學生閱讀第一段后,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簡單描述的“它的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老屋外觀形象進行充分想象,寫出老屋具體的樣子。學生發揮豐富想象力給第一段老屋形象留白進行了補充續寫,有的學生寫道“老屋房檐上有著厚厚的蜘蛛網,墻壁上掉下很多墻皮”。有的學生寫道“老屋屋頂的瓦片顏色已經不再鮮艷,經過很久的風吹雨打、陽光照曬變得十分脆弱”。學生們經過本次續寫訓練,既對老屋有了更加具體形象的認知,也鍛煉了刻畫景物的寫作技巧,掌握了作者描述老屋的創作特點,為接下來課文的深刻感悟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巧借精彩語段,組織仿寫游戲
有效仿寫訓練是讀寫結合的主要途徑,也是閱讀課堂上滲透寫作技巧培養的科學方法。學生在仿寫本文過程中可以加深閱讀理解,提升知識文化水平,讓學生的寫作得以活學活用。將閱讀過程所學知識靈活利用到文章中,獲取寫作門徑,達到知識內化到外化的遷移。所以,小學中年級段的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上要巧妙借助精彩語段,組織學生參與仿寫游戲,營造輕松、愉悅、開放的仿寫氛圍,讓學生可以整合本文語言表達和寫作表達,加深學習體會。
例如,在《燕子》這篇課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圍繞寫作教學內容講解寫作技巧,利用課文“二三月的春日里,輕風微微地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生趣”這一大自然描寫的精彩段落,讓學生在品析閱讀后進行仿寫游戲,寫作內容以身邊的大自然為主體,比一比誰仿寫得最好,對作者寫作技巧的掌握最到位。學生閱讀“如毛的細雨在天上灑落著”后學習了比喻手法;閱讀“紅的白的黃的花”后學習了排比手法;閱讀“都想趕集似的聚攏來”后學習了擬人手法。依據課文寫作手法開始仿寫文章,有的學生以校園中的松樹為主體,寫出“寒冷冬天中,清冽的風呼呼吹過,如鵝毛般的大雪從空中飄揚而下,校園松樹的千萬松針披上了新衣服,松樹下原本活躍的螞蟻、飛舞的蝴蝶、乘涼的人們都被寒冷嚇走,像蒲公英吹散一樣逃離開來,這時候的松樹仍舊那么堅韌不拔,非但沒有遠離寒冷,反而加入這純白的大雪畫面中,給冬日增加了一份生機”。教師要對學生的仿寫及時進行指導和點評,讓學生能夠仿寫出更加形象生動的文章。
三、分析故事情節,換位思考寫作
在以往中年級小學生寫作訓練中,學生的出發點基本是從自己的主觀角度出發,很少換位思考進行寫作,這種單一的出發點導致學生的寫作思維受到一定局限,影響寫作水平。對于此情況,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教學加強寫作技巧的培養,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動腦分析文本故事情節,探究故事人物的性格、情感變化、心理變化,然后將自己想象成人物換位思考會有哪些事情和情感發生,把自己帶入故事情境里開始寫作,拓展學生的習作思維與范圍,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換位思考能力。例如,在《扁鵲治病》這篇四年級課文的閱讀教學中,課文講述了扁鵲給蔡桓公治病的歷史故事。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對故事內容和歷史人物深入交流,教師讓學生先從扁鵲的角度出發,以第一人稱重寫故事。接著讓學生從蔡桓公角度出發,同樣以第一人稱重寫故事,學生在兩次寫作訓練中仿佛變成了扁鵲和蔡桓公,深刻感悟到歷史人物扁鵲的超高醫德和藝術,也感受到蔡桓公的自以為是與傲慢固執。明白了人不可諱疾忌醫,既要善于聽取他人正確善良的意見,也要懂得防微杜漸,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用換位思考和文本感悟拓展了寫作思路,提升了寫作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寫作技巧的充分滲透,加強對學生寫作興趣、寫作技巧、寫作思路的培養,利用課文留白、精彩語段、故事情節全面開展寫作訓練,滲透寫作技巧,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協調發展,改善中年段學生不喜歡習作的語文學習現狀,引導學生挖掘寫作的魅力和樂趣,逐漸養成良好的寫作意識及習慣,給學生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模式構建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黃永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教學的教學設計研究[J].考試周刊,2017(71).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