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珮瑾
7月3日,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石龍工業園的勞特巴赫啤酒小鎮項目建設工地和以往有些不同,少了往日“轟隆隆”“突突突”的機器運作聲。最后階段的設備調試已經完成,隨時可以投入生產。
說到啤酒,人們總會想到中國的啤酒之鄉——山東。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家山東企業愿意不遠萬里來到廣元。對此,勞特巴赫啤酒小鎮項目負責人李志國樂呵呵地解釋道,“在廣元這個地方,空氣好、水好,最關鍵是政策好、營商環境好,所以我們到這里來了。”
勞特巴赫啤酒小鎮項目是廣元市經濟開發區2018年招商引資來的。如今整個項目已基本完工,速度之快出乎李志國的意料,“萬萬沒想到,這么快就看到我們的項目站在面前。”
加速文件審批,開設“綠色通道”是廣元經開區的一大特色。
經開區投資促進服務局局長牛新華告訴記者,一些非關鍵性手續還不完全具備的時候,企業可以先行介入建設,以此加快建設速度。
比如,去年11月從河南招商引資來的綠色水電鋁材一體化項目從簽約到進廠只用了21天。
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早一天投入生產,就意味著早一天實現創收。綠色水電鋁材一體化項目的負責人說:“公司注冊僅僅用了半天時間,要是擱以前,至少要一個星期。”
牛新華的私家車,去年跑了兩萬多公里,幾乎都是來往于辦公室和經開區的眾多企業之間跑出來的。從招商引資協議簽訂到項目竣工,企業的服務全部由投資促進服務局進行對接服務。
“從開始到竣工,能夠在30趟跑下來,都是輕松的,我們部門是跑工地跑最多的部門。”牛新華說。
解決企業的問題,就是他們的工作。但他表示,其實更多的是小問題。就在前陣子,廣元友源車業的員工表示公交車不能開到廠里,只能停在外面大路邊,實在不方便。牛新華和他的同事就請來了廣運集團的工作人員,設置了廠區內的三個公交站點,第一時間解決了企業員工們反映的問題。
牛新華表示,“沒辦法啊,必須解決!營商環境不好,哪個企業會來?”
廣元經開區紀工委設立了35名區級監督員以及環境監督員履職臺賬,收集和梳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及時規范處置問題線索,切實解決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
市紀委干部余春貴是廣元娃哈哈的營商環境監督員,他多次到企業了解情況,收集意見。一次,余春貴發現因職工未參加年度體檢而影響了健康證辦理,就立即向區社會事務保障局反饋,并同社事局一起協調體檢醫院,及時化解了辦證難題,保證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此外針對可能出現的障礙,經開區還提出了要強化“四大保障”。從全區服務團隊作風紀律、承諾兌現、水電氣等基礎設置配備以及周邊環境治理等各個方面,做好保障,為企業營造更好的環境。
一家企業從建設到生產,不時會出現一些部門吃拿卡要。然而廣元經開區的許多企業負責人并不擔心。
綠色水電鋁材一體化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進廠到現在,開發區的領導還有監督員都來得非常勤,特別親切。別說吃拿卡要,連飯都沒有在這里吃過一次。即使已經到飯點兒,也不多留。我們都不好意思啦!”
廣元經開區致力于打造出一支“服務團隊”,努力為企業做好服務。在全區營造出人人都是企業的服務員、聯絡員的良好氛圍。
去年除夕,區黨工委書記吳勇帶領一班人來到勞特巴赫啤酒廠工地食堂,與搶抓工期的施工企業負責人和工人們包餃子。李治國說:“我們這里的工人大多是北方人,過年總想吃上一口餃子。他們一來,我們所有人即使沒有回家,也有了回家的感覺。”
經開區紀工委負責人說道:“只有當好企業的‘店小二’,做好營商環境的‘清潔工’,才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服務企業壯大,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廉政瞭望 201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