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琪
摘要:自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國民知識水平在不斷提升,法律意識也在不斷普及。又由于社會經濟增長速度過快,一些公共區域的消防工作跟不上經濟形勢的發展。經調查,我國公共區域發生較多的大型事故之一便是火災。因此,在法治社會的背景下,火災發生后如何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迅速準確地調查出成災原因,如何使災后處理產生積極的影響,并對今后的火災防范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議,是我們目前所要考慮的問題。針對以上幾點問題,本文分析了關于火災事故中火災調查人員處理問題的不足之處,然后討論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法與對策。
關鍵詞:基層火災;事故調查;工作現狀;策略
目前我國經濟整體正在呈穩步增長的態勢,但很多地區仍然存在著消防工作滯后經濟發展的現狀。經過調查發現,近幾年我國發生火災事故的數量正在呈上升趨勢。在這些火災事故發生時,如何快速準確地調查出火災原因,并為今后的火災防范提供科學有效的建議,是目前火災事故所面臨的難題。火災調查工作復雜困難的特性,給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現階段我們的隊伍建設還不完善,火災產生的訴訟案件也在法庭上頗為常見。本文就以上幾點問題,對如何提高火災事故調查隊伍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一、火災事故調查的重要意義
(一)對受害者
在進行基層火災事故調查工作的過程中,完整、客觀的火災調查數據能帶給受害者的家屬及親人們帶來一些心靈安慰,使他們能夠從本質上認認識到,這起火災事故到底是如何發生,自己的親人到底是為何受傷,只有找出這些根源問題,才能從內心解決他們的疑慮。
(二)對責任劃分
如果很不幸一些火災事故發生了,那么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責任的劃分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對火災事故的現場進行科學細致的調查以及分析取證,才能為后期的責任劃分提供有力的證據。火災的起火點和起火原因,只有在對火災事故現場進行詳細的分析取證之后,才能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這也對法庭上法官劃分責任提供了重要的幫助。
(三)對后期城市發展
對一個城市的安全發展來說,只有在對大量火災案例進行調查研究,對成災原因進行統計分析之后,才能吸取這些事故帶來的教訓,總結經驗,制定相對應的火災防范標準和規范,并對其他存在類似隱患,有可能會發生火災事故的地方進行指導和整改,從而在根源上降低火災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更好地保障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
二、我國火災事故調查的現狀和有關問題
(一)調查人員的專業性不足
在火災事故發生之后,我們需要派出調查人員,對火災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和調查走訪。在這個過程中,調查人員需要使用一些儀器進行火災事故原因判斷,同時也要在現場進行取證。例如用相機拍下照片,或提取一些可疑物品帶走化驗等。但是通過我們的大量走訪調查發現,在發生火災事故后,往往基層的火調人員并不是非常專業,比如:他們在取證之前并沒有注意及時拍照或用物證袋隔離開后期需要檢驗的物品等,有時甚至會在調查過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主觀感受,這些感受有可能會影響后期法庭上法官判案,對案件的準確性和快速檢驗性有一定的影響。這些問題便展現了這些火調人員的專業素養不夠高,欠缺一定的專業技術和工作經驗。
(二)調查準確度有待提高
由于在火災調查中人員的專業性不足,人為操作不規范,因此可能判定的起火點有偏差,所提取的物證不夠準確,所以在后期的檢測過程中,會影響判斷火災原因的準確度,它們兩者是因果相關的。同時我國科技在快速發展,我們的火災調查裝備和儀器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完善,只有不斷完善這些裝備和儀器的檢測水平,才能更好地還原事故現場,對事故原因做出準確的判斷。
(三)失火地畫圖不準確
失火地的平面圖和方位圖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調查人員能夠快速取證,畫出相對準確的現場圖,那么對現場的搜查以及后期的責任劃分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只有現場的環境、內部的物品以及不同建筑物之間的關系在一定比例下被準確記錄出來,現場的調查人員才能反映現場的客觀情況。對現場的狀況有了客觀的了解之后,才能做好火災調查工作,也才能更好地安撫人心。同時對后期的一些工作,例如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治、建筑的防火設計等,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四)現場調查取證不細致
由于工作人員的疏忽,很有可能會忽略掉影響整場火災案件的關鍵性因素,所以在進行火災事故現場取證時一定要細致。但通過我們的調查和對一系列事故現場的分析發現,一些當日的值班人員只在火災事故發生后進行一個簡單的電話回訪,或者僅僅到事故所發生的地點進行走馬觀花式的調查。由于他們的個人業務比較繁忙,所以在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時,并沒有進行完整、認真的分析,甚至有時沒有對現場進行取證分析等,這些不細致、不認真的行為讓火災調查這份工作的嚴謹性大打折扣。
三、有關策略的提出
(一)建立專職火災調查隊伍
首先我們應該建立一支專門的火災現場調查隊伍,具體到基層應該有相對固定的專職火調人員。在一些火災事故發生時,根據火災等級制定分級響應機制,以便一支有專業技術、專業知識的小組調查人員便能夠及時、快速地聽取上級命令,來到事發現場進行一系列的調查。并且我們建議將調查人員分成兩個小隊,第一個小隊負責現場的勘查、取證、分析,以及證據的采集等工作,另一個小隊負責事故發生地周邊有關人員的調查走訪。經過他們的調查走訪,可以更快速、準確地輔助第一現場的取證人員作一些有用的分析,這些走訪調查的內容也將上報給相關部門,對后期責任的劃分也有一定的幫助。
(二)規范調查現場流程
建立好專職火災調查隊伍后,火災調查流程也需要規范,即調查人員必須知道前往火災現場行動的先后步驟,而這些需要事先采取相對模式化的標準來進行規范。例如火調人員在從事火災調查工作之前,必須接受知識和技術的培訓;在進入現場之前,應該佩戴有關的防護物品,在進入第一現場之前應該全程錄像,對有疑問的地方進行大量拍照,同時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將相關的有可能成為關鍵性因素的物品進行搜集,用專業的塑料袋提取,送給后期的檢測部門進行相關的檢查。這樣不但可以保護第一現場,同時也能為后期的責任劃分提供一定的證據,同時使他們的搜查過程更加規范化。
(三)加強防火防災的教育
對火災事故現場的調查固然重要,但加強國民防火防災的意識,對他們進行火災事故發生時的緊急應對方法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全民掌握了這種防火防災的知識,同時能夠在緊急狀況下更好地保護自身的安全,才能從根源上更大地減小火災造成的傷害。
同時,我們應該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對那些造成火災事故,或者對火災隱患麻木不仁的業主,要進行一定的批評和教育。并依法追究他們的責任,按照責任的劃分對其進行法律上的約束。這樣也能更好地警示眾人,起到一定的事故預防作用。另外,我們應該積極開展災后宣傳,通過講述發生在身邊的案例,對發生火災的企事業單位、村或社區等進行有效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檢查,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類似火災的發生。
四、結語
由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火災事故的發生也較為頻繁。因此在這個時候,如何更好地找出事故原因,并且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避免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基于以上的初衷,提出了一些相關意見和建議,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給予我國相關部門一些微小的幫助。我們相信,在全民的努力下,一定會努力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頻率,從而更好地為我國人民造福,保障他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