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翠飛 張麗娜
摘 ? 要:小課題研究要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就需要在課題管理中,加強對教師課題研究過程的專業培訓和對教科研隊伍的專業管理。在此過程中,小課題研究不僅可以增強教師的問題意識,提高其專業理論水平,而且可以增強教師校本研修的能力,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有利的機會。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小課題研究;同伴互助;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G45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19)21/24-0118-03
中小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分析、研究和解決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簡言之,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就是教師的研究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因此,教師需要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使自己從一個普通的“教書匠”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研究型教師”,并最終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大先生”。而小課題研究就是針對一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量身定制的,因為它具有研究切口小、貼近教育實際、操作簡單方便的特點,所以它不僅深受教師們的喜愛,而且適合一線教師進行研究。筆者將從課題組織管理者的角度,試論小課題研究在促進教師發展中的一些實踐與探索。
一、小課題研究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探索
石家莊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作為市級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目前已在小課題研究工作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并逐步將其規范化、科學化,對有效提高廣大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專業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主要做法有:
(一)加強課題研究過程中對教師的專業培訓
課題研究是一項嚴謹規范的專業探究過程。作為市級科研管理部門,我們主要通過組建包括專職教育科研人員、教研員、資深教學專家、學科帶頭人組成的教育科研專家團,從過程和技術兩方面對一線教師進行指導,特別是對青年教師進行了指導。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對教師的過程性培訓包括:一,立項前培訓。主要是組織科研專家對教師的選題和方案設計進行具體指導,讓教師能在繁瑣的日常教學中,發現典型問題,產生解決問題并把問題上升到課題研究的興趣,并在找到教育教學深層次的規律后寫出規范的方案設計; 二,立項后培訓。每次課題立項結果通報后,我們會聘請省內外課題研究方面的專家,給課題參研人員做開題培訓,并指導教師如何科學規范地撰寫開題報告。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會組織專家深入課堂、聽課議課、分析討論。在此過程中,還要引導教師進行實踐探索,幫助他們解決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指導其收集、整理材料,撰寫研究工作報告和階段性研究成果等;三,結項前培訓。主要是指導教師整理課題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總報告。期間,我們會對教師進行技術上的培訓,主要是指導教師如何整理和表述課題研究成果,包括對整個研究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并最終通過教育日志、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學課例、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等形式,高質量完成研究成果。
(二)加強教科研管理隊伍的專業管理能力
加強教科研管理隊伍的專業管理,主要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加強管理職能,促進教科研管理隊伍的專業發展。石家莊市課題組織機構的設置形式自上而下包括學校、縣(區)教研室、市級教科所三大業務部門,如此,便形成了學校科研處、縣級科研管理人員、市規劃辦三級管理組織結構。作為市級科研管理部門,我們在課題管理過程中充分利用區、縣和學校教育科研部門的職能,積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校和縣(區)參與到課題評審、指導、培訓、結項、成果共享的各個階段,從而實現課題研究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在加強教科研管理隊伍專業管理的過程中,主要是對科研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一般分為兩個層次的培訓。一是高端培訓,即組織全市科研管理人員高級研修班,委托北京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進行全方位專業指導。這類層次的培訓雖然花費高,但是效果明顯,能顯著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尤其是縣級教研部門的科研管理人員,不但他們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其本身的專業水平也得到了發展。二是充分利用“三支隊伍”培訓。每年,除課題參研人員,我們也會把對課題研究有積極意愿的青年教師納入到“三支隊伍”培訓中來,并邀請科研專家做講座,邀請課題研究做得較好的教師做匯報。通過這種“掃盲”式培訓,很多沒有機會親自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也對科研產生了興趣,進而激發其學習內驅力,最終提升專業素養。
二、小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小課題研究滿足了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迫切需求,對加快培養“研究型教師”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小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問題意識
與專業的教育理論工作者相比,一線教師的理論經驗雖然尚顯不足,但是他們的優勢卻是實踐經驗豐富,能有機會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應對千變萬化的課堂教學情景。因此,許多一線教師會將自己在課堂中遇到的問題提升為課題研究,不僅僅只關注教學問題的解決,而是愿意通過教研結合,找到問題的產生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并最終找到教育規律。如石家莊市裕華區神興小學某教師的小課題“小學一年級學生語文課堂寫字習慣培養策略的研究”,就是源于課堂觀察和訪談調查。該教師了解到一年級學生入學前都接受過基本的學前教育,認識一些漢字并能書寫一些簡單的漢字,雖然個別學生識字量很大,但大部分學生并不清楚怎樣把漢字寫規范。通過課堂觀察,該教師還發現一年級學生的書寫姿勢“千姿百態”,比如有的學生手指離筆尖太近、有的手腕向內、有的鉛筆與作業本垂直、有的身子歪斜等。鑒于以上兩個原因,該教師決定進行這一相關課題的研究。因此,教師需要用心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嘗試將問題上升到課題研究的層次,以促進教師本身的專業發展。
綜上所述,小課題研究鼓勵教師直面教學、指導教師正確選題。教師針對教學問題,通過課題研究,進行在專業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實踐探索,這不僅提高了教師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能力,而且真正實現了“課題研究課堂化,課堂研究課題化”的基本要求。
(二)小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校本研修的能力
通過小課題研究,組建教師學習發展共同體,通過共同體對教師進行分類指導,從而在校內形成“以校為本、合作互動、典型帶動、成果共享”的合作模式。在此前提下,教師通過課題研究,形成輻射源,帶動學科教研組,提升團隊的研究水平,促進自身的專業能力發展。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小課題研究,開展校際互動式校本研修,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如石家莊市高新區二小和南辛莊小學是學區聯盟校,兩所學校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分別申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下的體驗式德育的研究與探索”和“家庭教養方式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自我意識形成中華傳統文化視角下的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實踐研究”兩項課題。這兩項課題圍繞著一個主題,讓教師進行跨校的同伴互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均衡發展,從而推進校本研修區域模式的順利開展。
(三)小課題研究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學習觀摩的機會
一是參與培訓學習。課題立項前后,各級科研管理部門都會采取各種方式對主持人進行培訓。首先,課題申報前,學校校長、主管校長、科研室都會對課題進行專門的指導;其次,課題立項后,市級教育科研管理部門針對課題的性質、主持人及參研人員的實際情況組織專家進行現場開題培訓、專題培訓、中期督導培訓、結項培訓等的指導。二是參與研究成果共享學習。對研究較好的課題,我們會通過現場匯報、觀摩、評比等方式,將其成果進行典型宣傳、編訂成冊,并放到教育科研網頁專欄供教師瀏覽學習。
三、今后的工作建議
作為市級課題管理部門,一方面應加強市、區、校三級聯動管理;另一方面,應加強學區聯合學校、縣域之間科研力量的橫向協作。目前,石家莊市學區聯盟學校之間的教研合作雖進展得很好,但相對而言,科研之間的協作卻薄弱一些,特別是研究成果的輻射,對學校之間的影響并不是很明顯。此外,縣域之間聯合做課題的案例也不是很多,雖然教師們因為課題本身的需求也有跨學校、跨區域合作的,但是縣域相關部門組織的跨區域間的合作卻很少。
因此,作為市級科研管理部門,要遵循“強弱幫扶、老青幫帶、城鄉協作、資源共享”的原則,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主要措施有設立課題評審指導專家庫、組建教育科研名師工作坊、成立項目研究聯合體,將小課題研究與重大教學問題行動研究項目有機融為一體,整合小課題研究的成效,整合學校之間、城鄉之間的資源,共同促進區域教育科研的進步。這樣就能形成機構上下聯動、系統內外溝通、團隊虛實結合、主題大小兼顧的課題研究組織系統,從而對一線教師特別是對農村或薄弱學校的青年教師進行有計劃的專業指導。
綜上所述,教師專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成為研究型教師,而小課題研究就是在不斷地提升教師的問題意識,讓教師具有強烈的科研意識、富有職業的敏銳性,能自覺運用教育理論,對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探究,進而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并最終成長為一名研究型教師。