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兵?張雨陽?丁康

摘 要:綠色金融的新興市場逐漸浮出水面,互聯網金融和綠色金融領域已深入融合和發展。毫無疑問,綠色互聯網金融將成為發展和創新的源泉。目前,我國目前的綠色互聯網金融模型包括:生態金融模式、環境與社會模式、政府治理模式、項目模式和純產業經濟模式。綠色互聯網金融模型的構建可以從這些模型的共同要素中找到創新。只要有保障措施,綠色互聯網金融就將成為我國金融發展史上的新版圖。
關鍵詞:綠色金融;互聯網金融;綠色工業“4.0”
1、綠色金融實踐模式分析
1.1生態金融模式
通過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我們將引導公眾開發綠色金融資源。例如,節能環保產業企業的能源資源分配和管理生態系統,以及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的結合。
1.2環境與社會模式
集中公眾對環境的關注,通過金融創新實現社會關注的金融化,投資于環境和商業實踐,并為投資者營造綠色生活方式。模式代表:螞蟻金服;“芝麻森林”,騰訊:“一點愛心,一片森林活動”。
1.3政府治理模式
通過政府的信息化數據管理,利用行政管理,財政資源分配,稅收和財政,節能環保項目,地方工業制造等企業相應的獎懲措施,增加了企業節能環保的發展趨勢。
1.4項目模式
建立項目和大數據管理平臺服務提供商,使用平臺服務提供商的信息指導金融服務提供商的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并為特定項目,企業或區域行業進行平臺和數據實時管理。
1.5純產業經濟模式
建立大數據管理控制平臺服務提供商,引導金融服務提供商建立區域工業經濟,引導工業經濟綠色發展,實現“綠色工業4.0”。
2、綠色互聯網金融模式構建核心要素
綠色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建設應結合我國的實際,在已有成果上邁出一步。從表1中可以看出,這五個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互聯網平臺、產品、信息、行業和輔助性監督,因此綠色互聯網金融模型構建的核心要素應具有以下三個方面:
2.1綠色互聯網金融產業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產業,擴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綠色發展的概念正在逐漸普及,綠色金融業也迅速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可以實現“綠色產業4.0”,即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的優勢,其管理和控制引導著產業經濟的綠色發展,成為產業與產業融合的重要工具。在節能環保產業和工業經濟的綠色化過程中融資手段。“互聯網+”將為工業經濟中大規模投資,建設周期長,信息不對稱等核心難題找到解決方案,從而為工業經濟中避免道德風險規避和投資風險管控的難題提供服務,查找大數據分析策略。
2.2綠色互聯網金融平臺
2017年5月,四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高度重視綠色產業平臺的建設,平臺建設將大力促進新興綠色產業的發展。最近,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平臺開發中遇到了許多問題。例如,p2p平臺是2017年整改中最強大的平臺,涉及的違法行為也非常突出,問題平臺的數量也驚人。根據網上貸款回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P2P行業中已關閉和有問題的平臺總數達到4,039個。其中,2017年關閉和存在問題的平臺數量為645,而選擇退出的平臺比例為66.51%。從這些問題不難看出,為可再生資源產業建立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解決該產業的融資問題,我們應該著眼于服務回收環保企業,倡導綠色金融發展,并廣泛吸引私人資金支持可再生資源產業。只有那時,才是互聯網金融平臺資產開發發展的新思路。
2.3綠色互聯網金融信息
如今,在信貸經濟社會中,形成開放、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信息對稱。特別是在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億萬投資者涌入,每個人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信息不對稱。債務人提供虛假信息,平臺故意隱瞞真實信息,監督部門沒有及時披露違規信息,造成信息“黑洞”,給參與者造成損失。
3、綠色互聯網金融模式構建的保障措施
首先,我們必須將綠色互聯網金融思想植根于人們的心中,思想是指導行動的核心力量。只要大家都認識到綠色互聯網金融是一件好事,對于投資者來說,這就是減少風險的方法。就企業而言,節能、環保、高效和經濟為國家服務。可持續發展與創新;為每個人創造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憑借互聯網本身的優勢,綠色概念可以變得普遍和流行。通過媒體宣傳輿論,在輿論中發揮良好的作用,此外,還可以使用教育教材來普及小學的綠色理念,在企業之間執行“綠色行動計劃”,建立公司信息共享機制,并倡導綠色發展理念和綠色生態理念植根于綠色互聯網金融的思想,并有意識地將其付諸實踐。然后,形成一個綠色的互聯網金融共同管理系統。目前,綠色互聯網金融的理念主要由政府提倡,主要從模型治理,技術框架治理和法制治理三個方面進行。綠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體制機制仍然不夠健全。現有的我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紀律委員會的權力有限。如果將互聯網金融的所有監管任務從企業轉移到政府,任務繁重且效果不佳。綠色互聯網金融參與的主體包括國家、企業、公司和個人。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和受益者,為了形成更健康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經濟管理模型,有必要借鑒國際公認的“赤道原則”。政府法規,企業自律聲明和個人共同管理。同時,我們必須積極爭取監管機構對制定監管政策時在“綠色金融概念”方面做得很好的企業、公司或個人給予某些優惠政策或政策或者一定的其他獎勵。
參考文獻:
[1]董珂.互聯網金融助力綠色金融發展[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1):40.
[2]李迎迎.構建綠色互聯網金融生態的途徑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07):134-135.
[3]陳宇.互聯網金融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優勢與路徑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7):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