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華為的股權激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滿足公司不同時期的需求,使得員工受到長期有效的激勵,使得華為公司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并且利于不敗之地。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力物力,人力與物力不能相互隔離,股權激勵制度把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活力。本文歸納分析華為的TUP計劃股權激勵制度,就是為那些尚在迷茫中探索的企業指引方向與開辟道路。
關鍵詞:華為;股權激勵;發展
一、 華為公司簡介
(一)公司簡介
華為創立于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總部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
目前華為有19.4萬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30多億人口。華為是一家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96,768人,占華為總員工的50%,參與人僅為公司員工,沒有任何政府部門、機構持有華為股權。
(二)股權激勵定義
股權激勵,也稱為期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勵員工的方法之一。
股權激勵主要是通過附條件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
二、華為公司TUP計劃股權激勵案例分析
(一)華為公司的股權結構
截止到2018年末華為公司最新的股權結構: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持股比例為98.86%,任正非持股比僅占有1.14%,虛擬股票是其最主要的激勵模式。擁有凈資產增值收益權和分紅權是該模式的激勵方式,員工并不擁有普通股的所有權以及表決權,而且任職期間不能將虛擬股票出售和轉讓給其他人。當該公司擁有虛擬股票的員工離職時,華為控股公司工會回購其所持虛擬股票。
(二)華為公司TUP 計劃股權激勵制度的簡介與分析
推出背景:在2013 年,華為公司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在海外實施了大規模的擴張。這一舉措的實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幸的是各銀行的虛擬受限股信貸遭到暫停,致使員工無法繼續購買該公司股票,但是華為股價格上升迅速,每年都會有超額分紅,導致一部分滿足現狀的老員工不再追求上進的狀態。所以為了新員工可以持續不斷獲取股權,同時調動老員工的積極性,華為因時制宜的推出了這項 TUP 計劃。解決了新員工面對受限信貸欲購買股票的壓力以及重新激發老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具體措施及預期效果:TUP(Time unit Plan)是指華為公司基于員工績效的利潤分享和獎金計劃。這種期權不需要被授予人出資,自授予之日起5年可以享有現金支付的收益權,包括年度收益及累計期末增值收益。例如,2013 年某員工獲得100股的期權,當期股票轉換為人民幣6元/股但當年不擁有分紅權。那么等到下一年(即授予日滿一周年),該員工可以得到三分之一的分紅;2015 年(即授予日滿兩周年)可以得到剩余三分之二的分紅,2016 年開始,每年都可以得到全部分紅,此外2017 年可以獲得股票增值結算,如果第五年股票價格為 12元/股,那么這個時候員工可以得到的收益合計為600元,員工拿到收益之后原先所持有股數重新清零。TUP計劃有一舉兩得的好處,其一員工不用承擔購買股票的現金壓力,其二使得員工為了公司股票增值更加賣力。所以,從長遠來看,這項舉措將員工手中的股票轉為期權,為了獲得期權收益唯一途徑就是讓股票增值,這時新老員工更加努力工作,大大調動其工作積極性。
實施階段成果分析:從2014年-2018年的華為財務報表中可以看出時間單位計劃雇員費用的絕對值是25百萬,963百萬,8923百萬,13076百萬,17155百萬,16906百萬;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從2014年-2018年分別為44590百萬,61540百萬,80214百萬,94179百萬,106851百萬,112403百萬。時間單位計劃雇員費用的絕對值從2013年的25百萬上升到2018年的16906百萬,處于穩定上升的狀態;時間單位計劃雇員費用占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的比值也是從2013年的0.06%到2018年的15.04%,其中在2015年后占比一直是10%以上。由此可見,華為的時間單位計劃使得員工的利益和公司的收益僅僅的捆綁在一起,彼此相互促進,相互成就。
(三)華為TUP計劃股權激勵制度下近5年主要財務數據分析
華為公司從 2014 年開始虛擬股票激勵基本成熟和穩定,也就是相當于在本文實施TUP股權激勵后的階段,因此本文以此為起點重點分析從 2014 年 到 2018 年的華為TUP計劃股票激勵的實施效果。
從盈利能力上看,華為公司的營業利潤從 2014年到 2018 年五年的時間維持了21%的復合增長率,同時華為同期的凈資產收益率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凈利潤從 2014年的 279億迅速增長到 2018年的 593億,2018年凈利潤是2014年凈利潤的2倍。因此華為從 2014 年到 2018年盈利能力無論是在增長速度還是在利潤的絕對數量增長上都是提高了很多。
從營運能力上看,華為公司營業收入從 2014 的2882億增長到 2018年的 7212億,在這五年里營業收入增長多于1.5倍,同比增長19.5%。經營活動現金流保持了16%的復合增長率,總資產和所有者權益都保持了一個快速的增長態勢。因此華為從 2014 年到 2018 年營運能力變強。
以上兩方面的各個財務指標的分析可以得出華為推行的TUP股權激勵計劃是卓有成效的,也是值得許多企業借鑒的。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17年3月.
[2] 代學鋼.《小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準則》的比較分析[J].會計之友.2012(15)
作者簡介:
李智嫻(1990-),女,研究生,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